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主体结构工程)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是,构件的测区布置宜满足以下哪些规定()。
A:测区宜优先布置在构件混凝土浇筑方向的侧面
B:测区不得布置在构件的同一面上
C: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宜大于2m
D:测区应避开钢筋密集区
某检测机构在某工程钻取芯样过程中,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有()。
A:舍弃有明显裂缝且高度不满足要求的芯样
B:把芯样直接放置在皮卡车车斗中长途运输
C:对钻芯后留下的孔洞拍照后立即安排施工方修补
D:操作人员为避免弄脏鞋子穿拖鞋操作钻芯机
合同修改后应()。
A:重新签订合同
B:将合同修改的内容传递给相关部门
C:对合同修订的内容进行重新评审
D:重新签订合同所有内容再评审
超声回弹综合法所使用的回弹仪,当率定值不在80±2的范围内时,应立即送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砂浆回弹仪的钢砧率定值为()。
A:74±2
B:72±2
C:78±2
D:80±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时,下列哪些情况不得采用统一测强曲线,必须通过制定专用测强曲线或通过试验修正()。
A:粗集料最大粒径为50mm
B:浸水混凝土
C:检测部位曲率半径为300mm
D:潮湿混凝土
扁顶法试验记录内容应包括()、荷载下的油压表读数、裂缝随荷载变化情况简图等。
A:描绘测点布置图
B:墙体砌筑时间
C:扁顶位置
D:脚标位置
E:纵向变形值逐级
若用fcu表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F表示拔出力代表值,下列()是圆环式预埋拔出法的计算公式。
A:fcu=1.56F+2.35
B:fcu=2.76F-11.54
C:fcu=1.28F-0.64
D:fcu=2.35+1.38
砌体工程的现场检测方法,可按测试内容分为下列几类()。
A:检测砌体工作应力、弹性模量可采用原位轴压法
B:检测砌体抗剪强度可采用原位单剪法、原位双剪法
C:检测砌体抗压强度可用用原位轴压法、扁顶法、切制抗压试件法
D:检测砌筑块体抗压强度可采用烧结砖回弹法、取样法
用于超声回弹综合法的回弹仪进行保养时,在清洁机芯各部件后,应在中心导杆上薄薄涂抹()。
A:黄油
B:钟表用油
C:机油
D:柴油
当钢筋探测仪测得的钢筋公称直径与钢筋实际公称直径之差大于()mm时,应以实测结果为准。
A:1
B:2
C:3
D:4
抗压试验的芯样试件宜使用标准芯样试件,其公称直径不宜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倍,也可采用小直径芯样试件,但其公称直径不应小于70mm且不得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倍。
下列数据中,不符合砂浆测强仪刀片刃口棱角垂直度技术指标的有()。
A:0.2mm
B:0.02mm
C:0.03mm
D:0.3mm
砂浆回弹法测试碳化深度时应用浓度为()的酚酞酒精溶液。
A:1%-2%
B:2%-3%
C:3%-4%
D:4%-5%
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回弹值应精确至1。
回弹仪保养时,在清洁机芯各部件后,应在中心导杆上薄薄涂抹()。
A:黄油
B:钟表用油
C:机油
D:柴油
筒压法检测砖砌体中砌筑砂浆强度,进行筒压荷载测试,施压后的砂浆试样,应装入摇筛机摇筛(),并应筛至每5s的筛出量基本相符。
A:0.5min
B:1min
C:1.5min
D:2min
使用手持应变仪或千分表在脚标上测量砌体变形的初读数,应测量()次,并取其平均值。
A:3
B:4
C:5
砂浆回弹法检测时,砌筑砂浆的龄期不应低于()。
A:7天
B:14天
C:21天
D:28天
贯入法中,贯入深度测量表分度值应为0.02mm。
钻取芯样及芯样加工、测量的主要设备与仪器均应有产品合格证。
拔出仪应与锚固件用拉杆连接对中,并与混凝土测试面垂直。
用同条件试块对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进行修正时,应满足下列哪些条件()。
A:试块数量不应少于5个
B:试块数量不应少于6个
C:试块边长应为100mm
D:试块边长应为150mm
后置埋件锚固的方法很多,总的可以分为两大类:()和()锚固。
用于超声回弹综合法的回弹仪,在率定试验测定回弹值时,至少应连续向下弹击()次。
A:二
B:三
C:四
D:五
原位轴压法测点可设在门窗洞口处。
扁顶法测试墙体的受压工作应力时,以下哪个要求不正确()。
A:使用手持应变仪或千分表在脚标上测量砌体变形的初读数时,应测量3次,并应取其平均值
B:槽的四周应清理平整,并应除去灰渣
C:不用待读数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步测试工作
D:开槽时不应操作测点部位的墙体及变形测量脚标
结构实体检验,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
A:未能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
B: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被判为不合格
C:现场混凝土结构构件未按规定养护
D: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
对于设计环境类别为二(b)类,设计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柱,受拉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mm。
在采用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可以使用的测强曲线有()。
A:全国统一测强曲线
B:专用测强曲线
C:地区测强曲线
D:以上皆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