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
计算题:已知某固定污染源烟道截面积为1.181m2,测得某工况下湿排气平均流速为15.3m/s,试计算烟气湿排气状况下的流量。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铜的特征谱线是()nm。
A:324.7
B:213.8
C:283.3
D:228.8
按照《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测定方法》(GB/T4615—1984)测定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时,试样溶液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如大气采样瓶容积为500mL,大气压力为100Kpa,采样瓶中剩余气体压力为10Kpa,则采样瓶实际采样体积为()。
A:0.40
B:0.42
C:0.45
D:0.47
不能消除原子荧光光谱中干扰荧光谱线的方法是()。
A:增加灯电流
B:选用其他的荧光分析线
C:加入络合剂络合干扰元素
D:预先化学分离干扰元素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1--2001)中规定,气相色谱法测定溶剂型木器涂料稀释剂中苯、甲苯和二甲苯时,不必再用乙酸乙酯稀释,可直接进样测定。
如需采集土壤混合样,可根据每个监测地块的污染程度和地块面积,将其分成1到5个均等面积的网格,在每个网格中心进行采样,将同层的土样制成混合样(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场地除外)。
在质谱图中,分子离子是最有价值的信息,可以通过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加1得到该化合物的分子量。
检验源与《水中铯-137放射化学分析方法》(GB/T6767-1986)中所说的参考源是一回事。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规定,在流域同步监测中,必测项目有()。
A:高锰酸盐指数
B:COD
C:总氮
D:总磷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规定,经121℃高压蒸气灭菌15min的采样容器,如不立即使用,应于80℃将瓶内冷凝水烘干,两周内使用。
固体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应考虑到哪几个方面?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时,新配制的过硫酸钾溶液应存放在()内,可贮存一周
A:玻璃瓶
B:聚四氟乙燃瓶
C:聚乙烯瓶
对藻类密度较低的样品,定量计数时应计数计数框的()
A:第1,4,7三行
B:第2,5,8三行
C:第3,6,9三行
D:全片
《环境空气 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J 638-2012)采用()吸附环境空气中的酚类化合物。
A:XAD-7树脂
B:XAD-2树脂
C:聚氨酯泡沫
D:活性炭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结构单位。
测定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醛时,采用的色谱柱填料为()
A:OV-17
B:GDX-502
C:PEG-600
D:GDX-102
根据《固定污染源排气中光气的测定苯胺紫外分光光度法》(HJ/T 31-1999),在现场采样时,若排气管道处于正压且浓度较高,应于采样孔装防喷阀门,操作人员应在下风向并佩戴防毒口罩操作,严防光气中毒。
碘量法测定废气中硫化氢时,滴定终点为()
A:滴定至黄色恰好消失
B:滴定至蓝色恰好消失
C:滴定至沉淀恰好消失
计算题: 称取搅拌均匀后的试样2.0g置于已预先加入50m1水的蒸馏瓶中,轻轻摇匀,再加入200m1水。在馏分接收器皿中预先加入适量的水,浸没馏分出口,馏分接收器皿的外部加冰冷却。收集馏分200m1,将馏分定容至250m1。蒸馏出的馏分应在6h内测定吸光度。
低浓度的SO
2
、NO
2
标气多用()
冷原子荧光法适合于地表水、地下水和()离子含量较低的其他水样十汞的测定。
A:汞
B:氯
C:硫酸根
用甲基橙指示剂滴定法测定水中侵蚀性二氧化碳时,其滴定终点为由橘黄色变为()。
A:淡黄色
B:金黄色
C:淡橘红色
什么叫质量控制,质量保证?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中规定,制样时应先将检验样品破碎,磨细至粒径不大于()mm,将其放入与标准样品几何形态一致的样品盒中,称重(精确至()g)、密封、待测。
简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的一般原则。
重量法测定水中的硫酸盐时,如果在回收和测定不溶物中的硫酸盐,则应取适量混匀水样定量过滤,再对不溶物进行特殊处理。使其熔融后测定。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规定,测定下列()参数时不适应混合水样。
A:挥发酚
B:油类
C:硫化物
D:铜
地下水质监测中,可以不在现场监测的项目是()
A:水量
B:pH
C:电导率
D:氟化物
E:浊度
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肼,载体清洗后,在分光光度计上于460nm处用2c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其吸光度在0.2以下则为清洗合格。
首页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