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风湿病高级职称

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叙述错误的是()。
A:血清补体降低与肾炎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B:不论是哪种病理类型,患者预后均差
C:肾是系统性红斑狼疮较常累及的脏器
D: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主要的死亡原因
E:肾穿刺病理类型对于判定预后最为重要
渗出性炎包括()。
A:卡他性炎
B:浆液性炎
C:化脓性炎
D:纤维蛋白性炎
E:出血性炎
阳离子蛋白具有下列哪些作用?()
A: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B:对单核细胞有趋化作用
C: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
D:促进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黏着
E:起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游走抑制因子的作用
下述炎症介质具有化学趋化作用的是()。
A:活性氧代谢产物
B:缓激肽
C:C3b
D:组胺
E:C5a
患者,男,20岁,面色苍白、乏力3个月;体格检查:皮肤可见散在性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血象检查RBC2.0×109/L,Hb60g/L,WBC3.6×109/L,中性粒细胞0.30,淋巴细胞0.70,PLT30×109/L,网织红细胞0.004,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巨幼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普通型)
E: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
男性,45岁。有胃病史10余年,近1年症状加剧,胃纳不佳就诊。胃镜检查见胃角溃疡,幽门螺杆菌(+)。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在问诊时最有诊断价值的病史是()
A:上腹部痛无规律性
B:饥饿痛为主,进食后缓解
C:午夜痛为主
D:痛往往发作于餐后0.5-1小时
E:发作性剧痛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胃良性溃疡与恶性溃疡主要鉴别方法是()
A:根据疼痛程度
B:根据全身情况
C:根据大便隐血持续阳性
D:根据内科治疗疗效
E:根据胃镜与X线钡餐检查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本病例的最佳治疗方法是()
A: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加甲硝唑
B:多潘立酮(吗丁啉)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
C:手术切除
D:生胃酮
E:铋剂加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加甲硝唑
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有()
A:酵母
B:肾
C:肝
D:蔬菜
E:豆制品
患者女,45岁,体检时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52U/L、碱性磷酸酶(ALP)421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292U/L,胆红素水平正常。无自觉不适。查体未见异常。病毒肝炎学指标(-),胸部X线片、腹部彩色超声未见异常。治疗此病最有效的药物是()。
A:熊去氧胆酸
B:布地奈德
C:秋水仙碱
D:消胆胺
E:泼尼松
女,28岁,有反复自然流产史,近2个月月经量增多,下肢皮肤出现出血点,化验血WBC3.8×109/L,PLT5.0×109/L,ANA1:640,最可能的诊断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子宫肌瘤
C:抗磷脂综合征
D: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抗磷脂综合征
E:重叠综合征
女性,30岁,2个月来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间断发热38℃以上3个月。查体:双侧颈部各触及1个2cm×3cm大小淋巴结,脾肋下4cm。若行化疗,首选最佳方案为()
A:MOPP方案
B:VP方案
C:CHOP方案
D:MP方案
E:DA方案
患者男,30岁,因“腹痛、腹泻2个月,双膝、双踝关节肿痛2周”来诊。患者于2个月前出现腹痛、腹泻,经抗炎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2周前出现双膝、双踝关节肿痛。查体:双膝关节有肿胀、压痛,浮髌试验阳性,双踝关节有肿胀、压痛。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人类白细胞抗原-B27(+),红细胞沉降率50mm/1h。患者确诊后,应选用的治疗药物是()。
A:柳氮磺胺吡啶片
B:环磷酰胺片
C:异烟肼
D:来氟米特
E:沙利度胺
心绞痛发生的原因和诱因不包括()
A:肥厚型心肌病
B:主动脉瓣狭窄
C:甲亢
D:二尖瓣狭窄
E:冠状动脉畸形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的典型表现是()
A:盲肠可见多发浅溃疡
B:回肠末端可见纵行溃疡并狭窄
C:乙状结肠可见节段性分布的浅溃疡,易出血
D:直肠可见菜花样隆起性病变
E:直肠、乙状结肠可见连续性分布的病变,病变处结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网消失,可见多发糜烂或浅溃疡,质脆,易出血
毛细血管再生时,其外膜细胞来源于()。
A:血管内皮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未分化间叶细胞
D:纤维细胞
E:血管周细胞
淀粉样变性可被下列哪些染色法证实?()
A:甲基紫
B:苏丹Ⅲ
C:刚果红
D:PAS
E:HE
女性,26岁,关节痛反复发作年余,伴血沉增快,间断服用泼尼松后好转,停用泼尼松半年后,出现低热,面部蝶形红斑,下肢浮肿就诊。化验:血红蛋白70g/L,尿液检查蛋白(++++)、红细胞5~10个/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为非选择性蛋白尿,A/C=35/42g/L,超声提示心包、双胸腔少量积液和少量腹水,心电图有ST段和T波改变(缺血样改变)。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对诊断帮助最大的检查是()
A:抗链球菌溶血素O测定
B:抗核抗体测定
C:抗ds-DNA抗体测定
D:补体成分C3测定
E:肾功能测定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本例不可能出现的表现是()
A:多发性栓塞
B:自体免疫性溶血
C:雷诺现象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赘疣性非细菌性心内膜炎
在所有危险因素中,与骨关节炎发病相关性最强的是()
A:年龄
B:肥胖
C:遗传易感性
D:创伤
E:性别
红色血栓的特点不包括()。
A:暗红色
B:与血管壁粘连紧密
C:经一定时间后易碎
D:经一定时间后变干燥
E:经一定时间后失去弹性
男性,49岁。有慢性乙肝史10余年,腹胀尿少2周住院。经检查有腹水,大剂量呋塞米(速尿)治疗后,患者较烦躁,有定向障碍,以下哪项治疗是错误的()
A:纠正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
B:静脉滴注精氨酸
C:水合氯醛灌肠
D:停用大剂量呋塞米(速尿)
E:口服申硝唑0.2g,每日3次
下述各项中与血友病A诊断不符合的是()
A:PT正常
B:APTT正常
C:BT正常
D:CT延长
E:TT正常
女性,28岁。头晕、乏力2年,加重2个月。化验:Hb60g/L,骨髓亚铁氰化钾染色示小粒含铁血黄素(+++~++++)。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下列除哪种疾病外,余均有可能()
A:缺铁性贫血
B: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慢性溶血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慢性感染所致的贫血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假如该例骨髓亚铁氰化钾染色小粒内含铁血黄素(++++),幼红细胞内铁粒明显增多,20%幼红细胞铁粒环核分布,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慢性溶血性贫血
C:海洋性贫血
D:白血病
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
B:粪口传播
C:密切接触
D:虫媒传播
E:血液传播
肉眼观察心脏标本,判定其肥大的主要根据是()。
A:心脏体积大
B:心脏外形不变,表面血管绷直
C:心脏呈球形
D:心脏质地变软
E:心脏颜色变浅
患者女,27岁,因“初孕6周自然流产”来诊。实验室检查:抗心磷脂(ACL)抗体阳性。其中IgG和IgM型抗体水平正常,IgA型抗体低度阳性;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患者下次怀孕时该采取的措施是()。
A:华法林
B:预防剂量肝素
C:治疗剂量肝素
D:拜阿司匹林100mg/d
E:无须治疗
患者男,29岁,因“间断左膝关节肿痛1年”来诊。患者肿痛严重时行走受限,肿胀消退时疼痛可完全消失,无外伤史。查体:左膝关节肿胀,皮肤无红热,浮髌试验阳性。提示患者近6个月尚有腰骶部疼痛。目前需要考虑的诊断有()。
A:类风湿关节炎
B:痛风性关节炎
C:骨关节炎
D:强直性脊柱炎
E:脊柱关节病
F:髂骨致密性骨炎
G:腰椎间盘突出
关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特点,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红细胞膜先天缺陷性疾病
B:主要涉及红细胞骨架蛋白的异常
C:本病异常球形红细胞的渗透脆性降低
D:异常红细胞主要在脾脏被破坏
E:胆石症是本病的常见并发症
不是肺脓肿手术指征的是()
A:急性肺脓肿
B:反复大咯血
C:支气管胸膜瘘
D:合并支气管扩张
E:内科积极治疗无效的慢性肺脓肿
下列病变均可发生营养不良性钙化,除外()。
A:胰腺炎时的脂肪坏死
B:结核病时的干酪样坏死
C:结缔组织的透明变性
D:血吸虫病时的虫卵结节
E:维生素D摄入过多后的胃黏膜
男,12岁,反复关节肿痛。查:凝血时间31分钟,凝血酶原时间12秒(对照13秒),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80秒(对照45秒)。以上结果符合的诊断是()
A:凝血酶生成障碍
B:凝血活酶生成障碍
C:血小板异常
D:纤维蛋白原减少
E:血管壁异常
下列不符合肾急性细胞型移植排斥反应特点的是()。
A:肾间质水肿
B:肾小管变性坏死
C:多发生于移植后24小时内
D:肾间质内可见大量CD4、CD8T细胞
E:可出现一定数量的巨噬细胞和浆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