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建筑节能)

依据《建筑构件稳态热传递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GB/T13475-2008,试验室内不是测定墙体保温性能的项目为()。
A:遮阳系数
B:导热系数
C:传热系数
D:蓄热系数
耐候性试验高温—淋水阶段循环次数()次。
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用玻纤网进场见证复验,质量指标要求包括耐碱强力保留率≥50%。
受检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应满足设计图纸的规定。
热流计试验装置当标定的变化大于±1%时,在此期间的测试结果应视为无效。
以下关于公共建筑节能检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未设置集中采暖空调系统的建筑物,温湿度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房间数量的10%
B:室内温湿度的检测数量应按照防火分区进行选取
C:室内温湿度的检测数量可以按委托方的要求增加
D:相同采暖空调系统形式的温湿度检测应按系统数量的20%进行抽检
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检测的同时还应该检测()。
A:室内外空气湿球温度
B:室内外空气湿度
C:室外风速
D:室内外照度
外墙内保温系统用界面砂浆材料复验拉伸粘结强度状态调节环境温度为()
A:20±2℃
B:23±2℃
C:50±2℃
D:80±2℃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按导热系数可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
墙体节能工程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密度、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燃烧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方法是核查()。
A:施工证明文件
B:进场复验报告
C:质量证明文件
D:出厂复验报告
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结果若合格,则受检外表面缺陷区域单块缺陷而积应小于()m2
A:0.5
B:1
C:1.5
D:2
防护热板法需用特殊技术测量表面温度的硬质试件的最大热阻()
A:大于0.1(m2·K)/W
B:小于0.1(m2·K)/W
C:大于0.2(m2·K)/W
D:小于0.02(m2·K)/W
于温度传感器的表面辐射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
A:应与受检表面表面辐射系数完全相同
B:应与受检表面表面辐射系数基本相同
C:可以与受检表面表面辐射系数有较大差距
D:没有要求
所谓最低能耗体形,是指建筑的()与其有效传热系数相对应的最佳节能体形。
进行胶粘剂拉伸粘结强度试验时,与EPS板粘结的试样数量为5个。
外墙内保温系统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板)进场见证复验包括但不限于()等技术指标必须满足,材料验收才能定为合格。
A:密度18~22kg/m3
B:密度22~35kg/m3
C:导热系数≤0.039W/(m·K)
D:导热系数≤0.032W/(m·K)
E:垂直于板面方向抗拉强度≥0.10MPa
遮阳系数越低,透过玻璃传递的太阳光能量越少。
放置露点仪后玻璃表面局部冷却,当达到一定温度后,(),该温度为露点。
A:内部水汽
B:内部空气
C:在冷点部位结露
D:在10℃时结露
外墙外保温系统用胶粘剂拉伸粘结强度检验,胶粘剂的厚度为()
A:3±1mm
B:5±1mm
C:5±2mm
D:6±2mm
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用膨胀聚苯板压缩强度测定试件数量()
A:3个
B:5个
C:6个
D:10个
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抗冲击强度实验吸水量实验用试样的制作方法相同。
为确定外门窗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抗风压和水密性能而进行的检测称为工程检测。
外墙内保温系统用粘结石膏进场见证复验,出现()等任一种情况,都可以判定为不合格。
A:初凝时间15min
B:初凝时间45min
C:终凝时间105min
D:终凝时间420min
E:与有机保温板拉伸粘结强度0.12MPa
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缺陷检测时,建筑物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的逐时值,检测前至少24h内和检测期间,均不宜低于()℃。
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检测,布置测点时,测点可以受到阳光直射。
幕墙玻璃是决定玻璃幕墙节能性能的关键构件,玻璃的遮阳系数越大,对空调节能()。
A:越有利
B:越不利
C:没影响
D:有时有利,有时不利
遮阳系数指太阳能辐射量透过窗玻璃的量与透过相同面积5mm透明玻璃的量之比。
外墙节能构造钻芯检验中,外墙取样数量为一个单位工程每种节能保温做法至少取()个芯样。
根据GB/T2680-94,紫外区-可见区谱带半宽度是()以下。
A:10nm
B:20nm
C:50nm
D:0.1μm
外墙内保温系统用粘结石膏,其与水泥砂浆之间的拉伸粘结强度应()
A:≥0.1MPa
B:≥0.3MPa
C:≥0.4MPa
D:≥0.5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