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接触网工

钢柱的副角钢弯曲不得超过()根。
作业人员与司机之间的信息传递应()呼唤应答。作业中检修作业车的移动应听从作业平台上操作人员的指挥。
A:及时
B:准确
C:清楚
D:臆测
在遇有人身或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可不经供电调度批准,先行断开和闭合断路器或隔离开关。
在变电所为消降高次谐波对电能质量的影响,需装设()。
A:并联电抗器
B:消弧线圈
C:串联电抗器
D:串联电容
接触网设备应保证受电弓平滑过度,其对受电弓的垂直冲击力应小于()G。
A:20
B:30
C:40
D:50
接触网的步行巡视工作要求巡视不少于三人,其中一人的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
填方地段的支柱外缘距路基边坡的距离小于()mm时应培土,其坡度应与原路基相同。高填方地段培土困难、流失严重或土质强度不够者,应采用干砌片石或砂浆砌石加固,片石应挤压紧密、堆砌整齐,砂浆应饱满、标号符合规定。
A:100
B:200
C:300
D:500
按规定,200km/h及以上区段铁路局()对接触网质量进行不少于一次动态检测。
A:每半年
B:每3个月
C:每2个月
D:每1个月
隧道悬挂点和定位点在顺线路方向的距离一般为()。
A:1.6m
B:1.2m
C:1.4m
D:1m
接触网冷滑试验的顺序一般为( )。
A:先区间后站场
B:先正线后侧线
C:先站场后区间
D:先侧线后正线
硬横梁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不超过+()mm。
A:50
B:100
C:200
D:300
接触线中心锚结绳不得安装吊弦和电联结器。
防止因电连接线夹和导线接触不良而产生的烧伤事故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手段?
事故调查期限自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重大事故的调查期限为()。
A:20日
B:35日
C:30日
D:25日
运行中,接触线被受电弓顶起的抬升量按()mm计算。
A:50
B:100
C:150
D:200
补偿a、b值的安全值为安装曲线值()。
A:+200mm
B:+300mm
C:±200mm
D:±300mm
直径为d的圆截面梁,其抗弯截面模量W2=()。
A:0.1d3
B:0.1d3(1-α4)
C:0.2d4
D:0.2d4(1-α4)
若将1=10sin(314t+90o)A,2=10sin(314t-90o)A,3=10sin314tA三个电流分别通过同一个电阻,通电时间相等,其发热量最大的是()。
A:1
B:2
C:3
D:三者相等
线路两侧和线路中间的基础顶面应低于相邻轨面()mm。
A:100~200
B:200~300
C:200~600
D:100~300
软横跨横向承力索采用镀锌钢绞线时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A:2.0
B:3.0
C:4.0
D:5.0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或《施工作业通知书》上的作业时间准时销点,遇特殊情况需要延时销点的,需在施工计划时间结束前60分钟通过现场受理单位向批准请点作业的部门提出申请。
在高速接触网运行中,接触线坡度对机车运行速度影响不大,可忽略不计。
检修车站或段管线接触网时,不需停电作业的项目,不得申请停电作业。()
V 形天窗检修硬横梁时,严禁越过“临线有电”标进入临线进行检修作业。
接触网绝缘子的泄漏距离不少于200㎜。其抗拉、抗弯强度应符合规定。其绝缘部件机械强度的安全系数,抗拉、抗弯强度应不小于2.5。
监测是对接触网外观、()及外部环境进行不间断监测。
A:主导电回路
B:绝缘状况
C:防雷措施
D:受电弓取流情况
120km/h及以下运行区段,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的接触线补强的数量安全值不得超过()。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道岔定位柱应位于道岔起点轨缝至线间距()的范围内。
A:375mm
B:700mm
C:600mm
D:690mm
检修车站或段管线接触网前,接触网工区应在车站或段管线《接触网检修登记簿》内登记申请,影响范围栏中必须指明需封锁的线路。待得到供电调度员发布的停电作业命令及车站或段管线签认后,方准作业。
V形天窗接触网检修作业使用的工作票中要有针对V形天窗接触网检修作业的特殊性提出的安全措施。主要有()
A:写明上行(下行)停电,下行(上行)有电,人员机具不得侵入下行(上行)限界
B:防止误触有电设备的安全措施;防止感应电伤害的安全措施
C:防止电力机车将电带入作业区段的安全措施
D:以上全部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