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企业本年累计实现净利润75000元,按10%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计算出本期应付投资者利润20000元。上述业务(3)应计人的借方账户是()。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应付职工薪酬
D:在建工程
如果一国潜在GDP小于实际GDP,可能意味着()。
A:失业增加
B:存在通货膨胀
C:经济增长过快
D:GDP缺口为负
E:资源被过度利用
账簿按其用途不同,可以分为()。
A:总分类账簿
B:序时账簿
C:分类账簿
D:备查账簿
E:明细分类账簿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和()。
A:利润总额
B:计提的盈余公积
C:营业利润
D:未分配利润
E:净利润
间接标价法下,汇率上升和国内价格上升,会使()。
A:出口下降进口不变
B:出口下降进口上升
C:进口下降出口上升
D:进口上升出口不变
哈罗德-多马模型告诉我们,经济增长必须依赖于储蓄率的提高。
企业发生的亏损,可以按照规定由以后年度利润进行弥补。
某人由于工作转换而失去工作,属于()。
A:季节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摩擦性失业
“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是()。
A:上方列示资产各项目,下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
B:下方列示资产各项目,上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
C:左方列示资产各项目,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
D:右方列示资产各项目,左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
按照价格水平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包括()。
A:温和的通货膨胀
B:飞奔的通货膨胀
C:平衡式通货膨胀
D:爬行的通货膨胀
E:恶性的通货膨胀
下列账簿中,应当采用订本账簿的是()。
A:固定资产登记簿
B:应收账款明细账
C:产成品明细账
D:现金日记账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企业本年累计实现净利润75000元,按10%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计算出本期应付投资者利润20000元。 上述业务(4),所得的收入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
A:主营业务收入
B:营业外收入
C:其他业务收入
D:未分配利润
当宏观经济存在通货膨胀时,应该首先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
财务报表的趋势分析一般可以采用绘制统计图表和编制比较会计报表两种形式。在实际工作中,比较广泛的运用形式是绘制统计图表。
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A:存货周转率(次)=存货平均余额÷主营业务成本
B:存货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C: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D:存货平均余额=(存货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2
E: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360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编制记账凭证依据的是()。
A:材料采购申请表
B:出租车票
C:产品成本计算单
D:住宿费收据
有借必有贷”是指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应在一个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或借方),或者一个账户的借方(或贷方)和另几个账户的贷方(或借方)同时进行登记。
经济衰退时期,依靠发行公债扩大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有()
A:减少了政府债务
B:增加政府债务
C:缓和了通货膨胀
D:缓和经济萧条
E:税收增加
如果某个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对其他厂商产生有利影响,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作()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消费的外部经济
C: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会计凭证的重要意义体现在()等方面。
A:如实反映经济业务
B:及时提供记账依据
C:便于明确经济责任
D:有效监督经济活动
E:是指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由于记账双方()的不一致,产生了未达账项。
A:记账科目
B:记账地点
C:记账时间
D:记账数量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这里的现金是广义的现金概念,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关于存货清查报经批准后所采取的会计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应由保险公司支付的赔款,应记人“其他应收款”账户
B: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C:残料折价入库时,应记人“原材料”账户
D:应由过失人支付的赔款,应记人“其他业务收入”账户
E:属于非常损失的,记入“管理费用”账户
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按每人每月100元补贴食堂费用计4200元,其中生产A产品工人21人,生产B产品工人14人,生产车间管理人员7人。会计分录为()。
A:借:生产成本——A产品2100;——B产品1400;制造费用700;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4200
B:借:生产成本4200;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4200
C:借:制造费用4200;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4200
D:借:生产成本——A产品1400;——B产品2100;制造费用700;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4200
抽样误差是指调查中产生的系统性误。
假定一国的资本产出比为5,当该国的储蓄率为20%提高到30%时,根据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国的经济增长率会提高10个百分点,即30%-20%=10%
B:该国的经济增长率会降低10个百分点,即30%-20%=10%
C:该国的经济增长率会提高2个百分点,即(30%-20%)÷5=2%
D:该国的经济增长率不变
下列关于数据分组的说法,正确的有()。
A:数据分组的组数一般与数据本身的特点及数据的多少有关
B:对于数据分组的组数并没有什么要求,可以任意分组
C:一般情况下,一组数据所分的组数不应少于5组且不多于15组
D:如果组数太少,数据的分布就会过于集中
E:一般情况下,一组数据所分的组数应大于10组
下列选项中,反映投入资本的账户包括()。
A:“盈余公积”
B:“实收资本”
C:“本年利润”
D:“资本公积”
E:“利润分配”

某商店三种商品销售如表7—3所示。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分析该商店2011年比2010年三种商品销售量和价格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中由于销售量及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商店2011年比2010年三种商品销售量(拉氏物量指数)综合提高了()。
A:13.99%
B:46.35%
C:13.86%
D:14.20%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商店2011年比2010年三种商品的价格(派氏价格指数)增长了()。
A:128.54%
B:128.39%
C:130.48%
D:127.45%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由于三种商品销售量的变动使得销售额()。
A:减少了830元
B:减少了652元
C:增加了830元
D:增加了652元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由于三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使得销售额()。
A:减少了1508元
B:减少了1330元
C:增加了1508元
D:增加了1330元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综合来看,由于三种商品的销售量和价格的变动使得销售额的变动()。
A:增加了2160元
B:增加了2010元
C:减少了2160元
D:减少了20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