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传染病学高级职称
布鲁菌病病原治疗的注意事项包括()
A:选择进入细胞内的药物
B:联合用药
C:多疗程治疗
D:长疗程
E:利福平加多西环素为主的联合治疗
男,24岁,因低热,腹泻3天就诊,腹泻每日3~10次不等,为黄水样或米汤样便,无脓血。大便镜检无特殊发现。 确诊为轮状病毒感染后,以下哪项治疗是正确的( )
A:抗病毒治疗
B:应用抗生素
C:免疫调节剂
D:对症治疗,纠正体液平衡
E:注射疫苗
关于阿米巴痢疾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
A:潜伏期一般为3周
B:典型肠阿米巴病(普通型)凭临床表现便可诊断
C:重型病例肠道症状重而全身症状轻
D:慢性型久病者常伴有贫血、消瘦及神经衰弱等
E:肠外并发症的发生与病变的轻重有关
满足左心房肥大的标准应是()
A:P波时限>0.10秒
B:P
Ⅰ、Ⅱ、aVL
有切迹,P波时限>0.12秒
C:P
Ⅰ、Ⅱ、aVL
高尖
D:V.的正向P波振幅>0.15mV
E:P波有切迹
下列有关脑型疟预后说法中,属于正确的是().
A:能治好,但是常留有后遗症
B:能治好,常不留后遗症
C:不能治好,很容易死亡
D:很不容易完全治疗好的。
李××,男,24岁,昨日中午进食海产品,晚上开始腹泻,大便30多1次,继之呕吐多次,无发热及腹痛,伴口渴、尿少、腓肠肌痛。体格检查:T36℃,BP60/30mmHg,精神萎靡,腹平软,无压痛。大便镜检:RBC1~3个/HP,WBC0~2个/HP,涂片见排列成鱼群状菌。 该病人应如何处理?
蛲虫成虫主要寄生在____________。
1岁小儿,抽搐为间歇性双侧强直性肌痉挛,呈“助产士手”,最可能为()
A:小儿癫痫
B:婴儿痉挛
C:低钙血症
D:高热惊厥
E:重症感染
结核病病灶转向愈复时的改变是()
A:吸收消散
B:钙化
C:纤维化
D:浸润扩散
E:干酪样坏死溶解液化
关于胎儿弯曲菌感染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不妥( )
A:临床表现为败血症型
B:可表现为坏死性肠炎
C:可引起心内膜炎、心包炎
D:新生儿和老年人可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E:妊娠中期感染,可引起死胎和流产
抗感染性休克中最常用的胶体溶液是( )
A:羟乙基淀粉
B:白蛋白
C:右旋糖酐40
D:血浆
E:高分子右旋糖酐
张×,男,38岁,因腹痛、腹泻2天,于2001年7月10日下午3时入院。 患者自述于2001年7月8日6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10次/天,大便初为稀便,以后每次量不多,伴腹痛,有里急后重感,伴畏寒发热,体温39℃,在家自服“藿香正气水”后症状无缓解。起病以来感乏力,恶心,未呕吐,进食少,尿量尚可。既往体健。 体查:体温38.5℃,脉搏8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发育正常,急性病容,神清合作,皮肤弹性尚可,双眼眶无凹陷,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正常,心率85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左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无亢进。 大便常规:脓血便,粘液++,红细胞+,白细胞++,脓球++/HP。血常规:血色素130g/L,白细胞11.0×10
9
/L,中性粒细胞0.89,淋巴细胞0.11。 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依据是什么?如何进一步确诊?
内脏蠕虫蚴移行症最重要的特征是()
A:匐行疹
B:淋巴结肿大
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血沉增快
E:高热、乏力
ARDS
患儿男,26天,出生2周时出现尿黄,伴有溢乳和食欲差,粪便间断呈陶土样2周入院。母亲妊娠期曾有发热、异常淋巴细胞增多,CMVIgM抗体阳性。体检发现全身皮肤和巩膜中度黄染,肝右肋缘下1.5cm可触及,脾肋下2.0cm可触及,血清胆红素120μmol/L,ALT117U/L,AST286U/L,肺部CT提示间质性肺炎。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B:新生儿溶血
C:新生儿败血症
D:巨细胞病毒感染
E:先天性胆道闭锁
患者,男性,35岁,农民,因发现解乳白色尿液1月而来院。3个月前反复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肿痛,当时未重视。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血吸虫病
B:华支睾吸虫病
C:姜片虫病
D:丝虫病
E:肠炎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硫氯酚
B:乙胺嗪
C:吡喹酮
D:阿苯达唑
E:槟榔
关于梅毒,下列哪项
不正确
()
A:梅毒是一种全身病变的性传播疫病
B:梅毒螺旋体离开人体较易生存,对普通消毒剂不敏感
C:梅毒螺旋体不耐热,加热到50℃1分钟内死亡
D:梅毒主要由性行为传播,不能通过接触患者污染的衣物而间接传染
E:梅毒可经产道传播,而不能通过胎盘
关于阿米巴痢疾的分布特点,下述错误的是( )
A: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最为严重
B:我国属于中度流行区
C:本病以冬春季多见
D:分布遍及全球
E:人群感染率与卫生条件优劣、生活习惯的好坏密切相关
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杀伤的细胞中
不包括
( )
A:生殖道上皮细胞
B: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
C:NK细胞和B淋巴细胞
D: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E:骨髓干细胞
钩端螺旋体的主要特征为( )
A:菌体纤细,有12~18个螺旋
B:钩体革兰染色阴性
C:对常用消毒剂敏感
D:菌体两端有钩,具有较强的穿透力
E:菌体裂解释放类似内毒素性质的毒素
吡喹酮不能用于治疗()
A:猪带绦虫病
B:囊虫病
C:牛带绦虫病
D:华支睾吸虫病
E:蛔虫病
霍乱实验室检查,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白细胞减少
B:粪便可见大量红白细胞
C:粪便涂片见带荚膜弧菌可排除本病
D:核酸检测是常用的确诊方法
E: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关于恙虫病的病理改变,叙述错误的是()
A:全身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及单核吞噬细胞增生
B:肝、脾因充血和单核吞噬细胞增生而增大
C: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炎
D:嗜酸粒细胞显著增生浸润
E:出血性肺炎和间质性肾炎
先天性弓形虫病患儿的典型四联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患者女,52岁,因“胸、腰部皮疹伴针刺样疼痛5d”来诊。查体:T37.5℃;耳后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右侧胸、腰部可见成簇状的红色丘疹及疱疹。实验室检查:血WBC6.5×10
9
/L,N0.78;ALT145U/L。ECG://心动过速。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最可能的诊断是()
A:水痘
B:带状疱疹
C: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中毒性表皮细胞松解症
E:风疹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A:经呼吸道传播
B:经口-口传播
C:经粪-口传播
D:经血液传播
E:经虫媒传播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抗病毒药
B:保肝药
C:镇痛药
D:抗生素
E:质子泵抑制药
患者男,2岁,突发高热、惊厥,呈嗜睡状态,口唇及四肢末梢发绀,肛门采粪有脓血。诊断考虑的菌痢类型是()
A:急性菌痢普通型
B:急性菌痢重型
C: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型
D:中毒性菌痢
E:急性菌痢轻型
并殖吸虫病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A:咳嗽、咯铁锈色或烂桃肉状痰
B:消化道症状
C:肝硬化
D:癫痫
E:皮下结节或包块
患者,男,3岁,因腹泻20多天于2003年11月3日入院。患者于10月开始腹泻,每日5~6次,有粘液脓血便,无发热,发病后一直在当地医院用头孢菌素、思密达等治疗无好转。大便直接涂片检查发现大量隐孢子虫卵囊。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关于此病的治疗,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按肠道传染病隔离
B:多补充含脂肪和乳糖多的食物
C:注意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
D:可使用大蒜素、阿奇霉素等治疗
E:至今尚无疗效确切的抗病原体药物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的诊断是()
A:急性血吸虫病
B:伤寒
C:隐孢子虫病
D:细菌性痢疾
E:流行性出血热
男,60岁,诊断慢性肝炎15年,发现肝硬化3年,近5天出现畏寒、寒战,体温38~39℃,脉搏110次/分,血压68/50mmHg,精神极差,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扪及,脾肋下2cm,移动性浊音阳性,血象:WBC4.5×10
9
/L,N0.85,L0.15,PLT65×10
9
/L,腹水常规:草黄色,比重1.016,李凡它试验阴性,白细胞数5.0×10
9
/L,多核0.40,单核0.60该患者发热休克最可能的原因是()
A: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B:自发性腹膜炎
C:慢性重型肝炎急性发作
D:肝硬化并感染性休克
E:肝硬化并革兰阳性球菌败血症
男性,44岁,反复咳嗽、咳痰、咯血15年,再发咯血2天。幼年时患过“麻疹并发肺炎”。体检:左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可见杵状指。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肺结核
B:肺脓肿
C:支气管癌
D:支气管肺炎
E:支气管扩张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