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主管护师(儿科护理)
糖原累积病1型患儿纠正酸中毒时禁用()
A:谷氨酸钠
B:碳酸氢钠
C:氯化钠
D:硫酸钠
E:乳酸钠
用紫外线灯管消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被消毒物品应摊开或挂起
B:紫外线灯管要保持清洁透亮
C:灯管使用期限不能超过1000小时
D:灯管强度低于60μW/cm时应更换
E:定期进行空气培养
患者,男性,40岁,患有艾滋病。患者发生鼻出血,护士将沾有患者血液的棉球放在弯盘中,弯盘用完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
B: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
C: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浸泡消毒30min
D:用0.1%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30min
E: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30min
罗某,男,57岁,长期应用抗生素,口腔内有真菌感染,口腔pH值偏酸性。为该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宜选择下列哪种溶液作为漱口液()
A:3%过氧化氢溶液
B:2%碳酸氢钠溶液
C:2%硼酸溶液
D:0.1%醋酸溶液
E:0.9%生理盐水
肾手术的备皮范围为()
A:白乳头至耻骨联合平面,两侧到腋后线
B:白剑突至大腿上1/3前内侧及外阴部,两侧到腋后线
C:自脐平线至大腿上1/3包括外阴
D:自乳头连线至耻骨联合,前后均过正中线
E:自唇下至乳头连线,两侧至斜方肌前缘
遵医嘱给予洋地黄药物时,为避免中毒应()
A:及时补充含钙食品
B:注射前测心率
C:注射速度应快
D:可与其他药物混合注射
E:注射前测血压
患儿,女,1岁腹泻3月余。患儿发病以来食欲较差,体检:精神差、消瘦、肌肉松弛,体重6.9kg,诊断为中度营养不良。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为该患儿每日供给的热量应()
A:由少量逐渐增至稍低于正常需要量
B:由少量迅速增至稍超过正常需要量
C:由少量逐渐增至超过正常需要量
D:由少量逐渐增至正常需要量
E:由少量迅速增至正常需要量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为该患儿每日供给的蛋白质应()
A: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3.0~4.5g/kg
B: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4.0~5.5g/kg
C: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5.0~5.5g/kg
D: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6.0~6.5g/kg
E:从每日1.5~2.0g/kg开始,逐步增加到每日6.5~7.0g/kg
下列预防医护人员发生医院感染的措施
不正确
的是()
A: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B: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C:接触被患者血液污染的器械时戴手套
D:为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时,戴口罩和眼防护罩
E:被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器械刺破皮肤时,应及时进行乙肝疫苗的注射
患儿男,9岁,因双下肢皮疹1周,腹痛1天来院就诊。查体:T36.9℃,P80次/分,R19次/分,神志清楚,双下肢可见散在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面,压之不褪色,双侧对称分布。腹平软,脐周及下腹部有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8.6×10/L,L18.8%,N72.1%,RBC4.5×10/L,PLT423×10/L,HGB135g/L。出凝血时间正常。便潜血试验(+)。对该患儿的饮食护理,应采取()
A:禁食
B:半流食
C:无渣饮食
D:低盐饮食
E:低蛋白饮食
护患关系是一种()
A:公共关系
B:人际关系
C:合同关系
D:社交关系
E:朋友关系
婴儿添加辅食应从()
A:2~3个月开始
B:4~5个月开始
C:6~7个月开始
D:8~9个月开始
E:10个月以后开始
目前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最佳措施是()
A:隔离患者
B:定期体检复查慢性病毒携带者
C: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D:丙球蛋白被动免疫
E:做好饮食,饮水及粪便管理
男,6个月。吐奶拒食,嗜睡2天。查体:面色青灰,前囟紧张,脐部少许脓性分泌物。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脑炎
B:化脓性脑膜炎
C:脑脓肿
D:颅内出血
E:脐炎
前囟测量的正确方法是()
A:对边中点连线
B:对角线
C:邻边中点连线
D:邻角连线
E:周径长度
从出生至生后2~3个月,婴儿体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变化为()
A:降低
B:升高
C:保持不变
D:正常或增多
E:正常或减少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最常见的症状为()
A:体重下降
B:营养不良
C:呛咳
D:窒息
E:反复呕吐
妊娠36周末()
A:子宫底高度在脐耻之间
B:子宫底高度在脐上1横指
C:子宫底高度在脐上3横指
D:子宫底高度在剑突与脐之间
E:子宫底高度在剑突下2横指
患儿女,10个月,诊断重症佝偻病合并肺炎,给予肌内注射维生素D()
A:2500~7500μg
B:7500~15000μg
C:15000~20000μg
D:20000~25000μg
E:25000~30000μg
灭菌后物品存放架或柜的排放正确的是()
A:应距地面高度0~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
B:应距地面高度1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
C: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
D: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100cm
E:应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20~30cm,距天花板50cm
男,2岁。1个月前患麻疹,近2周来有发热,T39℃,咳嗽、气促、双肺呼吸音粗,肝肋下3cm,脾肋下2cm,结核菌素试验阴性。X线胸片:见双肺均匀分布大小一致的点状阴影。可能诊断是()
A:原发型肺结核
B:粟粒型肺结核
C:支气管肺炎
D:麻疹肺炎
E: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肥胖标准是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长)正常小儿体重均值()
A:20%以上
B:25%~40%
C:40%以上
D:30%~49%
E:50%以上
下列关于结核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结核杆菌可耐受阳光和高热
B:病人吐出的痰液干燥后仍有传染性
C:病人痰液应用纸盒盛装后焚烧
D:洗必泰不能杀灭结核杆菌
E:结核杆菌污染的物品须用含氯2000~50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min以上
患儿男,12个月。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建议家长带患儿活动正确的是()
A:尽早练习行走
B:被动锻炼时要用力牵拉
C:胸廓畸形做仰卧展胸运动
D:"O"型腿按摩外侧肌群
E:"X"型腿按摩外侧肌群
佝偻病引起“O”型腿多发生在()
A:3~6个月小儿
B:8~9个月小儿
C:10~12个月小儿
D:1岁以上小儿
E:3岁以上小儿
某男性患者,40岁。有精神分裂症病史10年,近两月服用大剂量氯氮平治疗,3天来发热,畏寒,T39.5℃,查血常规:WBC0.04×10/L。经积极地应用白细胞成分血,肌内注射升白细胞药物,静脉输注抗生素治疗,症状逐渐减轻,但第7天,出现大便次数增多,6~7日后,自述肛门周围疼痛,查大便涂片为白色念珠菌生长;肛指检查:肛周可触有4~5cm肿物,有波动感。
第1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关于白色念珠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常导致深部感染
B:可致肺部和消化道感染
C:造成的医院感染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D:主要引起泌尿道和血液的感染
E: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第2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对该患者实行的防控措施是()
A:消化道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接触隔离
D:床边隔离
E:保护性隔离
第3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引起该感染致病菌的形式是()
A:菌群移位
B:菌群失调
C:二重感染(三度失调)
D:细菌内毒素
E:细菌外毒素
第4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此时最恰当的治疗选择是()
A:继续抗生素治疗
B:理疗
C:切开引流
D:免疫治疗
E:外敷中药膏
第5题,共5个问题
(单选题)该病人的肠道感染属于()
A:急性胃肠炎
B:痢疾
C:伤寒
D:内源性医院感染
E:食物中毒
对人类行为"可塑性"的阐述,正确的是()
A:是改变不良行为的关键
B: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前提
C:受遗传、学习的主要影响
D:是人类行为区别于动物行为的重要标志
E:体现人类行为"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双重作用
不符合6个月以下婴儿患急性粟粒型肺结核的特点的是()
A:症状不典型
B:受累器官多
C:常伴发结核性脑膜炎
D: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
E:查体可发现明显体征
医院感染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门诊和急诊患者
B:住院和手术患者
C:患者和探访人员
D: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
E:患者和患者家属
被称为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特效药是()
A:维生素C
B:维生素B
C:铁剂
D:叶酸
E:维生素A
计划工作的核心是()
A:目标
B:预算
C:时间
D:决策
E:目的
首页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