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工作中通常要与各种组织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以便协同解决社区问题。关于与组织交往的做法,正确的是()。
A:根据组织之间的关系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组织的形象
B:努力说服持不同意见的组织认同自己组织的立场
C:在合作过程中尽量了解各方的共同利益所在
D:避免通过中间组织与其他组织交往
针对( )等情况,社会工作者在结案的同时还需要与其他服务机构或者社会工作者联系,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合适、必要的服务。
A: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不和谐,希望结束服务
B:因为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需要结束服务
C: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都认为工作目标已经达到
D:虽然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但服务对象已经具备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E:服务对象出现了一些新的要求和问题,需要其他社会工作者或者服务机构解决
社会工作者小刘想针对社区的小学生开展一个教育小组,小刘在工作过程中,应注意()。
A:帮助组员能够认识自我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B:促使组员能够确立新观念、新视角,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C:开展干预服务,减低小组组员的问题行为特征
D: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
E:促使组员积极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
安排和设计小组活动是小组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社会工作者根据报名对象的年龄、性别、教育、职业等特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在小组工作初期,社会工作者设计活动的重点是引导组员( )。
A:相互介绍
B:学会容忍
C:换位思考
D:消除紧张情绪
E:对整体的目标意识
下列不属于社会工作督导意义的是()。
A:有助于促进服务机构正常运作,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
B:有助于督导者的经验积累
C:有助于保障服务对象的权益,提升服务质量
D:有助于促进服务人员成长
组织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正确理解个体的行为
B:了解组织运行规律
C:改变组织目标
D:掌握组织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者小郭计划在A街道开展亲子阅读服务并开始招募工作,但招募结果不理想。居民王女士表示对服务有兴趣,但又担心参加人数太少,活动搞不起来。从动员居民参与的角度,小郭最适宜的做法是()
A:向王女士说明已有很多人报名参加
B:告诉王女士她的好友刘女士已报名
C:表示会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居民参加
D:向王女士说明她可以中途退出活动
小刚告诉社会工作者小王,因与同学打架,学校打算处分他,小王耐心地倾听了事情的经过。为了了解全面情况,在获得小刚认可后,小王与其班主任进行沟通。小王的做法体现了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原则。
A:接纳
B:保密
C:尊重
D:知情同意
E:自我决定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工作督导主要对象的是( )。
A:在社会服务机构实习的学生
B:在其他机构工作的相关人员
C:服务年限较短、经验不足的初级社会工作者
D:社会服务机构的非正式人员,主要是志愿者
E: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
对投入的资源和人员配置、一系列工作的优先次序、各个程序的进展状况等进行评估,这种评估属于()。
A:成果评估
B:效益评估
C:参与评估
D:过程评估
在督导过程中,重要的议程通常会出现在( )。
A:督导前的15分钟
B:督导前的30分钟
C:督导后的15分钟
D:督导后的30分钟
赵磊是某社会服务机构负责筹款部门的主管,他最近在对本部门新进员工进行培训。以下是他培训内容中的部分观点或看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杨为了赢得亲戚朋友的称赞而主动捐款,这体现了捐款人的利他动机
B:甲饮料企业捐款给某广告公司,让该广告公司组织各大学举行校园才艺大赛,但要求在比赛过程中全程宣传该企业。甲企业的行为体现了其市场营销的动机
C:老刘是一名普通公务员,他在每次捐款后便会感到很开心,久而久之,遇到发生重大灾害时捐款便成为其一种习惯。这体现了捐款人个人需要的捐款动机
D:某企业所处位置比较偏僻,于是该企业主动捐款用于修建该企业附近的道路,在方便周边地区居民点的同时,也方便了本企业内部的员工,让员工更便利地进城购物,同时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愿意来该企业就业。该企业捐款的真实目的是为了自我利益
某社会工作机构拟开展汶川地震灾后受灾群众心理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主要研究受灾群体的心路发展历程和心理调适过程。社会工作机构可以采用()的方式开展研究调查。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实验研究
D:实践研究
督导者老黄定期对社会工作者小田进行行政性督导,其中"工作监督"的任务是()。
A:进行工作授权
B:鼓励被督导者参与机构政策规划
C:安排被督导者的服务工作
D:阅读书面记录和统计报告,听取口头汇报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属于需求理论中的( )。
A:自我实现的需要
B:安全需要
C:生理需要
D:尊重的需要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系统理论认为,受助者的问题来自于其所在的系统,而不是单纯的个人问题
B:系统理论和社会工作专业坚持的"人在环境中"的观点是不同的
C:生态系统理论深受达尔文"人在情境中"观念的影响
D:社会工作对系统理论的应用始于赫恩早期提出的统合取向的社会工作概念
()确定了专业的使命和核心关怀所在,从而确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专业特质。
A:社会伦理
B:社会规范
C:社会工作价值体系
D:社会契约
某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在其微信公众号的首页“功能介绍”一栏写道:本机构致力于推动社区发展与社区能力建设,通过帮扶弱势群体实现“与你同行,助人自助”的理念。上述表述展示了机构的()
A:使命宗旨
B:策略目标
C:运作目标
D:项目目标
小民是智障儿童,早就到了上学的年龄,但因为智障被几所学校拒收,小民的家长找到社会工作者杜月,希望能够得到帮助。杜月联系了当地的几所特殊学校,向学校介绍小民的具体情况,并且提出服务建议,在她的努力下,终于有一所特殊学校答应接收小民。同时,杜月还为小民的父母提供辅导,教授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引导小民。在本案例中,杜月扮演的角色有( )。
A:经纪人
B:辅导者和教育者
C:顾问
D:倡议者
E:治疗者
关于社会服务项目化运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项目化运作的社会服务没有明确期望达到的目标
B:项目化运作的社会服务一般没有确定的时间周期
C:社会服务项目管理能够促进服务资源更加合理的使用
D:社会服务项目的实施组织体系需要与机构的组织结构保持一致
在多方协同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多方协同的主体?()
A:服务对象
B:社会工作机构内的不同社会工作者
C:劳动部门的工作人员
D:社区工作者
某社区新入住一批住户,社会工作者向他们发放小区楼房、学校、商铺的分布图,并召集新住户开会,告诉他们如何利用社区的健身设施和市民学校。上述做法属于地区发展模式的()模式。
A:社区教育
B:发展资源
C:团结邻里
D:社区照顾
社会工作者程述为了促进社会公正,可以从( )等方面介入社会生活,对不公正现象进行干预。
A:修复社会的机制,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
B: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C:促进不公正制度的改变
D: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身功能
E: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制度保障
创造精神分析理论的是奥地利心理学家()。
A:佩恩
B:勒温
C:弗洛伊德
D:泰勒
某社区服务中心正在举办一项社区教育活动,在活动开始半个月后,中心主任召集相关人员参加工作会议,总结上一阶段情况,布置和调整各方面工作,促进相互之间的配合。这个过程属于社会工作行政中的( )。
A:多元交代
B:公共关系
C:程序性协调
D:工作性协调
在小组工作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位置应该()。
A:逐渐退至边缘地带
B:回到中心地带
C:退缩至副中心
D:逐渐接近中心
为了加强居民之间的沟通,社会工作者采用组织社区团体的方法,推动社区内文艺爱好者组成兴趣小组。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做法有()。
A:吸收较多居民参与以保证小组规模
B:先找几位热心的社区居民讨论此事
C:推动成立董事会或理事会
D:协助形成小组目标
E:订立组织章程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遇到合法需求与正当利益之间的冲突,这是属于来自( )的压力。
A:工作
B:服务机构
C:服务对象
D:社会
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小华自小由爷爷奶奶照顾,最近刚被父母接到身边上学。父母对小华非常疼爱,但他们之间冲突不断。社会工作者经与小华谈话发现,小华认为父母多年将自己"扔"在家里,根本不关心自己,于是心怀不满,故意与父母作对。社会工作者分析认为,小华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对父母的误解很深,于是将工作的首要目标确定为协助小华改变对父母的负面看法。社会工作者制定工作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行为理论
C:存在主义理论
D:增强权能理论
行动计划由基层管理者制订,时间跨度较短,一般不超过()。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