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建筑节能)

附加空气渗透量检测的应先逐级加正压,后逐级加负压。
防护热板装置测试软质保温材料,为了保证试件的夹紧,无法避免造成了材料试件的过度压缩,但这不影响到热工性能的测试结果。
外墙内保温系统用抹面胶浆,其与水泥砂浆间的拉伸粘结浸水(浸水48h、干燥2h)强度,应()
A:≥0.1MPa
B:≥0.3MPa
C:≥0.08MPa
D:≥0.5MPa
按照《JGJ144-200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第7.0.7条规定,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对应进场见证复验项目只有湿密度、干密度、压缩性能,因此外墙外保温工程用胶粉EPS颗粒保温浆料进场时只需要进行这三个项目的见证复验。
外墙内保温系统用有机保温板,其Z方向抗拉强度应()
A:≥0.1MPa
B:≥0.3MPa
C:≥0.4MPa
D:≥0.5MPa
动态测试方法是指采用热流计法,通过热力学方程考虑测试期间温度及热流的较大的变化幅度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的方法。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2004规定,具有薄抹面层的外保温系统,抹面层与保温层的拉伸粘结强度不得小于()MPa,并且破坏部位应位于保温层内。
A:0.10
B:0.15
C:0.20
D:0.25
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是传导、对流和()
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检测中检测时间不应少于()h。
A:24
B:48
C:72
D:96
外墙内保温工程用Ⅱ型界面砂浆进场见证复验,质量指标要求包括与水泥砂浆间7d龄期未处理拉伸粘结强度应≥0.3MPa。
依据JG158-2004,外保温系统抗拉强度(C型)试验结果数据,合格的为()
A:0.1MPa,破坏部位位于饰面界面
B:0.2MPa,破坏部位位于抗裂防护层界面
C:0.1MPa,破坏部位位于保护层
D:0.1MPa,破坏部位位于饰面层
热流计法测定的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往往有差别,原因主要是()。
A:热电偶选材不好,制作不规范和使用不当;
B:热流计粘贴在被测构件表面上,改变了表面原有的热状态,所以引起构件内部和热流计周围温度场与实际情况不符;巡检仪本身存在误差;
C:测试现场存在较强的电磁场;
D:测试期间天气不稳定,达不到“一维稳定传热”的要求;围护结构未干透,热桥影响也会引起测量误差。
外墙内保温系统用保温砂浆,其干密度应()
A:≤50kg/m3
B:≤100kg/m3
C:≤250kg/m3
D:≤350kg/m3
在现场检测外窗气密性能时,预备加压过程中,压差稳定作用时间不少于1s,泄压时间不少于3s。
空调冷却水系统的补水率不应大于()%为合格。
抗结露因子检测中规定:热箱空气平均温度设定为()℃,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K。
定热箱法的试件传热系数是不用两侧环境温度定义的,因此不需要测量环境温度
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用单个锚栓抗拉承载力实验试样是在C30混凝土试块上安装的。
某批无机轻集料砂浆保温系统用抗裂砂浆经拉伸粘结强度取样复验,其中1个标准尺寸试件的实测破坏荷载为1825N,其强度为()
A:1.14MPa
B:0.99MPa
C:0.73MPa
D:0.37MPa
传热系数K的单位是()
A:(m·;;K)/W
B:(m2·;;K)/W
C:W/(m2·;;K)
D:W/(m·;;K)
建筑外门窗抗风压性能等级中()不属于五级的指标值
A:3.5千帕
B:3.4千帕
C:3.3千帕
D:3.0千帕
外墙内保温系统用岩棉密度复验时,宽度测量位置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试件表面由辐射引起的热交换与()无关。
A:试件表面温度
B:试件“可见的”表面的温度
C:空气温度
D:总半球辐射率
简述屋面热工设计要点。
外窗试件的洞口可以是()
A:1800×1800mm
B:1500×1800mm
C:1500×1500mm
D:1200×1200mm
检测仪器设备发生意外损坏时,应立即停机,已取得的检验数据仍然有效。
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抗压强度检验,当试件在压缩形变5%时没有破坏,则试件压缩形变5%时的荷载为破坏荷载。
根据热流传热方式不同,热流测试仪分为辐射式热流计和()
A:传导型热流计
B:水平式热流计
C:垂直式热流计
D:对流型热流计
防护热箱法调节温度控制器使流过计量箱壁的热流量Φ2或试件不平衡热流量Φ3二者尽可能()
A:大
B:小
C:相等
D:不相等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用保温浆料,湿表观密度应()
A:≥420kg/m3
B:≤420kg/m3
C:180~250kg/m3
D:≥250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