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免疫血液离心机都用于哪些方面?
有关血细胞比容的测定,错误的是()。
A:所用器材必须清洁干燥
B:不能使用改变红细胞体积的抗凝剂
C:要求相对离心力为2264g,离心30min
D:血浆有溶血现象与结果无关
E:不同的离心机,应选择不同的离心速度
导致AIDS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
A:继发肿瘤
B:吞噬细胞功能缺陷
C:肾功能衰竭
D:慢性肉芽肿
E:机会感染
不属于血糖增高性糖尿的是()
A:饮食性糖尿
B:颅脑外伤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脑血管意外
E:范可尼综合征
制备病毒疫苗是最常选用()
A:原代细胞培养
B:次代细胞培养
C:传代细胞培养
D:人胚二倍体细胞培养
E:器官培养
蛋白质的体外表达系统大体上可分为()
A:细菌表达系统与病毒表达系统
B:昆虫表达系统与酵母表达系统
C:酵母表达系统与病毒表达系统
D:原核表达系统与真核表达系统
E:哺乳动物表达系统与细菌表达系统
下落的水滴通过一对平行板电极形成的静电场时,带正电荷的水滴向()
A:带负电的电极板偏转
B:带正电的电极板偏转
C:不偏转
D:前向角偏转
E:侧向角偏转
下列哪种物质的清除率最高()
A:肌酐
B:菊粉
C:葡萄糖
D:碘锐特
E:氨基酸
下列疾病中适宜开展二级预防的是()
A:心肌梗死
B:色盲
C:胰腺癌
D:肺结核
E:麻疹
以下关于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说法错误的是()
A:抗原向含抗血清的胶内呈放射性扩散
B:抗原向含抗血清的胶内呈环状扩散
C:抗原抗体达到一定比例时形成可见的沉淀环
D:在一定条件下,抗原含量越高,沉淀环越大
E:在一定条件下,抗体含量越高,沉淀环越大
大剂量青霉素是尿蛋白试带法产生假阴性的主要干扰物质。( )
患者男性,40岁。5天来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白细胞10/HP,多次尿培养均为阴性,对其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膀胱炎
B:急性肾盂肾炎
C:肾结核
D: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
E:感染性尿道综合征
氰化物能与下列哪→种物质结合()
A:细胞色素aa3
B:细胞色素b
C:细胞色素b
D:细胞色素c
E:细胞色素P450
反映骨髓红系增生活跃最有意义的血象改变为()
A:外周血中出现嗜碱点彩红细胞
B:外周血中出现幼粒细胞
C:红细胞大小不等
D:网织红细胞增高
E: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
造血干细胞的基本特征是()
A:对称分裂能力
B:高度自我更新能力
C:定向分化能力
D:多向分化能力
E:有明显的形态特征
检测器
蛋白电泳测定过程中,白蛋白区带染色出现空泡主要是()
A:染色液浓度过大
B:白蛋白浓度偏高或加样量较大
C:电泳速度较快
D:洗脱时间较长
E:电泳缓冲离子浓度偏高
评价诊断性试验临床应用价值两个最基本的指标是()
A:敏感度及灵敏度
B:敏感度及特异度
C:预测值及特异度
D:阴性及阳性预测值
E:阴性及阳性似比
一患者挤压鼻翼处脓肿后寒战、高热,临床检查无脑膜刺激征,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 此时首选的实验室检查应为()
A:血细菌培养
B:尿培养
C:鲎试验
D:肝功能检查
E:血气分析
疟色素的产生来自()
A:疟原虫分泌产物
B:疟原虫细胞质
C:红细胞膜
D:血清
E:血红蛋白
用APTT监控肝素抗凝治疗,APTT维持的范围是( )
A:31~43s 
B:50s 
C:<75s 
D:与正常对照相当 
E:正常对照的1.5~3倍 
下列疾病由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引起的是()
A:过敏性紫癜
B:ITP
C:血友病A
D:维生素K缺乏症
E:vWD
男,20岁,2天来发热,全身不适,1天来神志不清,伴抽搐,于1月17日来诊,T40℃,BP9.3/6.7kPa,皮肤散在瘀点,淤斑,颈强,克氏征(+)。诊断应首先考虑()
A:败血症
B:流脑(普通型)
C:流脑(休克型)
D:流脑(脑膜脑炎型)
E:流脑(混合型)
hCG的化学本质是()
A:类固醇
B:糖蛋白
C:脂肪酸
D:氨基酸
E:核苷酸
急性白血病M2型特异性分子生物学改变是()
A:AML1/ET0
B:PML/RARa
C:P210
D:IgH重排
E:TCR重排
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是()
A:使细菌获得充分的营养
B:减少细菌间的相互抑制作用
C:获得足够的单个菌落
D:加快细菌的生长速度
E:利于细菌的大量生长

女性,38岁,半年来逐渐贫血,伴牙龈出血,乏力、腰腹疼痛,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不肿大,检验:HGB:53g/L,WBC3.0×109/L。PLT48×109/L,尿常规:隐血(+)、蛋白(+)。含铁血黄素(+)。C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阳性,骨髓增生低下。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最积极的治疗措施应是()
A:糖皮质激素
B:输注洗涤红细胞
C:EPO
D:异基因骨髓移植
E:脾切除
FcεRⅠ的特点是()
A:为EB病毒受体
B:表达于T、B细胞上
C:表达于肥大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上
D:属于低亲和力受体
E:为单链跨膜蛋白
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
A:LAK细胞
B:NK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Tc细胞
E:巨噬细胞
合成血红素的反应在胞液中进行的是()
A:原卟啉原的生成
B:ALA的合成
C:原卟啉原Ⅲ的合成
D:血红素的生成
E:原卟啉Ⅸ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