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如何理解“心寄窍于耳”的理论概念。
小柴胡汤中柴胡的作用();逍遥散中柴胡的作用是()
下列哪项位置判断与胸骨角无关()
A:支气管分叉
B:心房上缘
C:上下纵隔交界
D:上下肺分界
E:第5胸椎的水平
距地面的距离是()
A:≥5cm
B:≥10cm
C:≥15cm
D:≥20cm
E:≥25cm
比较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区别。
中医诊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气门又称为()
A:户门
B:贲门
C:吸门
D:鬼门
E:魄门
凉血散血法
可使二尖瓣狭窄的杂音更为清晰的情况是()
A:坐位稍向前倾
B:左侧卧位
C:右侧卧位
D:用力按压听诊器时
E:屏住呼吸后
下述脉象中主痛证的是()
A:涩脉
B:代脉
C:弦脉
D:紧脉
E:迟脉
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功用的方是()
A:三仁汤
B:茵陈蒿汤
C:八正散
D:甘露消毒丹
E:二妙散
惊风反复发作,病久可成癫痫。
五脏气热致痿的原因有()
A:情志所伤,气郁化热
B:劳伤太过,伤阴耗液,阴不制阳
C:湿邪浸淫,久而致痿
D:触冒暑热,伤津耗液
E:饮食不节,损伤脾胃
宣气化湿法的代表方是();凉血散血法的代表方是()
“十二经之海”是()
A:冲脉
B:任脉
C:冲任二脉
D:带脉
E:督脉
“阳盛则阴病”,主要是指阴虚阳亢而言。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湿气胜者为()
“清窍”一词源于《内经》,清窍指()
A:鼻
B:咽喉
C:口
D:耳
E:眼
头部片状红斑,界限清楚,上覆较厚鳞屑,抓之呈点状出血,发呈束状,皮损超出发际。此为()
A:白疕
B:白屑风
C:油风
D:花斑癣
E:白秃疮
《素问·咳论》论咳之病因,首推()
A:湿邪
B:燥邪
C:寒邪
D:火邪
E:风邪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是指参加手术的医师在患者术后即时完成的病程记录。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主治证是()
A:行痹
B:寒痹
C:血痹
D:湿痹
E:热痹
脉搏至数较正常脉象慢的有()
A:迟脉
B:紧脉
C:涩脉
D:结脉
E:缓脉
第一心音出现标志()开始,第二心音出现标志()开始。
肛门失禁,患者生理盐水灌肠试验两项指标均明显下降。
患者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呕吐酸水,或吐出黄涎,胸胁胀痛,小便短黄,舌红苔白腻,脉弦滑而数。治宜()
A:小柴胡汤
B:蒿芩清胆汤
C:大柴胡汤
D:半夏泻心汤
E:逍遥散
色素沉着
下列脏腑表里关系中,错误的是()
A:心与小肠
B:肺与三焦
C:肝与胆
D:肾与膀胱
E:脾与胃
简述开窍药的使用注意。
压痛明显的包块常见于炎性包块。
首页
<上一页
509
510
511
512
51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