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桥梁施工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变形控制、稳定控制、()和安全控制。
A:应力控制
B:质量控制
C:温度控制
D:荷载控制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中采用围堰形式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地质情况
B:水深
C:流速
D:设备条件
E:承台的类型

背景材料:
某一级公路工程K9+000~K36+000段路面结构形式为:底基层采用填隙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施工工期安排在某年夏天,日间气温高达36℃,工程任务重、工期紧。路面施工完成后,该项目的施工单位对路面底基层、基层、面层进行了施工质量自检。对填隙碎石底基层检验实测了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检验实测了平整度、中线平面偏位、抗滑构造深度等,平整度用平整度仪按全线每车道每200m测1处,中线平面偏位用经纬仪进行检测,每200m测2点,抗滑构造深度用铺砂法进行检测,每200m测1处。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1)该施工单位对填隙碎石的实测项目是否全面?说明理由。 (2)指出施工单位对水泥混凝土面层的检验存在什么问题?
劳务用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 )。
A:包工头 
B:班组长 
C:用工单位法定代表人 
D:项目经理
土得最终可松性系数一般小于最初可松性系数。
无碴轨道在路基完成或施加荷载后应有不少于()的观测和调整期。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根据路面破损情况的不同和对修复后路面质量等级的不同要求,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的施工工艺主要有()。
A:整形再生法
B:重铺再生法
C:复拌再生法
D:破碎再生法
E:间接再生法
桥梁工程明挖基础的施工法有()
A:围堰施工
B:基坑排水施工
C:静力压桩施工
D:射水沉桩施工
E:振动沉桩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分两层摊铺时,第一层摊铺后至少应开放交通()h后方可进行第二层摊铺。
A:12
B:24
C:36
组合体系拱桥也可以做成内部超静定外部静定的结构
[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路基宽24m,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时速为80km/h。在中心桩号k8+320m处有一座530m连续箱梁桥,桩柱式桥墩,重力式桥台。0号桥台位于水田区域,路基填土高6.5m,地质情况为:表层3.5m厚淤泥质粘土,其下为泥岩。设计要求:桥头路基先挖排水沟排水固结,然后填筑50cm填石,隔断地下水,再利用泥岩挖方分层填筑;台背全部采用砂砾石填筑,并在顶面设防水层,避免地表水下渗。 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要求开展施工,台背回填与路基填筑同步进行,填筑方式、粒径、压实度等符合规范要求。 [问题] 1.指出0#桥台桥头路基设计方案中对防治桥头跳车不当之处? 2.举出2种防治桥头跳车的措施。
台阶法开挖的台阶高度应根据钻孔机械、工程规模、开挖深度、装载设备能力、边坡稳定和技术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为7~10m,路堑深度大于()m时,梯段应分层。
A:5
B:10
C:15
高速公路石灰土底基层厚度合格值的规定值为()mm。
A:-20
B:-2
C:5-30
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用平地机摊铺时,必须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
以下有关特殊路基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抛石挤淤法的特点是施工复杂、困难
B:湿陷性黄土地基应采取拦截、排除地表水的措施,防止地表水下渗
C:填方路堤发生的滑坡,可采用反压土方或修建挡土墙等方法处理
D:在膨胀土地区,路堤会出现路基沉陷、边坡溜塌、路肩坍塌和滑坡的等变形破坏
预裂爆破的炮孔间距可选用炮孔直径的8~()倍,并满足a=w/m(m为炮孔密集系数,m>1)
A:10
B:12
C:15
坐标法放样的仪器有()。
A:水准仪
B:全站仪
C:红外仪
D:GPS接收仪
E:罗盘仪

背景材料:
某工程有5座通道,每座通道的工序和流水节拍为:挖基坑2d→清基底2d→立模浇筑混凝土基础4d→立模浇筑混凝土墙身8d→盖板4d→回填6d。承包人组织一个通道施工队按照对应的6道工序设6个专业队(班组)进行流水施工。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1)计算不窝工流水时的流水工期,并绘制对应的单代号搭接网络图。 (2)计算不间歇流水时的流水工期,并绘制对应的单代号搭接网络图。 (3)当组织为有窝工而且有间歇流水施工时其流水工期是多少?
边沟的施工要求是()。
A:长度超过500m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
B: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线
C:当水流的流速大于容许冲刷流速时,沟底、沟壁应采取排水沟表面加固措施
D: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
斜拉桥塔柱裸塔施工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A:两室支架法
B:爬模法
C:滑模法
D:翻模法
石屑
水泥砼桥面作沥青铺装层时,砼桥面板表面应作()处理,清除浮浆,除去过高的突出部位。

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施工中采取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监控量测,并指导二次衬砌的施作。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1)根据背景材料,施工单位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背景材料,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应符合哪些规定? (3)根据背景材料,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
公路工程项目( )是反映项目实际造价和投资效果的文件。
A:竣工决算
B:施工预算
C:设计概算
D:施工图预算
吊车、升降机等昼间施工噪声限值等效声级为()Leq[db(A)]。
A:55
B:65
C:80
某隧道是Ⅳ~Ⅴ级围岩其覆盖层厚度为80~250m。有关隧道量测内容和方法论述错误的是()。
A:该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围岩、初期支护的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
B:该隧道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的观察和记录,并进行裂缝描述
C:该隧道如果围岩差、断面大或地表沉降控制严格时,宜进行围岩体内位移量测和其他量测
D:该隧道全线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
改良土混合料在运送过程中应覆盖,减少()损失。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应考虑()
A:洞口场地平面布置
B:风、水、电等临时设施的设计
C:施工进度计划
D:劳动力组织与计划
E:技术、质量、安全组织及保证措施
Q275AF表示为屈服强度为275MPa,质量等级为A的镇静钢。
机械设备操作前要进行检查,首先进行()运转。
A:实验
B:空车
C:实际
D: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