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
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HJ/T28—1999)用烟气采样器采集烟道内氰化氢气体,串联两支吸收瓶,以0.5L/min的流量采样20rain,现场气象条件为大气压101.8kPa,仪器显示计前压力为-3940Pa,计前温度为15℃,采集后立即交与实验室,接样后实验室定容至50.0m1,然后吸取5.00m1样品进行分析,测得所取样品溶液中氰化氢的含量为45μg,试计算管道内氰化氢气体浓度。
发光菌冻干粉在2~5℃冰箱内可有效保存()个月而不致失活。
A:2
B:4
C:6
D:8
仪器效率等于计数率与源的表面发射率之商。
根据《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采集样品的滤膜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对0.3g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等。
样品测定时将采样后的滤膜或滤筒()放入150m1锥形瓶中,且勿抖落(),罩上玻璃漏斗,加硝酸和高氯酸后于电热板上加热消解。
A:剪碎,滤屑
B:剪碎,尘粒
C:整体,尘粒
滴定法测定水中氨氮(非离子氨)时,若水样中含挥发性氨类,则氨氮(非离子氨)的测定结果将()
A:偏高
B:无影响
C:偏低
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铬含量时,在水样中加入高锰酸钾后加热煮沸,如在煮沸过程中高锰酸钾紫红色消失,说明什么?应如何处理?
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水中氨氮的方法原理是:氨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色胶态化合物,此颜色在较宽的波长内具强烈吸收,通常在410~425nm下进行测定。
测定六价铬时,当样品中有二价铁离子、亚硫酸根离子和硫代硫酸根离子等干扰物存在时,可在样品加入显色剂5min后,加硫酸溶液(1+1)来消除干扰。
简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中,自吸收法校正背景的原理。
采用《环境空气和废气 氯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HJ 549-2016)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氯化氢时,以下哪些物质对测定有干扰?()
A:臭氧
B:颗粒态氯化物
C:氯气
D:紫外线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环境空气中苯胺类化合物时,为使采样管中的苯胺类化合物充分解析,用甲醇洗脱吸附苯胺的硅胶需轻微振荡一段时间以后,再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固定源污染源排气中丙烯腈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7-1999)的原理是:丙烯腈经()吸附采样管常温富集后,用()在常温下解吸,经色谱柱分离,气相色谱测定。
根据《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工业固体废物采样份样量取决于废物的粒度上限,它大致与废物的最大粒度直径某次方成(),与废物不均匀性程度成()
A:正比;正比
B:正比;反比
C:反比;正比
D:反比;反比
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或废气中硫化氢时,空气中臭氧不干扰测定;氧气、氯气和氯化氢干扰测定。
采用《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J 478-2009)分析水中多环芳烃时,所使用的固定剂必须在马福炉中烘烤以除去可能存在的干扰性有机物。
根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分析测试技术规定》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石油类时,为什么在浓缩土壤的氯仿萃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时要通氮气或空气?
《水质 多环芳烃的测定 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J 478-2009)规定,所有空白测试结果应低于方法检出限。
简述无组织排放监测中,当平均风速≥lm/s时,参照点应如何设置?为什么?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气相和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J 647-2013)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规定,如果环境空气采样体积超过350m
3
,采样前要测定采样效率或利用动态保留效率评价采样效率。萘和苊烯采样效率和动态保留效率一般在()
A:90%-110%
B:75%-125%
C:50%-150%
D:95%-105%
环境空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的采样亭是安放采样系统各组件、便于采样的固定场所。一般面积应不小于2m2。
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合格证有效期为()
A:长期
B:十年
C:五年
D:三年
人能感觉到的振动按频率范围划分,低于10Hz为低频振动;10~100Hz为中频振动;100 Hz以上为高频振动
酸沉降监测点位的选择应有(),除考虑点位附近的土地使用情况基本不变外,还应考虑点位周围地形特征、土地使用特征及()。
毛细管色谱柱的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些?
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醛时,采用100m1注射器采样,采样后,应用()密封带回实验室分析。
A:胶带
B:普通橡胶
C:硅橡胶帽
D:聚乙烯膜
采集二氧化氮样品中,当采用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时,一氧化氮的氧化系数为0.76。
根据《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排气、独立热源的烘干设备排气的基准含氧量(%)分别为()。
A:9;6
B:15;9
C:6;3.5
D:10;8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适用于因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危险化学品以及意外因素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包括()等的应急监测。
A:地表水
B:地下水
C:大气
D:土壤
酞酸酯又称(),主要用作塑料制品的改性()。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