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医学临床三基(药师)
甾体皂苷
具有()、()、()结构的黄酮类成分,可与金属盐类发生络合反应,常用的铝盐是(),铅盐是()和()。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甾体激素类药物含量是利用了哪一部分结构特征?最大吸收波长分别在何处?
烷化剂作为常见的抗恶性肿瘤药物,其主要特征为()
A:本类药物化学活性高,可产生带正电的碳离子中间体,与细胞中的期和作用物质形成共价键
B:本类药物能够使细胞中的核酸、蛋白质等烷基化,改变其结构和功能,并引起细胞分裂增殖的抑制,造成细胞死亡
C:本类药物对分裂增殖快的骨髓细胞、肠道上皮细胞也会产生抑制,从而表现为毒性反应
D:本类药物大多数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E:本类药物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的选择性低
滴丸的制备工艺流程为()
A:药物+基质→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
B: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
C:药物→混悬→滴制→冷却→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
D:药物→混悬或熔融→滴制→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
E: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洗丸→干燥→选丸→质检→分装
治疗手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可选用()
A:酚妥拉明
B:新斯的明
C:琥珀胆碱
D:阿托品
E:异丙肾上腺素
含量均匀度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要进行含量均匀度测定?
长期饮酒或抽烟者,可使不少药物的作用减弱。()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Ag-DDC)法检查砷盐的原理是()
A:砷盐与Ag(DDC.吡啶溶液作用,使Ag(DDC.中的DDC还原为红色胶态溶液
B:砷化氢与Ag(DDC.吡啶溶液作用,使Ag(DDC.中的银还原为银原子沉淀
C:砷盐与Ag(DDC.吡啶溶液作用,使Ag(DDC.中的银还原为红色胶态银
D:D.砷盐与Ag(DD吡啶溶液作用,使Ag(DDC.中的DDC还原为紫色溶液
E:E.Ag(DD吡啶溶液与砷盐作用,使As
3+
还原为红色胶态砷
简述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维生素C的含量的原理。与碘量法比较有何优点?
2005年版药典中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包括()
A:外观
B:粒度
C:干燥失重
D:溶化性
E:装量差异
以下哪项是压片机中直接进行压片的部分,且决定了片剂的大小、形状()
A:调节器
B:饲粉器
C:冲模
D:模圈
E:加料斗
下列为物理配伍变化的是()
A:变色
B:分解破坏
C:发生爆炸
D:有关物质增多
E:潮解、液化和结块
具有抗癌作用的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是()
A:穿心莲内酯
B:银杏内酯
C:雷公藤内酯
D:甜菊苷
E:紫杉醇
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含量时加入适量的醋酐的作用是()
A:增溶作用
B:增强利多卡因的碱性
C:增强利多卡因的酸性
D:排除卤化氢干扰
E:排除水分
红外分光光度法在杂质检查中主要用于()。
若炽灼残渣需留作重金属检查,则炽灼温度应控制在()
A:550℃~650℃
B:650℃~750℃
C:500℃~600℃
D:350℃~450℃
E:400℃~500℃
自主神经节上的主要受体是()
A:β
1
受体
B:β
2
受体
C:M受体
D:N
1
受体
E:N
2
受体
抑制胃酸分泌的因素有()
A:胃液中的盐酸
B:高渗溶液
C:蛋白质分解产物
D:脂肪
关于生物利用度叙述正确的是()
A:系指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
B:相对生物利用度是试验制剂与静脉注射制剂相比较
C:绝对生物利用度是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相比较
D:生物利用程度常用AUC表示
E:研究所用的参比制剂必须安全有效
葡萄糖中5-羟甲基糖醛的检查采用()
A:气相色谱法
B:紫外分光光度法
C:双相滴定法
D:分子排阻色谱法
E:薄层色谱法
以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应()
A:加电解质
B:加亲水性电解质
C:选择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
D:调pH值为7~8
E:调pH值为4~4.5
连续多次给药时,缩短给药间隔时间或增加每次给药剂量,对C有何影响?
下列属于液体制剂的是()
A:复方碘溶液
B:磷酸可待因糖浆
C:胃蛋白酶合剂
D:氯霉素滴耳液
E:鱼肝油乳剂
渗漏率
吸附色谱分离生物碱,常用的吸附剂是()
A:氧化镁
B:氧化铝
C:活性炭
D:纤维素
E:聚酰胺
水性凝胶的基质()
A:CMC-Na
B:PEG4000
C:甘油
D:羊毛脂
E:吐温类
不稳定晶型、亚稳定晶型、无定型药物溶出快、吸收好。()
下列
不属于
软膏剂的质量检查项目的是()
A:熔程
B:黏度和流变性
C:刺激性
D:融变时限
E:微生物限度
药物生物利用度取决于()
A:药物的吸收
B:药物的消除
C:药物的转运方式
D:给药剂量
E: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V
d
)
首页
<上一页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