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第二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第一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第二年物价水平一定比第一年高了
B:今第二年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第一年加了
C:第二年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第一年提高了
D:第二年物价水平与实物产量的乘积一定高于第一年
E:第二年的买际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可能低于第一年
在启用会计账簿时,在账簿扉页上应当附启用表,内容包括:()。
A:启用日期
B:账簿页数
C: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姓名
D:加盖名章和单位公章
E:单位名称和账簿名称
若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GDP),下列表述()是正确的。
A:将人们取得的生产要素收入加总
B:将生产出来供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加总
C:将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加总
D:所有厂商的收入减去使用的中间投入品的成本加总
E: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进口-出口
首先将总体分成不同的“层(或组)”,然后在每一层内进行抽样。此种抽样方法是()
A:概率抽样
B:分层抽样
C:非概率抽样
D:整群抽样
现有八家百货公司,每个公司人均月销售额和利润率资料如表5—3所示。 请根据上述资料进行计算和判断,从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对拟合的直线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的必要性在于()。
A:样本量不够大
B:样本数据对总体没有很好的代表性
C:回归方程中所表达的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是否显著
D:需验证该回归方程所揭示的规律性是否显著
下列经济活动中具有负外部性的有()。
A:林业公司盗伐林木
B:林业公司种植次生林
C:物资公司回收利用废旧塑料
D:农民放火烧荒
E: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
销售净利润率计算公式为()。
A:销售净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100%
B:销售净利润率=(销售收入÷利润)×100%
C:销售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D:销售净利润率=(销售收入÷净利润)×100%
订本账簿一般适用于()
A:现金日记账
B:银行存款日记账
C:总账
D:明细账
E:活页账簿
与重复抽样相比,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比较小。

某企业上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年初数和期末数如下(单位:元):

该企业上年度产品销售收入4000000元,利润总额400000元,应交所得税100000元,利息支出15000元。本年1月份发生的部分经济业务如下:
(1)企业销售A产品10吨,账面单位成本600元/吨,单位售价800元/吨,企业开出发票账单,货已发出,销售货款尚未收到。
(2)向希望小学捐款5850元。
(3)购入不需安装的新机器一台,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及其他费用125000元。
(4)结算本月应付工资总额86000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52500元,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9000元,企业管理人员工资24500元。



第1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发生经济事项(1)时,企业在销售实现和结转成本时需要编制会计分录有()。
A:借记“应收账款”8000元,贷记“主营业务收入”8000元
B:借记“主营业务成本”6000元,贷记“库存商品”6000元
C:借记“银行存款”8000元,贷记“主营业务收入”8000元
D:借记“其他业务成本”6000元,贷记“库存商品”6000元

第2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上述经济事项(4)发生后,影响利润报表项目()。
A:“主营业务成本”增加52500元
B:“主营业务成本”增加61500元
C:“管理费用”增加24500元
D:“主营业务成本”增加86000元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上述经济事项(2)发生后,会对利润表()项目产生影响。
A:主营业务支出
B:其他业务支出
C:管理费用
D:营业外支出

第4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仅发生上述经济事项(3)后,与年初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相同比率比较,则本年()。
A:流动比率下降
B:速动比率下降
C:资产负债率下降
D:负债与权益比率下降

第5题,共5个问题
(多选题)运用上年有关资料计算上年期末的以下比率,其中正确的有()。
A:资产负债率=43.33%
B:总资产报酬率=12.31%
C:销售利润率=7.5%
D:净资产收益率=15.79%
当其他条件相同且样本容量占总体单位数的5%时,重置抽样与不重置抽样的极限误差之比为()。
A:1.03
B:1.01
C:0.97
D:0.90
反映流动负债的账户包括()。
A:“应付账款”
B:“预收账款”
C:“应付职工薪酬”
D:“应交税费”
E:“应付利息”
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有()
A:相邻两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定基发展速度
B:相应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
C:相应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环比发展速度
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两者都属于速度指标
关于货币主义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B:货币供应量是名义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
C:货币数量变化是货币收入波动的主要原因
D: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多于需求量
E:货币数量在长期可以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人等实际变量
所谓供给量变动,是指在假定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所引起的,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供给量变化的全部情况。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贷方,右方为借方。
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区别包括:()。
A:不同属于会计凭证
B:填制人员不同
C:填制依据不同
D:填制方式不同
E:发挥作用不同
决定引致消费的因素是()
A:自发消费
B:平均储蓄倾向
C: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D:收入
下列选项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服务满意度
B:员工人数
C:籍贯
D:利润
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意味着()
A: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消费的绝对数量也会增加
B:消费增加的数量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量
C: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将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而下降
D:消费在收人中的比例将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而上升
E: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差额随收入的增加而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
A:是限制的
B:是提倡的
C:不管的
D:有条件地加以支持的
加法模式是假定四种变动因素存在着某种相互影响关系,互不独立;乘法模式是假定影响时问数列的四种变动因素是相互独立的。
现有八家百货公司,每个公司人均月销售额和利润率资料如表5—3所示。 请根据上述资料进行计算和判断,从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若用最小二乘法以利润率为因变量拟合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0.852+0.002X,说明()。
A:X与Y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
B:每人每月销售额X增加一元,则利润Y就会提高0.002%
C:每人每月销售额X增加一元,则利润率y就会平均提高0.002%
D:X与Y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
在一个一般均衡的市场中,每个单独的市场未必能实现局部均衡。
在借贷记账法下,一个账户的期末余额与该账户的增加额一般记在()。
A:账户的借方
B:账户的贷方
C:账户的同一方向
D:账户的相反方向
不定期清查只可以是全面清查,不可以是局部清查。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企业当月销售的A产品300件,每件生产成本100元、B产品500件,每件生产成本300元,结转其主营业务成本,会计分录为()。
A:借:主营业务成本——A30000——B150000;贷:库存商品——A30000——B150000
B:借:主营业务收入——A30000——B150000;贷:库存商品——A30000——B150000
C:借:销售收入——A30000——B150000;贷:库存商品——A30000——B150000
D:借:其他业务收入——A30000——B150000;贷:库存商品——A30000——B150000
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是()。
A:对账单
B:请购单
C:购销合同
D:报销单据
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