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心理治疗(师)

鲁利亚-内布拉斯加神经心理成套测验的11个基本分量表中没有()。
A:运动量表
B:节律量表
C:视觉量表
D:接受量表
E:定性量表
神经性厌食症发病高峰年龄为()。
A:13~14岁
B:15~16岁
C:17~18岁
D:19~20岁
E:21~22岁
下列关于学习的陈述,正确的是()。
A:学习是由于先前经验而产生的永久性的行为改变
B:条件化辨别通过部分强化和条件强化而形成
C:操作条件反射在行为塑造中起关键作用
D:强化的数量越大,学习的速度越快
E:顿悟主要依赖于学习主体而不是问题情景的安排
下列最可能属于焦虑症患者表现的是()。
A:坐立不安
B:唉声叹气
C:自语自笑
D:作声
E:活动增多
恋父情结出现在()。
A:口唇期
B:肛门期
C:生殖器期
D:潜伏期
E:青春期
一般资料:来访者男性,29岁,无业,因无工作、心情不好前来咨询。咨询师:你好,你需要我提供什么心理帮助吗?来访者:近两个月来我一直心神不宁,整日坐立不安,甚至喘不上气,我觉得自己是病了,可做了很多检查也没看出有什么病。咨询师:你能详细谈谈具体因为什么事情使你这样吗?来访者:我大学毕业后总想出去闯荡一番,炒过股、开过店,也卖过电脑,但总是赔多赚少。后来我就打算找个单位算了,但挑了几个单位都不合适。爸妈也整天埋怨我不务正业,有时还吵架。我不知道为什么老天爷像专门跟我作对一样。我都快三十了,还没有稳定工作,总之一事无成。真的很烦,你说我该怎么办啊?咨询师: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也为你的情况感到着急。我年轻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经过努力终于取得一些成绩。什么事都要慢慢来,着急也解决不了问题。你现在最想解决什么问题,我们来分析一下吧。来访者:我最想解决的是工作问题。咨询师:那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来制定一下咨询方案吧。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咨询师说“我年轻的时候也遇到过……”时使用的技术是()。
A:自我表扬
B:自我暴露
C:自我解释
D:自我批评
E:自我鼓励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对咨询目标的制定,应该由()。
A:双方共同商定
B:来访者决定
C:咨询师决定
D:上级咨询师决定
E:来访者家属决定
来访者一般情况:张某某,男,19岁,待业。主要问题:家在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从小就非常懂事,知道父母赚钱不容易,一点都不允许自己浪费。来访者出门前总觉得自己会有什么东西忘带了,需要反复检查核实,常常检查了五六遍还不放心,有心克服但是始终做不到,内心非常苦恼,成绩也开始下降。来访者:我从小知道家里人送我念书不容易,所以学习很刻苦,初一后半学期,父亲节约开支给我买了块表作为奖励。初二上学期时,有一次做早操时粗心把表弄丢了,内心极度内疚,觉得对不起家里人。咨询师:把父亲给你买的表丢了你觉、得很内疚,同时也非常悔恨自己的粗心。来访者:对,我不敢告诉父母,从此之后我常常有意识地在寝室和路上寻找,虽然知道已经过去几年了,肯定是找不到了,但还是会忍不住地去看地上。每次出门也会反复检查,生怕漏了什么,有时可以检查五六遍,因此经常迟到。咨询师:你现在还是会有意识地在路上寻找几年前丢的那块手表,虽然明知找不到了,但还是忍不住。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咨询师在第一次回应来访者时使用的咨询技术是()。
A:引导
B:解释
C:释义
D:对峙
E:情感反应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咨询师在第二次回应来访者时使用的咨询技术是()。
A:引导
B:解释
C:释义
D:对峙
E:情感反应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这段咨询最大的可能是发生在()。
A:诊断阶段
B:随访阶段
C:疗效评估阶段
D:咨询结束阶段
E:领悟阶段
某人活泼好动、热情、好交际、足智多谋,但常常朝三暮四、虎头蛇尾、粗心大意、任性,此人最可能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黏液质
E:无法判断
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这属于()。
A:趋避式冲突
B:双趋式冲突
C:双避式冲突
D:角色内冲突
E:角色间冲突
心理咨询师的责任心有三层含义,一是对求助者负责;二是对职业负责;三是对()。
A:社会负责
B:自己负责
C:求助者的家庭负责
D:咨询费用负责
E:对国家负责
下列对思维的描述,正确的是()。
A:思维既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表面特征,也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B:思维的本质特征是间接性和可操作性
C: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D:幼儿一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
E:创造性思维有时并不需要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明显的改组
多见于癔症的记忆障碍是()。
A:顺行性遗忘
B:逆行性遗忘
C:错构
D:虚构
E:心因性遗忘
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是()。
A:对象重叠
B:运动视差
C:双眼视差
D:线条透视
E:空气透视
若患者莫名其妙的忐忑不安,搓手顿足,紧张恐惧,此现象最可能是()。
A:易激惹
B:恐惧
C:情绪不稳
D:焦虑
E:情感脆弱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A:1876年
B:1879年
C:1882年
D:1904年
E:1957年
个体或群体重复获得相同奖赏或次数越多,则该奖赏对个体的价值越小,指的是()。
A:成功命题
B:刺激命题
C:价值命题
D:剥夺与满足命题
E:侵犯与赞同命题
某公司白领,一年前开始出现当着公司高层的面,就笨嘴拙腮,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一看见公司领导,就感到说不出话来,仿佛所有的东西都卡在了嗓子眼里,该患者最可能患有()。
A:广泛性焦虑
B:社交恐惧
C:广场恐惧
D:癔症
E:精神分裂症
心理治疗的排除标准是()。
A:神经症者
B:人格障碍者
C:精神病性障碍者
D:婚姻家庭问题者
E:性心理障碍者
下列对于广泛性焦虑描述不正确的是()。
A:表现为无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焦虑和紧张不安
B:对现实生活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和烦恼
C:常伴有自主神经症状
D:常有主动性回避行为
E:有运动性不安
社会促进有两种效应,一个是结伴效应,另一个是()。
A:观众效应
B:练习效应
C:首因效应
D:光环效应
E:近因效应
“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属于中国古代传统心理治疗思想中的()。
A:义理开导法
B:以情志相胜法
C:习见习闻法
D:消愁怡悦法
E:气功引导法
某男,29岁,间歇性反复发作兴奋话多、动作行为增多、易激惹5年,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抑郁发作
B:躁狂发作
C:混合发作
D:环性心境障碍
E:恶劣心境障碍
患者在旷野里听到两个人因为买一件物品而争吵不休,各说各的理()。
A:争论性幻听
B:评论性幻听
C:命令性幻听
D:运动性幻觉
E:读心症
构想效度的测量方法不包括()。
A:测验内法
B:经验法
C:测验间法
D:效标关联法
E:实验操作法
人格具有的特性是()。
A:先天性、可变性、统合性、功能性
B:独特性、可变性、统合性、功能性
C: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D:先天性、独特性、稳定性、功能性
E:先天性、独特性、统合性、功能性
关于“强迫观念”与“强制思维”的临床意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强迫性穷思竭虑属于强制思维
B: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
C:强迫性怀疑属于强制思维
D:强迫性对立属于强迫观念
E:强制思维和强迫观念区别不大
婴幼儿的年龄是()。
A:0~2岁
B:0~4岁
C:0~5岁
D:0~7岁
E:0~9岁
下列现象不属于强迫行为的有()。
A:洗手必须洗固定的次数
B:出门时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C:必须按固定的程序脱、穿衣服
D:反复清洗别人坐过的桌椅
E:蜡样屈曲
潜意识是指()。
A:个体心理活动的有限外显部分,是与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活动部分
B: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部分
C: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可以返回到意识中的那部分经验和记忆
D:被压抑到意识下面、无法从记忆中返回的部分
E:现实中的自我意识
被动-攻击型人格的特征是()。
A:当需要适应完成任务时,以一些形式的被动阻抗来应付
B:喜欢成为大家注意的中心
C:情感不稳定或反应性过高
D:不顾后果地冲动行事
E:不能较长时间地维持同他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