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国际贸易原理》
国际贸易额即世界各国进出口总额加总。
2010年5月24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举行
A:纽约
B:华盛顿
C:北京
D:上海
2010年,服务出口世界排名第一的是()
A:美国
B:中国
C:德国
D:英国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服务业的直接投资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约()
A:0.3
B:0.4
C:0.5
D:0.6
由进口国家完全自主地、单方面强制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从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的配额是()
A:协议配额
B:全球配额
C:自主配额
D:关税配额
一些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的对外贸易常被称为()。
由于跨国公司在全球生产中的组织力量使得混合型分工成为主流,国际分工呈现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并存的多层次格局。
商业性技术转让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之见,按一般商业条件,将其技术的使用授权出手或购买的行为.
赫克歇尔和俄林不仅认为不同国家不同的要素禀赋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而且还进一步论述了国际贸易将会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均等化,即所谓()。
BOT指的是()
A:信息技术外包
B:业务流程外包
C:服务外包
D:商业存在
早期重商主义奉行绝对的“少买多卖”原则以增加货币的流进,因此被称为()。
电子商务就是企业运用()开展各类商务活动的总称。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
国际物流业的兴起和迅速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深化的表现。
()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A:李嘉图
B:里昂惕夫
C:亚当斯密
D:俄林
古典学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各个国家在生产各自商品时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且各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都假定不变。
国外生产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种重要选择,它意味着企业真正进入了跨国经营阶段。
李嘉图所的比较成本理论是以斯密的()为基础。
A:国际分工原则
B:自由贸易理论
C:劳动价值论
D:绝对成本理论
E:货币理论
可申诉的补贴又称“黄灯补贴”
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保护垄断工业。
()即买卖双方就商品的交易条件,经过反复磋商,最终达成协议,签订买卖合同。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商品的所有权就由卖方转移给了买方。
A:国际商流
B:国际信息流
C:国际物流
D:国际资金流
国际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从而也是商品交换的基础。
在新产品阶段,产品经技术创新、设计试制、研究开发、反复改进,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因此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从17世纪后半期到18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国际分工形成和世界市场建立的阶段。
加工贸易又分为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两种,两者的共同特点是两头在内
在“肯尼迪回合”谈判中,达成了两个有关农产品的协议——奶制品协议和牛肉协议。
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世界各国发展对外关系的纽带和手段。
()指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
A:绿箱措施
B:黄箱措施
C:蓝箱措施
D:红箱政策
在历史上,()最早进行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苏联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发展总的战略目标和其他参与的有管的贸易条约、协定,对货物和服务等对外贸易活动进行协调、组织与管理所制定的法规、原则和措施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