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放射医学技术(士)

头部横断层常用基线有眦耳线、Reid基线、连合间线等。头部横断层标本的制作常以哪个基线为准()
A:Reid基线
B:眦耳线
C:连合间线
D:AC-PC线
E:听眦线
相比较而言,以下对比剂副作用最小的是()
A:泛影葡胺
B:复方泛影葡胺
C:碘苯酯
D:伊索显
E:硫酸钡
肝脓肿首选的诊断方法是()
肝血管瘤首选的诊断方法是()
胃肠穿孔首选的诊断方法是()
脾破裂首选的诊断方法是()
A:X线
B:US
C:CT
D:MRI
E:肝动脉造影
X线摄影用最短波长的计算公式为()
A:λmin=1.24/kVp(nm)
B:λmax=1.2~1.5λmin(nm)
C:λmax=2.5λmin(nm)
D:λmax=2λmin(nm)
E:λmin=12.4/kVp(nm)
关于螺旋CT扫描的重建间隔,错误的描述是()
A:重建间隔就是常规CT扫描的层间隔
B:重建间隔指重建的相邻两层横断面之间长轴方向的距离
C:螺旋CT可根据需要任意断面重建
D:不管采用什么螺距,对原始数据回顾性重建可采用任意间隔
E:原始数据的内插方式是螺旋CT扫描成像的关键

滤线栅是由许多薄的铅条和易透过X线的低密度物质作为充填物,交替排列组成的。在X线摄影中使X线的中心线对准滤线栅板中心,原射线投射方向与滤线栅的铅条排列间隙在同一方向上,能通过铅条间隙而到达胶片产生影像。由于被照体产生的散射线是多中心、多方向的,其中大部分散射线被铅条所吸收,只有一小部分通过。滤线栅的指标:(1)栅比(R):滤线栅铅条高度与填充物幅度的比值为栅比。(2)栅密度(n):n表示在滤线栅表面上单位距离(1cm)内,铅条与其间距形成的线对数,常用线/厘米表示。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滤线栅使用原则中,X线管管电压须超过()
A:55kV
B:60kV
C:65kV
D:70kV
E:75kV
肝脏的功能不包括()
A:参与蛋白质合成
B:参与脂类转化
C:药物的转化和解毒
D:参与糖类和维生素分解
E:储存胆汁
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
A:颞上回后部
B:额上回
C:颞横回
D:角回
E:海马旁回
骶骨前后位摄影的中心线()
A:垂直投射
B:向头侧倾斜15°
C:向足侧倾斜15°
D:向头侧倾斜45°
E:向足侧倾斜45°
DR相比于CR()
A:成像时间短
B:X线利用效率高
C:图像质量好
D:系统成本高
E:以上都是
关于半波自整流X线机高压次级电路描述正确的是()
A:当X线管阳极处于交流电的正半周,X线管内有管电流流过
B:当X线管阴极处于交流电的正半周,X线管内有管电流流过
C:X线管不起整流作用
D:流过X线管和高压变压器次级的电流为交流电
E:流过X线管和高压变压器次级的电流为稳恒直流电
心肌正常收缩的起搏点是()
A:窦房结
B:房室结
C:房室束
D:房室结与房室束
E:窦房结与房室结
下列不能用于感光材料的是()
A:AgCl
B:AgBr
C:AgI
D:AgF
E:AgBr+AgI
根据疾病诊断的需要,灵活选用窗宽、窗位。颅脑CT图像常用脑窗摄影。窗宽80~100HU,窗位35HU左右。颅底、内听道病变;颅脑外伤;颅骨病变,或颅内病变侵犯颅骨,必须加摄骨窗。骨窗的窗宽1000~1400HU,窗位300~500HU。耳鸣及疑桥小脑角区病变者,应利用调节窗口技术,以观察内听道有无扩大,并根据需要对局部进行放大。头皮下软组织病变,用软组织窗摄影:窗宽300~400HU,窗位35~45HU。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变灵活选用窗宽和窗位。若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时,可适当调窄窗宽;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低窗位,并适当调宽窗宽。鞍区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和骨窗,软组织窗窗宽350~400HU,窗位35~40HU。显示颅脑CT图像的窗宽、窗位选择正确的是()
A:颅脑CT图像常用脑窗摄影
B:窗宽100~150HU,窗位35HU左右
C:窗宽80~100HU,窗位35HU左右
D:窗宽90~120HU,窗位40HU左右
E:窗宽100~120HU,窗位45HU左右
下面对颅脑增强扫描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颅脑增强扫描分为平扫后增强扫描和直接增强扫描两种方法
B:平扫后增强扫描是在平扫基础上加做的增强扫描
C:直接增强扫描是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
D: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部位而定
E: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
我国规定接地电阻应小于()
A:4Ω
B:6Ω
C:8Ω
D:10Ω
E:12Ω
增感屏结构中,吸收层的作用是()
A:提高发光效率
B:提高清晰度
C:改善颗粒度
D:控制量子斑点
E:提高对比度
以下哪项不是长骨()
A:腓骨
B:肋骨
C:跖骨
D:掌骨
E:指骨
增加窗口滤过板的厚度,对X线质产生的影响是()
A:变软
B:变硬
C:能谱变宽
D:平均能量减小
E:无变化
完成骨塑形期在成人需要()
A:1~2年
B:2~4年
C:3~4年
D:4~5年
E:3~6年
关于腹部脏器的增强扫描CT检查,错误的是()
A:采用静脉内团注法
B:门脉期延迟扫描时间60~70秒
C:实质期延迟扫描时间85~90秒
D:怀疑肝血管瘤,则实质期的延迟扫描时间为30~50分钟
E:肾脏增强扫描通常应扫描皮质期、髓质期和分泌期
高压硅整流器与真空管整流器相比,前者的优点不包括()
A:体积小
B:寿命长
C:透明度高
D:内阻小
E:无需灯丝加热
关于红宝石激光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世界上最早于1960年研制成功的激光器
B:1961年应用于视网膜凝固
C:1963年开始用于肿瘤的治疗
D:发出波长为694.3nm的脉冲激光
E:以上都不对
豆状核是指()
A:尾状核、壳核
B:壳核、屏状核
C:壳核、苍白球
D:苍白球、杏仁核
E:苍白球、尾状核
我国规定,不得参与放射工作的年龄限制为()
A:15岁以下
B:16岁以下
C:17岁以下
D:18岁以下
E:20岁以下
X线束到达被照体前的过程中,未对其产生吸收的是()
A:管壁玻璃
B:管套窗口
C:管套内油层
D:活动滤线器
E:固定滤过板
鞍区CT扫描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横断位扫描鞍区CT检查常规做增强扫描
B:冠状位扫描可用颅脑颌顶位或顶颌位
C:冠状位扫描层面尽可能与鞍底平行
D:冠状位扫描层厚和层间距视蝶鞍大小选择3~5mm
E:放大动态扫描主要用于大腺瘤
关于CT窗技术,错误的描述为()
A:根据诊断需要调节图像对比度和亮度
B:窗技术包括窗宽、窗位的选择
C:窗宽指显示图像时所选用的CT值范围
D:窗位指窗宽上下限CT值的平均数
E:窗宽、窗位均为80,CT值的显示范围80~160
有关条件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强化后才能建立
B:数量是有限的
C:既可消退也可重建
D: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E:使机体更有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有关肝脏检查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纵裂的内侧是右肝前叶
B:胆囊左缘紧邻肝方叶
C:CT扫描在肝门区可显示门静脉,有时肝动脉也能清晰显示
D:正常肝脏的密度比脾脏高
E:肝尾状叶位于肝门和下腔静脉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