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食品检验工
直接灰化法测定总灰分中瓷坩埚的准备是将瓷坩埚用1:4盐酸煮1-2小时等。()
乳粉检验杂质度时称样为65.0g,充分调和水后加热至l00℃用棉质板过滤。
色谱检测器的温度必须保证样品不出现()现象
A:冷凝
B:升华
C:分解
D:气化
菌落计数时,菌落数在100以内,按其实有数报告,大于100时,采用()有效数字。
A:1位
B:2位
C:3位
D:4位
原子吸收法测定锡时,加人硝酸铵溶液作为基体改进剂,是为了消除()的干扰。
A:铁
B:钾
C:锌
D:钠
灰分的测定温度一般为(),灰化结束后,待马弗炉温度降到200℃时取出坩埚。
氧与I-离子作用产生蓝色。
GB601标准中规定标准溶液的标定每人四平行的结果极差与平均值之比应()
A:≤0.2%
B:<0.2%
C:≤0.1%
D:<0.1%
采集水样,只要准备一个洁净的玻璃瓶采集需要分析的水样回来,即可进行分析。
氨基酸是构成()的基本单位。
A:淀粉
B:脂蛋白
C:蛋白质
D:碳水化合物
关于采样叙述错误的是()。
A:采样地点要有出入安全的通道和通风条件
B:采样前必须了解所采物质的性质、安全操作的有关知识及处理方法
C:采集设备必须洁净、干燥、严密
D:采集设备必须用耐腐蚀的材料制造
有关准确度的叙述中,
不正确
的是()
A:准确度是指分析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B:准确度越高,测量误差越小
C:准确度反映了几次测量值的接近程度
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麦汁中a-氨基氮的含量时,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应在()内完成。
A:30分钟
B:40分钟
C:50分钟
D:60分钟
平均偏差比标准偏差能更加灵敏度程度的大小。
作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样品稀释时,用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0ml注入试管中,并反复吹吸50次,使霉菌孢子充分散开。
薄层色谱法测山梨酸含量,采用()作为吸附剂
A:氧化铝G
B:聚酰胺粉
C:硅胶H
D:CMC
在置信度为90%时,某测定结果表示为25.34%±0.03%,则表示()。
A: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情况下,真值落在(25.31-25.37)%的概率为90%
B:有95%的把握,真值落在(25.31-25.37)%的范围内
C:真值落在(25.31-25.37)%的置信区间内
D:该命题不准确
常见的病毒培养方法有()
A:固体培养基
B:动物接种
C:鸡胚接种
D:组织细胞培养
反应:SiO
2
+2C=Si+2CO(高温条件下),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三个测定值0.0921、25.64、1.05782相乘,其结果为()。
A:2.49798
B:2.4980
C:2.498
D:2.50
在沙门氏菌检验中,为了验证培养物是否是沙门氏菌,必须要做的五项生化试验是()
A:硫化氢试验,靛基质试验、尿素酶试验、KCN试验、氨基酸脱氨酶试验
B:硫化氢试验,靛基质试验、尿素酶试验、KCN试验、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C:硫化氢试验,靛基质试验、甲基红试验、KCN试验、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D:硫化氢试验,靛基质试验、甲基红试验、KCN试验、氨基酸脱氨酶试验
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A:放线菌、霉菌
B:酵母菌、霉菌
C:细菌、放线菌
D:酵母菌、放线菌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化学干扰不可用哪种方法消除()
A:提高火焰温度
B:加入消电离剂
C:加保护剂
D:加释放剂
下列选项中()加水量最多。
A:韧性面团
B:油酥面团
C:酥类面团
D:面糊
索氏抽提法测定脂肪,应选用下面的()做提取剂。
A:乙醇
B:乙醚
C:无水乙醚
D:无水乙醇
以下哪种物质在碱性条件下杀菌效果较好的是()
A:新洁尔灭
B:高锰酸钾
C:山梨酸
D:苯酚
测总干物质(水分)平行样结果允许相对误差不得超过()。
A:0.1%
B:0.5%
C:0.2%
D:1%
沉淀称量法中,洗涤沉淀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混杂在沉淀中的母液和吸附在沉淀表面上的杂质,以及产生共沉淀的其他离子。
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量样品质量正确的读数是()
A:0.2340g
B:0.234g
C:0.23400g
D:2.340g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适用于散装食品和现制现售食品。
首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