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中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属于特殊培养基的是()
A:SS琼脂
B:营养肉汤
C:伊红亚甲蓝琼脂
D:巧克力琼脂平板
E:疱肉培养基
染色体短臂()
A:del
B:inv
C:p
D:q
E:mos
血小板的产生受许多细胞因子影响,下列组合中在血小板成熟过程中的作用最重要的是()
A:IL-13、G-CSF、GM-CSF
B:IL-4、IL-6、TPO
C:EPO、TPO、IL-6
D:IL-6、TPO
E:IL-3、IL-4、IL-6
细菌形态学检查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
A:抗酸性染色法
B:特殊染色法
C:暗视野墨汁染色法
D:亚甲蓝单染色法
E:革兰染色法
肾单位
不包括
()
A:近曲小管
B:远曲小管
C:肾小管
D:集合管
E:肾小球
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患者,反复持久性细菌感染易发生在()
A:新生儿期
B:出生半年内
C:学龄前儿童
D:青少年
E:青壮年
下列叙述
不正确
的是()
A: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比正常人增高
B: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显著增多
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出现白血病"裂孔"现象
D:急性白血病骨髓可见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减少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象退化细胞明显增多,篮细胞(涂抹细胞)多见。
本-周蛋白尿开始出现絮状沉淀的温度是()
A:20℃
B:30℃
C:80℃
D:56℃
E:100℃
调查人群对白喉棒状杆菌的免疫力可用()
A:结核菌素试验
B:锡克试验
C:肥达试验
D:外-斐试验
E:狄克试验
下列哪项不符合DIC的试验诊断()
A:3P试验阴性
B:PT较正常对照缩短
C:ATⅢ水平增高
D:Fgl.8g/L
E:FVⅢ:C42%
碱性磷酸酶测定推荐使用的缓冲液是()
A:碳酸盐
B:二乙胺
C:2-氨基-2-甲基-1-丙醇
D:Tris-HCl
E:醋酸盐
白喉棒状杆菌的选择鉴别培养基为()
A:吕氏血清斜面
B:SS琼脂平板
C:亚碲酸钾血琼脂平板
D:庖肉培养基
E:罗氏培养基
下列关于支原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血平板上生长,菌落周围有溶血环
B:典型菌落为荷包蛋样菌落
C:对青霉素敏感
D:能分解葡萄糖
E:菌落颜色为绿色
腺苷脱氨酶可用于下列哪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A:化脓性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真菌性脑膜炎
E:流行性乙型脑炎
血钙升高能促进哪种激素分泌()
A:1,25-(OH
2
)-D
3
B:胰高糖素
C:PTH
D:促胃液素
E:降钙素
体位性蛋白尿的特点是()
A:本周蛋白尿
B: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仍持续存在
C:过度活动后出现尿蛋白,平卧后消失
D:尿中以相对小分子量蛋白为主
E:尿中有T-H糖蛋白
病毒的辅助结构是()
A:DNA
B:病毒包涵体
C:病毒衣壳
D:病毒包膜
E:RNA
血钙降低能促进哪种激素分泌()
A:1,25-(OH
2
)-D
3
B:胰高糖素
C:PTH
D:促胃液素
E:降钙素
尿中蛋白质含量超过多少时称为’蛋白尿’()。
A:50mg/24h
B:150mg/24h
C:250mg/24h
D:100mg/24h
E:200mg/24h
尿液中不受尿量影响,排出量最为恒定的是()
A:肌酸
B:肌酐
C:尿素
D:尿酸
E:钾
CTL细胞识别抗原的协同受体是()
A:CD3
B:CD4
C:CD8
D:CD28
E:CD2
所制备好的培养基,需要高压灭菌,一般压力在1.05kg/cm时高压多长时间()
A:10分钟
B:15~20分钟
C:30~40分钟
D:30分钟
E:60分钟
最常用于检测淋巴细胞HLA抗原的血清学方法是()
A:凝集反应
B: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C:补体结合试验
D: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
E: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临床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的"控制"就是()
A:改变资源,调整结构
B:审阅报表,统计报告
C:激励团队,促进业务
D:建立标准,改进工作
E:监督活动,纠正偏差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发病因素()
A:与遗传无关
B:与性别相关
C:效果好
D:效果差
E:与后天无关
ABH抗原可存在于人体许多体液内,但除外()
A:尿液
B:泪
C:羊水
D:脑脊液
E:组织液
病原菌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不侵入血流,只是其毒素入血,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称为()
A:菌血症
B:毒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E:病毒血症
亚甲蓝在细菌学中也是常用染料之一,它是指()
A:酸性染料
B:弱酸性染料
C:碱性染料
D:中性染料
E:复合染料
磷酸戊糖途径主要存在于()
A:肝脏
B:肾脏
C:心肌组织
D:中性粒细胞
E:嗜酸粒细胞
戈谢病为()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
D:伴性隐性遗传
E:伴性显性遗传
首页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