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三化造船

静稳性曲线上反曲点的形成原因是因为()的缘故。
A:船体甲板开始浸入水中
B:船上重物自动移动
C:自由液面
D:倾斜速度
采用集装箱运输方式的最大优点是()
A:货物不易移动
B:简化装卸作业,提高装卸效率
C:便于货物推放,有利于货舱容积的利用
D:整齐美观
首吃水表示()入水深度。
A:船首部最低点的
B:首柱最低点的
C:船体最低点的
D:船中平板龙骨上缘在首垂线处的
船舶倾斜后,构成稳性力矩的两个要素是重力、重心到浮力作用线的距离。()
动稳性中,船舶倾斜获得平衡的条件是()
A:浮力等到于重力
B:水对倾斜船体的作用力等于船体倾斜力
C:稳性力矩等于外力矩
D:稳性力矩做的功等于外力矩做的功
船舶净吨位是根据“内河船舶吨位丈量规范”的规定所丈量确定的()
A:船舱总容积
B:船舶有效容积
C:客货舱总容积
D:客货舱净容积
用作计算航行性能和船体强度依据的主尺度是()
A:最大尺度
B:登记尺度
C:船型尺度
D:不同类型的船采用不同的主尺度
船舶向港口或有关部门缴纳费用或税收的计算依据是()
A:总吨位
B:净吨位
C:排水量
D:载货量
根据长江水系的气象和水文情况,将船舶航行区域划分为三级航区和J级航段,其航区“A”是指长江干线中的()一段。
A:汉口到吴淞口
B:九江到吴淞口
C:南京到吴淞口
D:江阴到吴淞口
在同等的排水量下,若甲船比乙船的方形系数大,那么船舶水下湿表面积的大小关系是()
A:甲船>乙船
B:甲船<乙船
C:甲船=乙船
D:条件不充分不能比较
推进主机输出的有效功率与螺旋桨收到功率的关系是()
A:主机输出有效功率=螺旋桨收到功率
B:主机输出有效功率<螺旋桨收到功率
C:主机输出有效功率>螺旋桨收到功率
D:无确定关系
中内龙骨是一根贯通全身的纵构件,它要求是()
A:不允许间断
B:允许在舱壁的实肋板处间断,但必须加强连结
C:只允许在实肋板处间断,但必须加强连结
D:只允许在首尾舱壁处间断,但必须加强连结
在运输船舶正浮状态下,当中尾部的湿表面面积大于中首部时,中尾部水压力与中首部水压力大X轴上的分力关系是()
A:中尾部>中首部
B:中尾部<中首部
C:中尾部=中首部
D:视船型而定
轴隧的起止位置是()
A:主机推力轴承处到船尾壳板
B:主机推力轴承处到尾尖舱舱壁
C:机舱后舱壁到船尾壳板
D:机舱后舱壁到尾尖舱舱壁
棱形系数或称纵向棱形系数是指船体的入水体积与由船体的中横剖面面积、船长所构成棱柱体体积的比值。()
船舶左右的划分是()
A:以首尾线为基准
B:以正横线为基准
C:按船的种类确定
D:无严格规定
物供船属于()
A:货船
B:干货船
C:运输船
D:辅助船
在船长小或等于30m的船舶上常见到“量吨甲板长”的名词,那么,量吨甲板是指()
A:满载水线以上的第一层甲板
B:满载水线以上的第一层全通甲板
C:船体最上的一层甲板
D:船体最下的一层甲板
当船舶破损进水稳定后,船舶的初稳性高不变。()
稳性校核的内容的初稳性高、极限静倾角、稳性衡准数。()
在同等排水量下,若甲船比乙船的主形系数大,那么,在入水深度上,甲船与乙船的关系是()
A:甲船>乙船
B:甲船<乙船
C:甲船=乙船
D:还需按具体条件确定
对运输船舶而言,纵倾中尾部的湿表面面积与中首部的相比是()
A:一样大的
B:中尾部>中首部
C:中尾部<中首部
D:视倾斜状况而定
船舶运动的有效功率与螺旋桨收到功率的比值称为()
A:螺旋桨效率
B:推进效率
C:船身效率
D:推进系数
满载排水量是指()
A:舷外水面到达干舷甲板边缘时的排水量
B:舷外水面到达载重标圈上缘时的排水量
C:舷外水面到达载重水线上缘时的排水量
D:舷外水面到达载重水线下缘时的排水量
当船舶离开码头航行时,不允许立即将油门杆推到全速位置的原因是()
A:防止尾浪过大,冲击码头及堤岸
B:推进主机还没有走热会造成燃烧不良
C:防止主机超负荷运行
D:因为码头航道条件的限制
登记尺度是用来丈量船舶和计算船舶的吨位的尺度。()
甲板是指将船体空间分隔成若干层的板及其骨架所组成的板架。()
船舶上用于表示纵倾程度的方法是()
A:纵倾角
B:首尾吃水差
C:首尾甲板离开水面的距离
D:水平仪
()型船首广泛被采用于顶推船上。
A:直立
B:前倾
C:平头
D:球鼻
水对湿表面作用力的大小除了与入水深度有关外,还与()有关。
A:表面形状
B:表面面积
C:表面方向
D:表面粗糙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