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脱肛
消风散服药期间应禁食辛辣、鱼腥、烟酒、蔬菜、浓茶等,以免影响疗效。
书写主诉的最主要原则是()()()。
《素问·汤液醪醴论》论述水肿病的具体治法是()
A:微动四极
B:温衣
C:开鬼门,洁净府
D:去菀陈莝
E:缪刺
病理性第四心音提示左心衰竭。
满面通红为()证;两颧潮红为()证。
鼻涕黏黄,鼻膜暗红而肿,咽燥头痛,病属()
A:胆府郁热
B:肺经郁热
C:脾肺气虚
D:寒滞督脉
E:肺脾肾虚
耳郭血肿的处理原则除抗感染外,局部应(),并做()处理。
一指禅屈指推法术者的着力部位是()
A:拇指指端
B:拇指罗纹面
C:拇指指间关节背侧
D:拇指偏峰
E:拇指指腹
摩擦类手法包括()()()()()
寒凉药具有的作用是()
A:暖肝散结
B:温里散寒
C:清热解毒
D:补火助阳
E:回阳救逆
根据骨度分寸法,以下正确的是()
A: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侧髁上缘为19寸
B: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为13寸
C: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
D:耳后两乳突之间为8寸
E: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为12寸
除下列哪项外,均为十八反的内容()
A:甘草反甘遂
B:乌头反白薇
C:海藻反甘草
D:细辛反藜芦
E:藜芦反丹参
开窍"三宝"
表示药物作用趋势的药性理论是()
A:四气
B:五味
C:归经
D:毒性
E:升降浮沉
关于附骨疽的论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多见于儿童
B:初起即可见寒战、高热等全身症状
C:多发于四肢长骨
D:初起色白漫肿为阴证
E:溃后脓淋漓,不易收口
湿疮湿热蕴肤证常用何方治疗()
A: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B:龙胆泻肝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C:除湿胃苓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D: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散加减
E:桃红四物汤加减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的病理特点是()
A:骨膜下脓肿
B:骨质破坏
C:骨髓内脓肿
D:骨膜下反应新生骨
E:死骨
使用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应考虑利用的配伍关系是()
A:相须
B:相使
C:相恶
D:相杀
E:相反
组织内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叫脓肿。
芒硝的功效是泻下,逐饮,化痰。
HIV抵抗力特点有哪些?
伤寒解后()()竹叶石膏汤主之。
温病与温毒的关系是()
A:隶属关系
B:平行关系
C:相同关系
D:不相关系
E:部分与整体关系
病案分析题(请分析下列病案的中医诊断、证型、辨证分析;并写出治法、主方和用药)患者,男性,32岁。反复间发寒战、壮热7日。1个月前到南方出差,近1周来发生寒战,壮热,休作有时,间日一发,发前先有乏力,继则寒栗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体格检查:T38.3℃,R20次,BP122/80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不大,HR72次/min,律齐,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脾肋下2cm可扪及,有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舌质红,苔薄白,脉弦。血常规:WBC3.6×109/L,RBC3.7×1012/L,M0.15。周围血涂片镜检:发现疟原虫。
汗证,"无论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着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该论载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下列哪项不是颞下颌关节的构成之一()
A:髁状突
B:关节盘
C:关节囊
D:关节结节
E:关节韧带
任何伤口均应早期处理,争取一期愈合,特别是伤口中有暴露的某些组织时,必须缝合伤口或植皮遮盖,这些组织是()
A:神经
B:血管
C:肌腱
D:骨骼
E:肌肉
厌食包括外感时邪及慢性病程中出现的食欲缺乏。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发热,葛根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