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麻疹的病理改变可出现于全身各系统,但以下列哪个系统最为明显()
A:神经系统
B:血液系统
C:网状内皮系统
D:消化系统
E:生殖系统
关于酶的活性中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辅酶
B:所有酶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
C:酶的必需基团都位于活性中心内
D:所有抑制剂都作用于酶的活性中心
E:所有酶都有活性中心
某女,30岁,乏力,四肢散在淤斑,肝脾不大,Hb:45g/L,RBC://1.06×1012/L,WBC://2.0×109/L,N:32,L:68%,PLT:25×1012/L,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缺无。可能诊断为()
A:粒细胞减少症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巨幼红细胞贫血
D:急性白血病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有关热源质叙述错误的是()
A:是多数革兰阴性菌少数革兰阳性菌合成代谢产物
B: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脂多糖
C:注入人、动物体可引起发热
D:121℃20分钟可被处理破坏
E:可经吸附剂、石棉滤板除掉
男性,45岁,2个月来疲劳,盗汗,腹胀。外周血白细胞为20×10/L,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85%,杆状核粒细胞为5%,下列哪项发现有助于鉴别本例是类白血病反应还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A:贫血
B:骨髓过多,幼粒细胞明显增多
C:外周血血象检查
D:外周血涂片分类
E:白细胞NAP积分增高
以下关于巨球蛋白血症说法错误的是()
A:巨球蛋白血症是以分泌IgM的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病理基础的疾病
B:可出现骨髓抑制或骨质损伤,骨痛是其典型的症状
C:血清呈胶冻状难以分离,电泳时难以泳动
D:通常有肝、脾、淋巴结肿大的体征
E:好发于老年男性
关于网织红细胞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骨髓中的网织红细胞比外周血中的少
B:骨髓中的网织红细胞比外周血中的幼稚
C:通常网织红细胞比成熟红细胞体积大
D:计数网织红细胞可用煌焦油蓝染色
E:ICSH将网织红细胞分为四型
关于病毒感染的标本采集与送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离病毒应采集患者急性期标本
B:根据不同病毒感染,采集不同部位的标本
C:运送标本应保持在37℃的条件下进行
D:早期单份血清可用于检测IgM型抗体
E:血清抗体检测标本应保存在-20℃中
不属于分枝杆菌属特点的是()
A:有分枝生长趋势
B:胞壁有大量脂质
C:一般不易着色
D:革兰染色呈阴性
E:能抵抗酸性酒精脱色
用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的荧光色素为()。
A:FITC
B:RB200
C:TRITC
D:Eu3+
E:PE
关于程序性文件错误的是()
A: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而规定的途径形成的文件
B:其详细程度取决于该项活动的复杂程序、所采用的方法及人员素质
C:必须以质量手册为依据
D:必须符合质量手册的规定和要求
E:它应该具有承上启下功能,即上接作业指导书,下接质量手册
大肠埃希菌致尿路感染的的主要致病因子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神经毒素
D:肠毒素
E:菌毛
下列常规不需要做药敏试验的是哪些菌()
A:弯曲菌
B:大肠杆菌
C:肠球菌
D:流感嗜血杆菌
E:军团菌
尿细菌定量培养菌数有临床意义的是()
A:<104cfu/ml
B:>104cfu/ml
C:104~105cfu/ml
D:<105cfu/ml
E:>105cfu/ml
引起红细胞相对增多的原因是()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高山地区居民
C:大量出汗
D:慢性肺心病
E:登山运动员
由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中正常人群的转化率为()
A:30%~50%
B:40%~60%
C:50%~70%
D:60%~80%
E:70%~90%
铜绿假单胞菌可产生绿脓素、()、青脓素或黑脓素。
CD分子与下列哪一项作用无关()
A:补体攻膜复合体的形成
B:T、B细胞的活化
C:免疫应答
D:AIDS发生
E:EB病毒对B细胞的感染
关于H型抗体和R型抗体,说法正确的有( )
A:H型抗体不适合用作比浊测定试剂
B:兔抗人抗体是R型抗体
C:H型抗体亲和力高
D:羊抗人抗体是R型
E:马抗人抗体是H型
胆红素主要是体内哪种物质分解代谢的产物()
A:血红素
B:核苷酸
C:铜蓝蛋白
D:胆固醇
E:脂肪酸
化脓性链球菌肺炎治疗的主要药物是()
A:氨基甙类
B:青霉素
C:红霉素
D:磺胺类
E:利福平
IgG经胃蛋白酶水解后,可得到能与抗原结合的______片段和无活性的______段。
食管癌以下面哪种类型细胞为主( )
A:腺癌
B:未分化癌
C:鳞癌
D:移行细胞癌
E:恶性问皮瘤
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包括()
A:侵袭力和肉毒素
B:侵袭力和肠毒素
C:侵袭力和溶血毒素
D:侵袭力和神经毒素
E:侵袭力和内毒素
在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接近于钠平衡电位的是()
A:最大复极电位
B:平台期时的膜电位
C:阈电位
D: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结束时的膜电位
E:复极化结束时的膜电位
凝胶滞后实验的基本原理是( )
A:蛋白质与末端标记的核酸探针特异性结合
B:蛋白质与末端标记的蛋白质探针特异性结合
C:蛋白质与末端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结合
D:蛋白质与末端标记的某种酶特异性结合
E:蛋白质与末端标记的生物分子特异性结合
成人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
A:白细胞总数<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109/L
B:白细胞总数<4.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8×109/L
C:白细胞总数<4×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
D:白细胞总数<3.5×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7×109/L
E:白细胞总数<3×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2.3×109/L
关于肝炎病毒与传播途径的组合,正确的是()
A:HAV——消化道
B:HBV——输血和注射
C:HCV——消化道
D:HDV——输血和注射
E:HEV——输血和注射
抗骨骼肌抗体(AMSA)最常见于()
A:成年型重症肌无力
B:SLE
C:DM
D:自身免疫性肝炎
E:系统性血管炎
免疫缺陷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对病原微生物易感性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