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白细胞显微镜法计数时,白细胞稀释液通常加( )
A:0.40ml
B:0.38ml
C:0.39ml
D:0.36ml
E:2.0ml
钩端螺旋体的传播方式是()
A:吸入孢子
B:皮肤伤口感染芽胞
C:接触疫水
D:犬咬伤
E:性接触
高尿酸血症不会出现在下列何种疾病中()
A:痛风
B:重症肝病
C:慢性肾衰
D:白血病
E:多发性骨髓瘤
化学发光测定法检测中性粒细胞,可获得的信息是( )
A: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
B:中性粒细胞代谢活性
C:待检血清的调理功能
D:杀菌功能
E:细胞数目
关于补体系统描述错误的是()
A:溶解细菌
B:37℃,30分钟可被灭活
C:可经血清被动转移
D:都是β-球蛋白
E:与抗原刺激相关
通常自动血培养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A:主机
B:培养瓶
C:孵育器
D:培养仪
E:数据管理系统
举例说明细胞生物学与医学的密切关系。
脊髓的颈膨大和腰骶膨大对应的脊髓节段为()
A:C3~T1和L2~S3
B:C4~T1和L1~S3
C:C6~T1和L2~S2
D:C6~T1和L3~S3
E:C4~T1和L2~S3
某患者在胃大部分切除后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原因是对哪项物质吸收障碍()
A:蛋白质
B:叶酸
C:维生素B12
D:脂肪
E:铁
溶血标本影响到的检验项目包括()
A:乳酸脱氢酶
B:转氨酶
C:血红素
D:配血
E:钾
灭菌的含义是()
A: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
B:杀死病原微生物
C:使物体上无活菌存在
D: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E:能杀死细菌芽胞
补体结合试验结果阴性时出现()
A:血凝
B:血凝抑制
C:溶血
D:不溶血
E:以上都不是
肺吸虫可引起病变的部位有( )
A:肺
B:肝
C:脑
D:皮下
E:脊髓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正确的是()
A:常有显著的脾大
B:B细胞型占大多数
C:大而显著且多为单个核仁是幼稚淋巴细胞的突出特征
D:外周血白细胞数常不高
E:常表达CD33、CD13
缓冲室
lac操纵子的诱导剂是()
A:半乳糖
B:乳糖
C:阿拉伯糖
D:葡萄糖
E:蔗糖
淋巴瘤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有()
A:发热
B: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
C:疼痛
D:盗汗
E:局部肿块
布鲁菌病的临床热型特点是()
A:波浪热
B:回归热
C:稽留热
D:驰张热
E:间日热
患者男性,37岁。因“突发上腹部痛2小时”就诊。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部剧痛,伴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等。查体:急性病容,强迫屈曲体位,板状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消失,腹透示:膈下新月形游离气体。 应做的进一步检查有()
A:胃镜(病情缓解后)
B:X线钡餐检查(病情缓解后)
C: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D:胃液分析
E:胆囊B超
F:肝穿刺活检
Percoll分层液法分离PBMC,其淋巴细胞纯度可高达()
A:98%
B:95%
C:90%
D:85%
E:78%
葡盐(-),苯丙(十),能蔓延生长的细菌一般为()
A:大肠埃希菌
B:伤寒沙门菌
C:变形杆菌
D:肺炎克雷伯菌
E:铜绿假单胞菌
生殖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分离。向两极移动发生在()
A:减数分裂前期Ⅰ
B:减数分裂前期Ⅱ
C:减数分裂中期Ⅰ
D:减数分裂后期Ⅰ
E:减数分裂末期Ⅰ
参与凝集反应的抗原和抗体称()
A:凝集原+凝集抗体
B:沉淀素+凝集抗体
C:血凝素+血凝抗体
D:凝集原+凝集素
E:凝集抗原+凝集抗体
患儿反复发生化脓性细菌感染,临床检查结果显示:血清IgG<2g/L,淋巴结无生发中心,但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无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D:缺铁性贫血
E:淋巴细胞核苷酸磷酸化酶缺陷症
红骨髓
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标本采集时间一般选择在( )
A: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
B:药物分布相
C:药物消除相
D:随机取样
E:任一次用药后1个半寿期时
人体内每天由代谢产生的水量为()。
A:300ml
B:500ml
C:1000ml
D:100ml
E:800ml
核酸变性后,可产生的效应是()
A:增色效应
B:最大吸收波长发生转移
C: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D:溶液黏度增加
E:沉降速度减慢
出现肌红蛋白尿最可能的是( )
A:黄疸
B:马拉松长跑
C:疟疾感染
D:术后感染
E:肾移植
多发性骨髓瘤是( )
A: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
B:多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的良性肿瘤
C:单克隆浆细胞大量增生的良性肿瘤
D:单克隆浆细胞增生障碍的良性肿瘤
E:以上都不是
首页
<上一页
523
524
525
526
52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