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土地登记理论与方法

有关对土地确权结果具有法定性和权威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民政府的土地确权决定一经作出,便具有法律效力,非经法定程序可以改变
B:生效的土地确权决定,是土地登记的直接依据
C:依法确定的土地权利是保证土地登记公信力、保护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基础,土地权利一经确定即受到法律的保护,可以对抗一切不法侵害
D: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妨碍该权利的依法行使
E:土地权利人可以申请国家机关以强制力排除妨碍,消除侵害
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A:土地
B:建筑用地
C:耕地
D:土地所有权
依《国有企业改革中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抵押权实现时,()。
A:租赁土地使用权合同不转移
B:抵押人可以拍卖或变卖抵押物
C:租赁土地使用权合同随之转移
D:须办理土地抵押手续
()是建国以来一直沿用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
A:有偿转让
B:行政划拨
C:无偿使用
D:低价销售
根据《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的规定,正确的是()。
A:土地证以户为单位填发,是合于现在农村经济情况的,只能记户主一人姓名
B:颁发土地证以户为单位,每户填写土地证两份,凡耕地、非耕地、山林、池塘、房屋等均须填入
C:凡属国家之土地房产,全都发给土地证
D:没收地方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分配给无地少地农民使用
根据我国土地产权制度的发展看,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初步确立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
B:《人民公社六十条》巩固了集体土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所有制制度
C:1982年修订《宪法》确立了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的制度
D:解放初期确立了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和国家土地所有制
E: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确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和国家土地所有制
依照我国现行土地承包法,下列关于发包方和承包方在承包期内的权利义务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发包方有权收回承包土地
B:承包方全家迁人小城镇落户的,承包方有权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
C: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发包方有权收回承包的土地
D: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承包方有权对其承包的土地依法进行流转
E: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承包方不能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既是《物权法》确立的不动产用益物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地确权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是()。
A:土地承包经营权
B:建设用地使用权
C:宅基地使用权
D:土地所有权
E:土地他项权
政策优惠住房的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转为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后,应依国家有关规定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
A:使用合同
B:合同
C:出让合同
D:经营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的规定,正确的是()。
A: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发包
B:农业生产合作社如果愿意在国有荒山荒地,采用水土保持措施以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可以提出使用土地的面积、界址和经营方案,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后长期使用
C:承包期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
D: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是土地管理部门的规章及政策性文件。
A:《城市规划法》
B:《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C:《土地管理法》
D:《土地登记规则》
有关对土地权属争议调解书及其效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争议的主要事实;协议内容及其他有关事项
B: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调解书生效之日起30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并同时抄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C: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调解书生效之日起15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并同时抄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D:对经过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或双方反悔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报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是关于国有土地使用的正确说法。
A:国家确定保留或地方代管的军事设施用地的土地使用权确定给军队,现由其他单位使用的,可依照有关规定确定为他项权利
B:经国家批准撤销的军事设施,其土地使用权依照有关规定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收回并重新确定使用权
C:依法接受、征用、划拨的铁路线路用地及其他铁路设计用地,现仍由铁路单位使用的,其使用权确定给铁路单位
D:铁路线路路基两侧依法取得使用权的保护用地,为了合理利用土地,使用权可以再确定给所在地的农民集体
E:原由铁路、公路使用的土地,在1982年5月《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公布之前,已经转由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的,除按国家法律和政策应当退还的外,其国有土地使用权可确定给实际土地使用者
根据《物权法》明确规定,将()定位为担保物权。
A:土地出让权
B:土地所有权
C:土地抵押权
D:土地凭借权
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无法覆盖广大农村的现实下,()解决了农民的基本衣食来源。
A:土地所有权
B:宅基地使用权
C:建设用地使用权
D:土地承包经营权
实现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入股,实际代表国有土地所有者的是()。
A:经委托的国有股权持股单位
B:经委托的集体股权持股个人
C:国家土地管理部门
D:地方政府
有关对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的,其闲置部分确定使用权,不退还农民集体,另行安排使用
B: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的,其闲置部分不予确定使用权,并退还农民集体,另行安排使用
C:乡(镇)、村办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可依法确定使用者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D:农民集体经依法批准的土地使用权作为联营条件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举办联营企业的,对联营或股份制企业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E:农民集体经依法批准以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作价入股,举办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联乡一镇企业的,对联营或股份制企业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以下()是集体所有权的客体包括的内容。
A:《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四项的规定,采用了国家土地所有权推定的制度
B:土地所有权有争议,不能依法证明争议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属于国家
C: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代表经营、管理
D:村内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享有土地所有权
根据《物权法》规定,地役权人的权利可分为积极权利和消极权利,其中()以及禁止工程作业和禁止妨碍采光等,都是消极的权利。
A:禁止妨碍通风
B:禁止危险作业
C:禁止妨碍工程作业
D:禁止妨碍通水
家庭生产经营活动应以保护环境和尊重相邻人居住安宁为条件,权利人利用宅基地及地上房屋从事()的家庭生产经营活动,法律上应予承认和保护。
A:扰民
B:不扰民
C:小规模
D:大规模
E:无污染
根据《土地改革法》制定的《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的相关规定,城市郊区土地改革完成后,对分得国有土地的农民,由()发给国有土地使用证,保障农民对该项土地的使用权。
A:国务院
B:国土资源行政局
C:省人民政府
D:市人民政府
根据我国颁布实施的《物权法》对()和相邻关系等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土地的权利体系,对于更好地保护土地所有权人、使用权人以外的权利人在土地上的各种合法权益。
A:土地地役权
B:土地所有权
C:土地凭借权
D:土地地上权
构建空间权的条件有()。
A:"空间"可以作为权利客体--构建空间权的理论前提
B:"空间"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构建空间权的物质基础
C:"空间"可以作为权利主体
D:"空间"具有客观规律性
E:"空间权"得到社会的认可、政策的允许、法律的保护--构建空间权的上层建筑
长期以来,我国土地权属关系比较混乱。因此,现阶段土地权属管理的核心内容是()。
A:土地登记
B:土地利用
C:土地归属
D:土地确权
有关对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利益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承包人依用益物权享有自主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基础,任何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
B:在征地补偿时,承包人可以作为独立的权利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作为独立的财产权获得相应的补偿,而不是仅作为合同一方当事人被忽视
C: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的各项权利为法定权利,如有特殊情况时根据国家规定可以变更
D:合同权利是依双方当事人约定,难以避免因发包人违反合同等行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造成侵害
我国土地权利包括以下哪些基本权能()
A:占有
B:使用
C:抵押
D:处分
E:收益
对农村宅基地管理时,属于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规范审批程序的是()。
A:各省(区、市)应适应农民住宅建设的特点,按照严格管理,提高效率,便民利民的原则,改革农村村民建住宅占用农用地的审批办法
B: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区、市)规定的标准
C:农村村民一户最多拥有两处宅基地,面积不得超过省(区、市)规定的标准
D: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快农村宅基地土地登记发证工作,做到宅基地土地登记发证到户,内容规范清楚,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E: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统一的农村宅基地面积标准和宅基地申请条件
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处分权能包括()。
A:转让
B:出典
C:出租
D:抵押
E:用于合资、合作经营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具有的特征有()。
A:权利主体的特定性
B:权利的限制性
C:权利性质的特定性
D:权利性质的物权性
E:权利客体的特定性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受理的土地权属争议,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报人民政府作出决定行为指的是()。
A:调解
B:处理
C:受理
D: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