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血小板聚集试验反映了( )
A:血小板数量
B:血小板膜糖蛋白水平
C:血小板GPⅠb/Ⅸ复合物的活性
D:血小板GPⅡb/Ⅲa活性
E:血小板的释放功能
正常人OGTT结果可能是( )
A:空腹血糖6~7mmol/L
B:2小时血糖水平在7~8mmol/L
C:葡萄糖峰值>10mmol/L
D:口服葡萄糖30~60分钟达最高峰
E:血糖峰值<10mmol/L
在以下病毒感染中,机体血清中虽有特异性抗体,但仍可发病的是( )
A: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
B: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C:甲型肝炎病毒感染
D:流感病毒感染
E:柯萨奇病毒感染
真菌在微生物中属()。
A: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B:真核单细胞型微生物
C:真核多细胞型微生物
D:非细胞型微生物
E:真核单细胞型微生物和多细胞型微生物
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是()
A:免疫防御
B:免疫耐受
C:免疫监视
D:免疫自稳
E:免疫清除
DNA在组蛋白八聚体外表缠绕的圈数为()
A:1
B:1.25
C:1.5
D:1.75
E:2
载脂蛋白B是何种脂蛋白的主要蛋白质( )
A:CM
B:LDL
C:VLDL
D:IDL
E:HDL
关于新生隐球菌的致病性,正确的是()
A:是隐球菌属中主要致病的真菌
B:主要经胃肠道进入机体
C:在体质极度衰弱者引起内源性感染
D:主要致病因素是荚膜
E: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
在放射免疫测定中,已知抗体和同位素标记抗原的量一定,如果未标记的待测抗原量增多,则出现下列哪种现象()
A:标记的游离抗原增加,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
B:标记的游离抗原增加,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
C:标记的游离抗原增加,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
D:标记的游离抗原减少,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
E:标记的游离抗原减少,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增加,未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减少
直线相关分析可用于()
A:儿童的性别与体重
B:儿童的身高与体重
C:儿童的性别与血型
D:母亲的职业与儿童的智商
E:母亲的职业与血型
新生儿,3天,发热,血细菌培养阳性。该细菌的生物学性状是:37℃培养24小时生长良好,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狭窄β溶血环,在半固体培养基上呈倒伞形生长。怀疑为新生儿产单核李斯特菌感染产单核李斯特菌的血清型有()
A:2种
B:4种
C:6种
D:7种
E:8种
AT的抗凝血酶活性在下列何种因素的作用下达2000倍以上()
A:肝素
B:VitK
C:血栓调节蛋白
D:蛋白S
E:以上都不是
下列关于同工酶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相同,而存在部位不同的一组酶
B:催化相同化学反应,而酶的分子结构不同、理化性质各异的一组酶
C:性质相似,催化的反应相似,而分布不同的一组酶
D:催化相同反应的所有酶
E:催化相同反应,存在部位相同的一组酶
体内尿素是经下列哪条途径生成的()
A:乳酸循环
B:蛋氨酸循环
C:鸟氨酸循环
D:尿素的肝肠循环
E:嘌呤核苷酸循环
编码C6、C7、C8和C9成分的基因存在于第______号染色体上连锁。
被ICSH推荐为HB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
A:AHD575测定法
B:HiCN法
C:SDS法
D:沙利法
E:HiN法
关于血栓前状态的血液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的生化学和流变学发生的变化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A:血管内皮细胞坏死
B:血小板和白细胞被激活或功能亢进
C:凝血因子含量减低或活性减弱
D:血液凝固调节蛋白含量减少或结构异常
E:纤溶成分含量减低或活性减弱
与IgE有高度亲和力的细胞是()
A:单核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E:吞噬细胞
引起DIC的下述病因中,哪一种最常见()
A:肿瘤转移
B:严重感染
C:免疫性疾病
D:病理产科
E:广泛性手术
下列细胞因子中哪种不是由T淋巴细胞产生()
A:IL-1
B:IL-2
C:IFN-γ
D:TNF-β
E:IL-4
医院物体表面污染与空气污染相比,其特点为()
A:均匀污染
B:不均匀污染
C:单一细菌污染
D:多种细菌污染
E:以上都不是
不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疾病是()
A:苯丙酮尿症
B:糖原累积病Ⅰ型
C:肝豆状核变性
D:黏多糖病Ⅰ型
E:黏多糖病Ⅱ型
防治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变连续监测法测酶活性浓度的系数K值最简单的方法是()
A:改变反应温度
B:改变反应pH值
C:改变测定时间
D:改变标本稀释度
E:改变底物溶度
感觉的非特异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产生各种特定感觉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抑制大脑皮层的活动
D:激发大脑皮层产生传出冲动
E:丘脑和大脑皮层间的往返联络
一般将病毒抗原的加工与递呈分为MHCⅠ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与MHCⅡ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有关病毒感染时MHCⅡ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正确的是()
A:又称为内源性抗原递呈
B:诱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与CD8+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
D:与CD4+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
E:病毒在细胞内复制故主要为内源性抗原递呈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icoll分层液法从上而下第二层为()
A:血浆层
B:嗜酸性粒细胞层
C:单个核细胞层
D:嗜中性粒细胞层
E:红细胞层
关于肉毒梭菌特点
不正确
的是()
A:肉毒毒素是毒性最强的细菌毒素
B:肉毒毒素阻止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导致肌肉麻痹
C:食入含肉毒毒素的食物引起中毒
D:革兰染色阳性,形成芽孢,有荚膜
E:肉毒中毒死亡率高
白喉棒状杆菌的致病因素有()
A:K抗原
B:链激酶
C:白喉外毒素
D:凝固酶
E:索状因子
胸膜摩擦音在下列何部位听诊最易听到()
A:双肺底
B:双肺尖
C:前下侧胸壁
D:双乳房上部
E:双肩胛下部
首页
<上一页
437
438
439
440
44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