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用于鉴别石膏样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的培养基是()
A:沙保弱培养基
B:马铃薯葡萄糖琼脂
C:脑心葡萄糖血琼脂
D:皮肤真菌试验培养基
E:尿素琼脂
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称为()
A:相对误差
B:总误差
C:随机误差
D:系统误差
E:测量误差
膀胱癌最常见的类型是()
A:鳞癌
B:腺癌
C:未分化癌
D:混合型癌
E:移行细胞癌
现在血小板计数的参考方法是()
A:血细胞计数板法
B:单通道电阻抗计数法
C:流式细胞分析技术
D:手工血涂片镜检法
E: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
溶血性黄疸()
A: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强阳性
B: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阴性
C: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阳性
D: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阴性或弱阳性
E:尿胆原阳性,尿胆红素阴性
可在巧克力平板上生长的立克次体为()
A:普氏立克次体
B:莫氏立克次体
C:Q热立克次体
D:恙虫病立克次体
E:汉赛巴通体
"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
A:17ml
B:100ml
C:400ml
D:500ml
E:800ml
盐酸胍存在于()
A:微管
B:微丝
C:α颗粒
D:致密颗粒
E:溶酶体颗粒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A:PCT
B:MPV
C:RET
D:MCHC
E:MONO%
关于K-B纸片扩散法结果"I"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敏感性的度量
B:作为"缓冲域"
C:为防止由微小的技术因素失控导致的结果偏差
D:不应作临床报告
E:通过提高测定药物的剂量或在该药物浓度较高的部位,细菌生长可被抑制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为()
A:肝素
B:枸橼酸钠
C:EDTA-K
D:草酸铵
E:双草酸盐
主要辅助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A:Th1细胞
B:Th2细胞
C:CTL细胞
D:B细胞
E:NK细胞
紫外线杀菌的最佳波长为()
A:200nm
B:265nm
C:300nm
D:560nm
E:650nm
痰液中出现支气管管型常见于()
A:肺结核
B:肺坏疽
C:肺放线菌病
D:纤维蛋白性支气管炎
E:肺吸虫病
我国建立临床实验室管理体系的依据是()
A:卫生部文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B:IS015189:2003医学实验室一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
C:国家标准:GB/T1548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D:CLIAfinalrule: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最终法规
E:IS0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属于Ⅰ型变态反应的疾病是()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强直性脊柱炎
C:新生儿溶血症
D:血清过敏性休克
E:接触性皮炎
正常脑脊液的pH是()
A:pH7.25~7.28
B:pH7.28~7.31
C:pH7.31~7.34
D:pH7.34~7.37
E:pH7.37~7.40
不符合骨髓纤维化的是()
A:患者有贫血和脾肿大
B:外周血出现幼红和幼粒细胞
C:可见嗜碱性点彩和泪滴红细胞增多
D:约有1/3的早期病例血小板增多
E:多数病例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减低
患者女性,57岁。患糖尿病10年,高热一周前来就诊,实验室检查:Hb106g/L,PLT412×10
9
/L,WBC38×10
9
/L,白细胞分类见幼稚细胞占3%,成熟中性粒细胞可见中毒颗粒和空泡,骨髓象无明显变化,NAP积分明显增高。该患者首先考虑下列哪项疾病()
A:急性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脾功能亢进
D:类白血病反应
E:骨髓纤维化
免疫比浊法的优点
不包括
()
A:简便快速
B:易于自动化
C:无放射性污染
D:能进行批量检测
E:使用吖啶酯为标记物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范围是()
A:100~300fl
B:100~400fl
C:200~500fl
D:70~450fl
E:35~450fl
A2型红细胞抗原性较弱,容易误定为()
A:A型
B:B型
C:O型
D:AB型
E:Rh型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的英文缩写是()
A:PSA
B:PAP
C:ALP
D:AFP
E:AFU
患者,男,69岁。大便变细、便血2个月。选择肠癌的肿瘤标志()
A:AFP
B:CEA
C:CA125
D:CA153
E:PSA
患者,男性,8岁,血尿、少尿1周,伴有眼睑水肿、乏力、腰酸。血压187/105mmHg。既往无肾脏疾病史。诊断少尿的标准是24小时的尿量少于()
A:2500ml
B:2000ml
C:1000ml
D:400ml
E:100ml
甲状腺炎为()
A:T细胞增殖
B:B细胞增殖
C:裸细胞增殖
D:补体增高
E:组织-单核细胞增殖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在自然界存在的差异是()
A:种族差异
B:个体差异
C:组织差异
D:器官差异
E:无差异
男性,30岁,血管性血友病,凝血因子Ⅷ活性为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含量为32.5%,瑞斯脱霉素辅因子活性为0%。血浆和血小板中无多聚体,染色体检查: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基因部分缺失,故该患者分型为()
A:血管性血友病Ⅰ型
B:血管性血友病ⅡA亚型
C:血管性血友病ⅡB亚型
D:血管性血友病ⅡM亚型
E:血管性血友病Ⅲ型
卵黄囊造血期()
A:胚胎第2~9周
B:胚胎第6周~7个月
C:胚胎第8个月开始
D:胚胎第6~7周
E:胚胎第3个月开始
削弱CTL细胞毒效应()
A:中和抗体
B:抗P24壳蛋白抗体
C:抗gp120抗体
D:Th1细胞
E:Th2细胞
首页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