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级心电学技术

关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超声心动图征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各房室普遍增大或以左心室增大为主
B:室壁变薄且运动普遍减低
C:左心室射血分数重度减低
D:二尖瓣开放幅度明显增大
E:左心室流出道显著增大
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的指标是()。
A:E峰值速度升高
B:A峰值速度减低
C:E/A>1
D:E/A<1
E:E/A=1
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心电图表现是()。
A:T波高耸,无ST段抬高和坏死性Q波出现
B:T波高耸,随即出现ST段抬高,无坏死性Q波出现
C: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对称倒置,出现坏死性Q波
D:抬高的ST段回到等电位线,T波倒置变深,存在坏死性Q波
E:ST-T基本恢复正常,存在坏死性Q波
关于心室颤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临床上根据病因不同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心室颤动
B:情绪应激在继发性心室颤动中起重要作用
C:心电图表现为无正常的QRS-T波,代之以不规则、形态不同的颤动波
D:频率约为250~500次/分
E:"粗大型心室颤动"的患者容易除颤成功
PR间期为0.18s,Ⅱ、Ⅲ、aVF导联P波倒置,心率为130次/分,节律规整,应首先考虑为()。
A: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B:心房扑动
C:心房颤动
D:心室扑动
E:心室颤动
患者女性,61岁,冠心病。因突发胸痛2小时就诊,心电图如图3-15-4所示,应诊断为()。
A: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阻滞
C:急性下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阻滞
D: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J点从基线明显偏移,形成一定的幅度(>0.1mV),持续一定时间(>20ms),呈尖峰状或驼峰状()。
A:Brugada波
B:Epsilon波
C:Lambda波
D:Niagara波
E:Osborn波
食管心房调搏时,造成心房起搏失败的原因是()。
A:起搏频率不合适
B:起搏电压过低
C:食管电极导管折断
D:食管电极导管的位置不适当
E:以上都是
患者女性,60岁,因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6年。现随访检测起搏器功能,将磁铁放置在植入的起搏器上方并记录心电图(见图4-8-3),以下正确的描述是()。
A:磁铁频率前3个周期为100次/分,其后为60次/分
B:感知功能正常
C: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D: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关于ST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ST段是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
B:ST段表示心室肌除极结束,处在缓慢复极的一段时间
C:正常人ST段下移<0.05mV
D:正常人V2、V3导联ST段抬高可达0.2mV
E:正常人V5、V6导联ST段抬高<0.2mV
走纸速度为50mm/s时,每一个横格(1mm)表示()。
A:10ms
B:20ms
C:40ms
D:80ms
E:100ms
分隔心脏右心房、右心室的解剖结构是()。
A:房间隔
B:膈肌
C:三尖瓣环
D:二尖瓣环
E:室间隔
患者男性,16岁,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如图3-8-3所示,诊断为窦性心律,室性期前收缩。此室性期前收缩的大致起源部位是()。
A:右心室流出道
B:右心室心尖部
C:左心室心底部
D:左心室心尖部
E:右心室间隔部
心脏各部位的厚度不同,正常人心脏左心室壁最厚,右心室壁次之,心房壁最薄。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右心室壁厚度大约是()。
A:左心室壁厚度的3/4
B:左心室壁厚度的1/2
C:左心室壁厚度的1/3
D:左心室壁厚度的1/4
E:左心室壁厚度的1/5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左心室壁厚度大约是()。
A:17~19mm
B:15~17mm
C:13~15mm
D:11~13mm
E:8~11mm
在窦房结与房室结之间动作电位快速传导的部位是()。
A:希氏束
B:房室结
C:左、右束支
D:窦房结
E:结间束
以下为Vereckei提出的aVR单导联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的新流程,其中错误的是()。
A:存在房室分离,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B:aVR导联初始为R波,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C:aVR导联初始r波或q波时限>40ms,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D:aVR导联主波负向时,后支有顿挫,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E:QRS波初始40ms的除极速率(Vi值)≤QRS波终末40ms除极速率(Vt值)时,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
患者男性,65岁,植入起搏器4年。复查心电图如图4-8-8所示,提示()。
A:起搏器起搏功能异常,感知功能正常
B:起搏器起搏功能异常,感知功能异常
C: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感知功能不良
D: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感知过度
E:起搏器起搏功能正常,感知功能正常
关于房性期前收缩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异位P′波可以埋藏于前一心搏的T波中而致T波变形
B:房性期前收缩多无代偿间歇
C:大多数房性期前收缩代偿间歇完全
D:房性期前收缩最常见
E:异位P′波后应有QRS-T波
目前最常用的运动试验方案是()。
A:Bruce方案
B:Naughton方案
C:ACIP方案
D:Weber方案
E:Mason-Likar方案
运动时心率增快,表明窦房结自律性增加。引起窦房结自律性增高的主要因素是()。
A:4相自动除极化速度增快
B:最大舒张期电位水平下移
C:阈电位水平上移
D:0相除极化速度增快
E:以上都不对
以下为食管电极导管的定位方法,但不包括()。
A: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P波形态
B: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T波形态
C:根据食管导联心电图P波振幅
D:根据患者的身高确定电极导管插入食管的深度
E:通过起搏定位
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胸片示主动脉弓及肺动脉段突出,肺血增多。可能性最大的疾病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肺动脉瓣狭窄
D:动脉导管未闭
E:法洛四联症
关于心电图机走纸速度的论述,正确的是()。
A:走纸速度是指心电图纸的运行速度,单位是mm/s
B:走纸速度越快,心电图纸上每小格间距代表的时间越短
C:心电图机走纸速度误差应小于±5%
D:常用的检测走纸速度的方法有定时测定法和干扰记录法
E:以上都对
关于食管心房调搏终止心房扑动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SS猝发刺激或分级递增刺激
B:刺激频率为400~500次/分
C:每次发放刺激脉冲3~15次或更多
D:选择较小的起搏电压10~15V即可
E:选择刺激脉宽10ms
心动周期分为()。
A:收缩期和舒张期
B:有效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
C:兴奋期
D:PR间期和QT间期
E:0、1、2、3、4相
男性患者,52岁,晕厥原因待查。 该患者心电图检查见图3-7-9,应诊断为()。
A:窦性停搏
B:窦性心动过缓,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C:窦性心动过缓伴不齐,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D:心房颤动
E: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急性心肌梗死时,升高时间较早而恢复较慢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是()。
A:CK-MB
B:LDH
C:肌钙蛋白(cTn)
D:AST
E:CK
下列对"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描述,错误的是()。
A:临终关怀是医学人道主义的重要发展
B:体现了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和生命价值论的统一
C:临终关怀已经和安乐死一样成为人类控制死.亡过程的重要手段
D:是对医学中无伤原则和有利原则的尊重和实践
关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最常见的类型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B:QRS波群形态常宽大畸形
C:频率常为150~250次/分,RR间距绝对匀齐
D:RP′间期常固定
E:常突发突止
以下为起搏器电池耗竭时出现的表现,但应除外()。
A:起搏频率快慢不均
B:感知功能不良或丧失
C:起搏方式由DDD转变为VVI
D:起搏方式由DDD转变为AAI
E:磁铁频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