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钻井地质工

前积结构是地震剖面上最容易识别、环境意义最明显的反射结构,能够形成前积结构的沉积相是()。
A:河流相
B:沼泽相
C:近岸水下扇相
D:生物礁相
一份完整的录井施工中难点、重点的论证及录井施工设计分阶段式工作要点的验证内容包括()。
A:录井单位、取资料要求、录井技术标准、质量及HSE要求
B:设计人、主要分工、考核指标
C:设计任务的名称、主要内容、主要技术指标、完成单位、完成日期及合同主要求
D:设计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日期
尾管完成法多用于较深的油气井,除具有射孔完成法的优点外,还可降低成本。但要求尾管与技术套管重复段长度不少于()。
A:20m
B:30m
C:40m
D:50m
根据油气聚集带形成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大致可将油气聚集带分为()和()2大类。
地层岩性剖面的落实主要依赖测井解释结果。()
片理构造是()的特征之一。
利用()不能检查固井质量。
TSP是在高温高压装置中将()微粉与粘结触媒剂(钴或硅)混合制成的
A:不绣钢
B:合金钢
C:金刚石
悬吊TQ-35液压套管钳用的钢丝绳直径()英寸
A:不小于1/2
B:不小于1/4
C:不大于1/2
若生油岩的总厚度小或总厚度虽大但为连续巨厚生油层,则该生储盖组合属于()生储盖组合。
油气层对比是对已确定含油层系中的油层进行划分和对比,确定相同层位内油气层的连续关系的区域地层对比。()
标准测井曲线可以判断()和进行()。
采用适当密度的钻井液形成一定的(),是防止()、()及()的有效措施。
为满足绘制1:100岩心柱状剖面图的需要,对于一般岩性而言,凡长度在()以上的不同岩性均需分层,不足者按条带处理。
P-K仪由主机和制样系统两部分组成。()
一口井内,根据()可下入几层直径依次递减的表层、技术、油层套管。
A:钻井工程需求
B:地质录井资料
C:地球物理测井资料
D:钻井工程及地质目的不同
开式下击器的震击杆为()。
A:四方主体
B:六方柱体
C:椭圆柱体
地质监督的业务主管单位是()。
A:钻井公司
B:录井公司
C:勘探主管部门
D:管理局
三维荧光分析技术判别产层性质主要依据()和荧光系列对比级别,并结合样品分析数据在纵向上的差异以及储层()来综合判别。
A:油的质量浓度;物性参数
B:油的质量浓度;粒度特征
C:最佳激发波长;物性参数
D:最佳发射波长;含油级别
标准测井中的井径曲线可以用于(),()。
某岩心做滴水试验时,滴水10min内不渗入,呈圆珠状,可推断该岩心为()显示特征。
缩径卡钻多发生于()。
A:渗透性地层中钻进时
B:泥饼与钻具接触时
C:蠕变性的盐岩地层
碎屑岩的含油级别由高至低分为()、()、()、()、()和()6级。
能够满足高孔密、深穿透,大孔径、多相位射孔需要,可实现最大负压射孔,特别适于“三低”油气层的射孔方法为()。
A:电缆传输套管射孔
B:电缆传输油管射孔
C:油管传输射孔
D:水平井射孔
用测井资料计算破裂压力的方法主要有哈伯特—威利斯法、()、斯蒂芬法、黄荣樽法等。
A:伊顿法
B:等效深度法
C:有效应力法
D:菲利帕恩法
下列地化参数中可以解释为油层的一组是()。
A:S0=0.2358,S1=15.2375,S2=5.2375
B:S0=0.0028,S1=1.2372,S2=2.0083
C:S0=0.0037,S1=1.0237,S2=1.2517
D:S0=0.1347,S1=2.0705,S2=1.5127
地化录井仪的空白分析一般进行2次,2次空白分析值偏差不超过()时,即认为空白分析合格。
根据渗透率损害率,可以对储层速敏性做出定量评价,渗透率损害率()时,速敏评价为中等偏弱。
A:为0.06~0.30
B:为0.31~0.50
C:为0.51~0.70
D:>0.70
划分砂岩类孔隙性储层时,物性差的储层的电测曲线具有密度较低、声波时差较大、自然伽马低、微电极差异大等特点。()
利用OFA定量荧光仪分析的波长资料可初步判断油质,当某显示层波长为320nm时,该层油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