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硫酸生产工

钒触媒“饱和”操作要点是什么?
关于转化系统进入大量锅炉水汽导致省煤器泄漏的原因解释,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A:大量锅炉水汽进入导致一次转化气露点下降,在省煤器换热管外表面和气相产生冷凝酸,并产生高温腐蚀
B:大量锅炉水汽进入导致一次转化气露点提高,在省煤器换热管外表面和气相产生冷凝酸并产生稀酸,对换热管造成腐蚀
C:大量锅炉水汽进入导致一次转化气露点提高,导致省煤器换热管外表面的炉气温度低于其露点,首先产生冷凝酸,并在高温下对换热管产生腐蚀
D:大量锅炉水汽进入导致一次转化气露点提高,导致省煤器换热管外表面的炉气温度低于其露点,首先产生冷凝酸并形成稀酸,对换热管造成腐蚀
操作人员分析98%循环酸浓时,一般需先加水稀释98%硫酸。稀释应采用()来进行。
A:半分稀释法
B:双倍稀释法
C:三倍稀释法
D:四倍稀释法
含有的酸性物质特点决定了液体硫磺对设备的酸性腐蚀能力随温度升高而()。
A:减弱
B:增强
C:不变
D:难以对比
简述精硫泵倒泵方法。
锅炉岗位的岗位任务是什么?
旧触媒与新触媒装在同一层时,旧触媒应装在新触媒的下部,其原因是()。
A:旧触媒阻力较大
B:旧触媒高温活性较高
C:旧触媒低温活性衰退
D:旧触媒活性较低
干吸岗位开车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在烧杯中用水稀释硫酸,其加入酸和水的顺序是()
A:先加酸;
B:先加水;
C:酸和水同时加入;
D:不分先后;
下列情形中,能够产生较多氢气的情形是()。
A:304材质设备内的98%硫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B:316L材质的设备或管线积酸处被电气焊等高温火源烘烤
C:高硅铸铁管线内的98%硫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D:普通碳钢设备长期密闭储存20℃、98%硫酸的
硫磺制酸装置使用的低温催化剂可以降低SO2氧化反应温度。
烘炉温度达()以上可除去焚硫炉砌筑材料中的结晶水。
A:150℃
B:250℃
C:300℃
D:350℃
硫酸循环水泵跳停后对硫酸主装置有何影响?
在系统正常生产时,干燥用硫酸浓度和温度越高,相对来说,在干燥塔内产生的()。
A:酸雾越多,酸雾粒径越大
B:酸雾越少,酸雾粒径越小
C:酸雾越多,酸雾粒径越小
D:酸雾越少,酸雾粒径越大
系统生产正常时,烟酸吸收塔循环酸温度越低越好。
影响SO2转化率的催化剂特性有催化剂组分、外形、()和()等。
冷凝水与过热蒸汽一起进入汽轮机,对叶轮损伤的机理是()。
A:过热蒸汽与冷凝水在汽轮机内产生“水击”,产生很大的振动
B:汽轮机叶轮不能接触冷凝水
C:叶轮被冷凝水快速磨损
D:在中压蒸汽的带动下,冷凝水对叶轮的冲量很大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防护硫化氢气体的滤毒罐是()色、()号滤毒罐。
炉前槽起火如何处理?
某硫磺制酸装置在下列四种进口操作温度下,SO2炉气通过某段催化剂床层的出口温度均为605℃,则从中可确定的最佳进口操作温度为()。
A:415℃
B:414℃
C:413℃
D:416℃
填料的所有几何表面积都参与了空气干燥或SO3吸收过程。
关于硫酸密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8.3%以下浓度范围内,浓度增加,密度增加
B:100%以下浓度范围内,浓度增加,密度增加
C:发烟酸密度总是随着SO3含量增加,密度增大
D:98.3%以上浓度范围内,浓度增加,密度增加
干吸塔的喷淋密度是指()
A:喷淋硫酸的密度。
B:每平方塔截面每小时喷淋硫酸的方量。
C:塔每立方容积每小时喷淋硫酸的方量。
D:每小时进入塔的喷淋硫酸方量。
电泵组成中的变压器属于哪一部分。()
A:井上
B:井下
C:压力讯号传输系统
为防止锅炉设备停用腐蚀,应对停用锅炉进行保护,其保护方法有()法和()法。
浓硫酸泵轴密封不能采用水冷的原因是()。
A:浓酸温度一般较高,而水热焓较低,高温时用水冷却,效果会较差
B:水垢会对光洁度要求较高的机械密封产生不利影响
C:水会稀释从密封处渗透出的浓硫酸并产生严重腐蚀
D:浓硫酸泵的轴密封材料较特殊,不能与水接触
计算题:某硫磺制酸装置,每小时生产98%硫酸30t(折算为100%硫酸),如果干燥塔吸收空气的水量为2.5t/h,在吸收系统中加水量是多少?
转化器炉气露点温度主要与炉气中()和()蒸气分压有关。
按生产原理分,硫酸生产方式有()法和()法。
吸收塔直径为()m,高度为()m。
A:13.00、36.55;
B:26.55、13.00;
C:13.5、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