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钻井地质工

挑样是指在捞取的岩屑中选出一定数量的油砂。()
在做岩样汇集制作前应备有岩屑剖面册及粘贴井段的岩屑描述、()。
A:钻时记录
B:色谱记录
C:岩屑样品
D:岩心样品
录井没有取得井控和()不得从事录井施工工作。
A:HSE证书
B:高空作业证书
C:危险品操作证
D:学历证书
允许实际钻井井眼轨迹偏离设计目标点的水平面距离,称为()。
A:井眼半径
B:靶区直径
C:靶区半径
钻井液中的硫化氢多以Na2S的形式存在,醋酸铅试纸法是现场检测钻井液中硫化氢含量的常用方法。()
在测试求取关井压力恢复曲线时,曲线应光滑,关井肘间应出现4个以上()。
A:稳定的曲线段
B:不稳定曲线段
C:不断变化的折线段
D:稳定的直线段
当滤液的pH>7时,常用()和()调整滤液的碱性,使pH保持在7左右。
关于油气田地下断层的识别标志的描述正确的为()。
A:地层对比识别断层,一般正断层地层重复,逆断层地层缺失
B:其他间接标志,如钻井液漏失、古生物组合的突变
C:构造图上相邻井海拔标高的连续性、协调性
D:相邻流体性质或流体压力梯度不一致
填写地层分层及录井显示数据表时,岩屑录井按()读数。
调整井主要是为了(),(),()和()而钻探的井。
石油职工的培训模式可分为5个阶段,依次为()。
A: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培训
B:设计→分析→开发→实施→培训
C:开发→设计→分析→实施→培训
D:分析→设计→实施→培训→开发
编写地质设计取资料项目时,根据井别情况,要设计氯离子测定项目,下列需要设计该项目的井为()。
A:一般性评价井
B:区域探井或重点预探井
C:注水井
D:采油井
电缆测试若进行取样,在填写地球物理测井及测试统计表的电缆测试栏时,在备注内需说明()和()等。
在井口安装不同直径的油嘴,对井底建立回压进行试气的方法是()。
A:常规试井法
B:稳定试井法
C:自喷试井法
D:不稳定试井法
完井地质总结报告的构造部分应叙述区域构造概况及()。
A:局部构造
B:断层发育情况
C:油、气、水层分布规律
D:构造发育史
井下落物不能再打捞时,通常打水泥塞、侧钻,侧钻时不需记录钻时和返出物的变化。()
利用OFA定量荧光仪分析的波长资料可初步判断油质,当某显示层波长为360nm时,该层油质为()。
油气层普遍存在“含油饱和度高”和“不含水”两大特点。()
T2谱与孔隙喉道分布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通常T2谱分布范围越宽,峰值越低,孔喉分选越()。
A:差
B:好
C:均匀
D:不确定
综合录井测量项目中,以下属于基本计算参数的是()。
A:立管压力、全烃、二氧化碳
B:井深、钻时、dc,指数
C:页岩密度、地层压力梯度、出口钻井液的密度
D:烃类气体组分、套管压力、钻井液的电导率
凝析油气层的岩屑含油气显示多为()。
A:荧光级
B:油迹-荧光级别
C:油斑-油迹级别
D:油浸-油斑级别
()是利用地震资料和附近已钻井的钻井、录井、测井和试油等方面的资料,在钻井前对欲钻井地层压力的估算。
利用钻速指数法确定储集层时,与dc钻速指数值无关的因素是()。
A:转盘的转速
B:钻头的直径
C:钻压
D:钻井液的排量
钻井施工时,为预防井塌应尽量使钻井液液柱压力()
A:适当增加
B:适当减小
C:等于地层压力
由于古潜山的独特地质条件,往往只能形成一个巨大的单一构造油气藏。()
表层套管下完后,坐吊卡时,应使套管()。
A:承压
B:居中
C:靠向井眼一侧
当钻井条件不变,岩性不变时,钻速、转速、钻压和钻头直径都是dc指数的直接影响因素。()
在油气田评价勘探阶段,当评价勘探项目提出之后,应对构造进行(),预计(),测算效果,确定()。
储量丰度即每平方千米的石油地质储量,它是反映油藏储量的指标之一。油田储量丰度()的储量丰度等级为高等级。
A:>500×104±/km2
B:为300×104~500×104t/km2
C:为100×104~300×104t/km2
D:为50×104~100×104t/km2
井位评价中的地震时间剖面可以是一条过井剖面,并有相应的地质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