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小儿外科主治医师

畏寒、发热,患侧腰部和皮肤水肿,肾区叩击痛,伸屈患侧下肢或向健侧弯腰时,引起剧痛。诊断首先考虑()
A:急性膀胱炎
B:急性附睾炎
C:急性肾盂肾炎
D:肾周围炎
E:急性前列腺炎
患者男,65岁。间歇性上腹部疼痛伴反酸、嗳气10年,症状加重,呕吐隔夜饮食3天。查体:上腹部膨隆,压痛明显,有振水音。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诊断首先要考虑()
A:胃溃疡
B:十二指肠溃疡
C:多发性溃疡
D: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
E:复合性溃疡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以下处理中,不宜进行的是()
A:禁食、胃肠减压
B:静脉补液,纠正体液代谢失调.
C:洗胃
D:全身支持治疗
E:急诊胃镜检查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病情改善后,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择期手术治疗
B:继续对症治疗
C:针对病因治疗
D: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E:深静脉营养支持治疗
符合ALI的诊断标准是()
A:PaO2/FiO2/≤300mmHg,PAOP≤18mmHg
B:PaO2//FiO2/≥300mmHg,PAOP≥18mmHg
C:PaO2//FiO2/≤300mmHg,PAOP≥18mmHg
D:PaO2//FiO2/≤200mmHg,PAOP≤18mmHg
E:PaO2//FiO2/≤200mmHg,PAOP≥18mmHg
男性,40岁。要求为其妹妹捐献肾脏,经组织配型检查后认为该供者符合亲属肾移植供肾要求。肾功能正常,血肌酐77μmol/L。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判断该供者单侧肾功能情况的最好检测方法是()
A:双肾B超
B:IVU
C:双肾CT平扫
D:24小时内血肌酐清除率
E:放射性核素肾图测左、右肾肾小球滤过率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如供者双肾功能均正常,决定取左或右侧供肾的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双肾B超
B:IVU
C:双肾CT平扫
D:双肾血管造影
E:放射性核素肾图测左、右肾肾小球滤过率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供肾摘取后立即用肾保存液行肾脏灌注,最适宜的灌注压力是()
A:50~100cmH2O
B:100~120cmH2O
C:150~200cmH2O
D:200~250cmH2O
E:>250cmH2O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最佳的灌注量是()
A:200~250ml
B:250~300ml
C:300~350ml
D:350~400ml
E:400~500ml
预防胱氨酸结石可服用()
A:氧化镁或维生素B
B:氯化铵
C:碳酸氢钠和别嘌呤醇
D:卡托普利
E:碱性枸橼酸盐
下列属于第二代头孢菌素的抗生素是()
A:头孢哌酮
B:噻甲酸肟头孢菌素
C:头孢呋辛
D:头孢噻肟
E:头孢唑林
神经性毒剂中毒时应根据中毒情况尽早肌注或追加肌注()
A:20%一氯胺乙醇溶液或1:10次氯酸钙悬浮液
B:二巯丙醇、二巯基丙磺酸钠和二巯丁二钠
C:急救针,无急救针时,按中毒程度肌注阿托品和氯解磷定
D:肌注或静注对二甲氨基苯酚,或吸入亚硝酸异戊酯,静注25%硫代硫酸钠
E:具有中枢作用的可逆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氨基甲酸酯类药物毒扁豆碱
溃疡性结肠炎的息肉属于()
A:腺瘤性息肉
B:错构瘤性息肉
C:炎性息肉
D:增生性息肉
E:化生性息肉
女性,65岁。近半年来反复出现头痛、头晕,今晨在突然转头时感眩晕耳鸣,恶心呕吐,摔倒在地,2分钟后缓解。既往曾有2次类似发作史。X线检查:颈5~6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间孔明显缩小。最可能的诊断是()
A:神经根型颈椎病
B:脊髓型颈椎病
C: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D:椎动脉型颈椎病
E:癫痫发作
向保存液内加入自由基的作用是()
A:可有效地降低保存器官的代谢率
B:抵抗细胞内胶体渗透压
C:清除有关代谢废物
D: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
E:以上都不是
精索静脉曲张时可出现()
A:Valsalva征阳性
B:精索牵拉痛
C:Prehn征阳性
D:透光试验阳性
E:蓝斑征
男孩,5岁,洗澡时不慎被热水烫伤头面颈、双上肢及躯干,其父母未做特殊处理即把患儿送来院急诊。入院时患儿哭闹,心率160次/分;局部创面情况:创面分布于头面颈、双上肢以及胸背部,布满大小不等水疱,部分表皮脱落,基底呈红白相间,渗出较多。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根据描述,判断该病人烧伤面积为()
A:40%
B:52%
C:55%
D:59%
E:61%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根据描述,初步判断烧伤深度为()
A:Ⅰ度
B:浅Ⅱ度
C:深Ⅱ度
D:Ⅲ度
E:无法判断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儿应立即接受的抢救措施为()
A:留置导尿
B:争取时间,彻底清创
C:立即包扎创面
D:立即建立静脉补液通道
E:行入院各项常规检查,准备入院
男性,28岁。右上臂被刀多处砍伤后右手活动受限。查体:右肘关节活动可,右拇、示、中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外展和桡侧三个半手指掌背侧均无感觉。最可能损伤的神经是()
A:尺神经
B:桡神经
C:正中神经
D:腋神经
E:肌皮神经
血源性骨髓炎的病理特点是()
A:死骨及死腔形成
B:以骨质增生为主
C:以骨质破坏、坏死为主
D:脓肿及骨坏死、骨膜下新骨形成
E:以水肿、细胞浸润和炎症渗出为主
女性,40岁。诉头痛头晕,颈侧弯及后伸后,头晕加重并出现猝倒。肱二头肌腱反射亢进,颈椎X线斜位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最可能的诊断是()
A:梅尼埃病
B:体位性眩晕
C:脊髓肿瘤
D:椎动脉型颈椎病
E:粘连性蜘蛛膜炎
男性患者,热烧伤20%,伤后10天,创面有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创缘炎性反应,体温39℃,伴有寒战,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创面组织细菌计数>10CFU/g。该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
A:全身应用抗生素
B:实施切痂植皮术
C:局部应用强力抗生素
D:去除坏死组织,同时全身抗感染治疗
E:包扎疗法
男性,40岁。间断性上腹胀、乏力3年,加重1周。有乙肝病史13年。查体:心肺无异常。腹部饱满,腰背部可见静脉曲张。肝剑突下3cm,脾肋下4cm。移动性浊音(+)。肝功能检查正常。腹部超声检查:腹水,肝右叶最大斜径约14cm,剑突下肝尾叶前后径6cm,脾长15cm,厚5.6cm。超声诊断最直接可靠的依据是()
A:肝大,以肝尾叶增大明显,脾大
B:腹水
C:下腔静脉受压或梗阻
D:肝实质回声不均
E:肝后下腔静脉内可见隔膜型梗阻
肺错构瘤的CT表现是()
A:肺叶内基底段肿块,上下径较长,增强CT显示主动脉分支供血
B:肺叶内孤立性肿块,类圆形,边缘光滑,CT增强明显强化
C:肺叶内孤立性肿块,分叶短小,毛刺,有空泡征
D:肺叶内孤立性结节,浅分叶,内有"爆米花样"钙化
E:肺叶内单发结节,有钙化,周边有"卫星"病灶
CT平扫肝脏,其密度一致性减低,应首先考虑()
A:弥漫性肝癌
B:肝脓肿
C:血色病
D:肝淋巴瘤
E:脂肪肝
有关肠套叠的手术治疗下列哪一项是不可取的?()
A:对不能复位及肠坏死病例,应行坏死肠段切除、肠吻合术
B:常规切除阑尾
C:手法复位在套入部顶端挤压时要轻柔均匀
D:套入部与鞘部有粘连整复困难时,可试用小指分离
E:套叠是由Meekel憩室引起者,病情允许,可将其切除
有关乳癌转移的叙述哪项欠妥()
A:乳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为:肺、骨、肝
B:乳癌可以不经腔静脉系统直接转移到骨骼
C:右乳房下半部癌较乳房其他部位癌转移到肝脏的机会较多
D:血行转移多发在乳癌晚期
E:乳癌的骨转移大多是多发性的
严重肺冲击伤最具临床特征的表现是()
A:呼吸浅快、鼻翼扇动、端坐呼吸
B:口唇黏膜发绀、躁动不安
C:血液或血性泡沫液从口、鼻溢出
D:听诊双肺满布干、湿性啰音
E:X线胸片出现大片密度增高的阴影
外科营养支持的原则,以下正确的是()
A:优先选用肠外营养
B:肠外营养持续时间不足2周者,可中心静脉置管补充营养液
C:外科患者营养不良者,如无禁忌证,尽量采取肠内营养
D:肠外营养补充不足时可通过肠内营养补充
E:术后虚弱、不能进食者,用浓缩白蛋白
下列择期手术者,不需延迟手术日期的是()
A:高血压者,血压>180/100mmHg
B:脾亢拟行脾切除术,血小板50×109/L
C:女性月经来潮
D:糖尿病者,空腹血糖13.2mmol/L,尿酮体(++)
E:哮喘急性发作者
肾毒性物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下列不具肾毒性的是()
A:四氯化碳、铋、汞、磺胺
B:庆大霉素
C:X线造影剂
D:蛇毒
E:青霉素
清创术的晚二期缝合是()
A:术后1~2天,创面清洁,肉芽健康,渗液少
B:术后4~7天,创面清洁,肉芽健康,渗液少
C:术后8~14天,感染控制,创面清洁,肉芽健康,渗液少
D:术后超过14天,感染控制,使老化伤口转变为新鲜伤口
E:术后超过20天,感染控制,创面缩小
男性,48岁。查体时B超检查发现左侧肾下极有一4.5cm×3.2cm实性占位,肾门处有一直径1.5cm的肿物。静脉肾盂造影:两肾无异常改变。若肿瘤巨大,先行肾动脉栓塞,然后再手术。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术中出血
B:便于清除脂肪、淋巴组织
C:使肿瘤缩小
D:术中不用结扎肾动脉
E:防止肿瘤扩散
急性蜂窝织炎常见致病菌()
A:大肠杆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梭状芽孢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关于麻醉前用药,下列正确的是()
A:催眠剂量的巴比妥类药可产生遗忘和镇静作用
B:哌替啶有时可出现"遗忘"呼吸现象
C:地西泮可产生解除恐惧、引导睡眠和遗忘作用
D:阿托品不能直接兴奋呼吸中枢
E:东莨菪碱不产生镇静和遗忘作用
男性,25岁。手术后当输血50ml时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剧烈疼痛、血压下降。首先要考虑()
A:细菌污染反应
B:溶血反应
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
E:发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