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土地登记理论与方法

有关对土地确权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土地确权是一项政府行为
B:土地凭借权、建设用地凭借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必须依法确定
C:土地确权结果具有法定性
D: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土地权利一经确定,即意味着土地权利三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的确定
E:土地确权结果具有权威性
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分配,应经村民会议()以上成员或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A:1/2
B:1/3
C:2/3
D:3/4
我国专门制定《担保法》,是为了对()加以调整和规范。
A: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对抵押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行为
B:买卖、抵押、遗赠、赠予、租赁和任意交换地以及其他公开或隐蔽的形式侵犯土地国家所有权的行为
C: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的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等经济活动中,对债权人需要以担保方式保障其债权实现的行为
D:买卖、抵押、遗赠、赠予、租赁和任意交换地以及其他公开或隐蔽的形式侵犯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根据《土地改革法》规定,有关对在实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将一部分农村土地划归国家所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配土地时,政府酌量划出一部分土地,作为一县或数县范围内的农事试验场或国营示范农场之用
B:原属于地主的,使用机器耕种或有其他进步设备的农田、苗圃、农事试验场及有技术性的大竹园、大果园、大茶山、大桐山、大桑田、大牧场等
C:原属国家所有或公共团体所有的沙田、湖田
D:大森林、大水利工程、大荒地、大荒山、大盐田、矿山及湖、沼、河港等
在我国土地所有权相对于一般财产所有权来说,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具有()等特点。
A:主体特定性
B:权利转移性
C:交易禁止性
D:权能分离性
E:权属稳定性
在我国,土地所有权由国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主体的不同决定了空间所有权主体的不同,从而导致空间使用权取得方式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A:立法中明确国有土地上空间使用权的取得方式
B:立法中明确集体土地上空间使用权的取得方式
C:概念界定有差别
D:立法中明确农用土地的空间使用权的取得方式
E:在土地使用权附属范围内的空间可否再设空间使用权是实践中有争议的问题,在立法中应予以明确
自1979年开始,我国对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A:制度突破阶段
B:制度建立阶段
C:制度发展阶段
D:制度成熟阶段
E:制度完善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以出让的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
A:可以设定抵押权
B:不可以设定抵押权
C:支付土地出让金
D:依照法律办理登记手续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时,经有批准权的()批准,由市、县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作为国有土地所有者代表实施。
A:城市土地管理部门
B:主管部门
C:省、自治区土地管理部门
D:人民政府
()是土地侵权民事责任的形式。
A:停止侵害
B:排除妨碍
C:恢复原状
D:返还财产
E:赔礼罚款
()指按照土地的性能和用途利用土地,从而实现利益的权能。
A:占有
B:使用
C:收益
D:处分
在土地权属争议中,属于设区的市、自治州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的争议案件有()。
A:跨县级行政区域的
B:同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交办或者有关部门转送的
C: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交办或者有关部门转送的
D:跨设区的市、自治州行政区域的
E:争议一方为军队,且涉及土地面积较大的
根据《物权法》规定,最高额土地抵押担保的债权确定前,土地抵押权人与土地抵押人可以通过协议变更最高额土地抵押的有关内容,不属于当事人可以协议变更的内容是()。
A:债权范围
B:最高债权额
C:最低债权额
D:债权确定的期间
土地侵权纠纷涉及的产权类型主要包括()。
A:国有土地所有权
B:集体土地所有权
C:国有土地使用权
D:集体土地使用权
E:土地他项权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首先接收了旧中国的国有土地,同时,根据当时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没收了()。
A:集体所有的土地
B:地主和官僚资本的资产
C:地主和官僚资本的土地
D:属于集体中个人的财产
有关对国家土地所有权的行使及其权利内容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国有土地所有者代表可依法通过出让、租赁和划拨等方式将国有土地使用权让与土地使用者
B:国有土地所有者代表依法将国家土地所有权的部分权能让与土地使用者
C:国家对土地依法享有收益权,并保有最终处分权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国有土地行使处分权的权限划分按《土地改革法》的规定确定,不具审批权限或超越审批权限处分国有土地,其处分行为无效
E: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国有土地行使收益权应依法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上缴土地收益
下列关于土地权属争议受理时效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申请后,对申请人资格进行审查,并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提出是否受理的意见
B:申请人在接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个月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材料
C:申请人逾期不提交答辩书的可破例予以受理
D:当事人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有关对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村内联户或农户使用本村的土地,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批准权限,由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
B:依法申请取得或继受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需占用集体土地的,应依法办理土地征收和国有土地出让手续
C: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村农民集体使用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村民小组使用本村民小组的土地
D:非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设立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不得申请取得或继受取得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
土地权属争议产生的原因很多,但多数是因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所引起的,这种情况在集体组织之间的土地权属关系中十分常见,引起这类争议的主要原因有()。
A:地界不明,兴修水利、平整土地、开荒、更改河道等造成地界变化等情形
B:因过去无偿占用或"一平三调"造成的权属争议
C:因过去的土地开发、征地退耕、兴办
D:停办企事业、无组织移民形成的权属不清
E:历史上乡、村、社、队、场因合并、分割、改革隶属关系等行政建制变化遗留的权属未定、权属不清
关于土地使用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允许单独流转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B:依法承包并经登记的集体荒地的土地使用权
C: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可以抵押
D: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人可以是第三人
根据我国《宪法》、《物权法》、《民法通则》和《文物保护法》的规定,正确的是()。
A:矿藏、水流、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及地下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无偿地将公民或集体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
C:将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有的行为
D:将该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征收为国有土地
对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关于农用土地使用权的特殊取得方式
B:关于开展商品房使用权的取得方式
C: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一般取得方式
D:关于中外合资企业场地使用权和私房用地使用权的特殊取得方式
土地借用权人应承担的义务不包括()。
A:可以转让和出租
B:爱护借用物
C:期满返还标的物
D: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明确指出,征收主要是()的改变。
A:所有权
B:使用权
C:转让权
D:收益权
农地使用权人行使权利应受的限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未开发利用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必须达到一定的转让条件方可转让
B:集体土地上农地使用权抵押的设定,应当经集体土地使用者的同意
C:不得擅自改变权利取得时设定的土地用途
D:不得闲置耕地
E:可以根据生产需要改变农、林、牧、渔各部门中土地的具体用途
按照《国有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下列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重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确定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一般性情况
B:关于宗教活动使用国有土地的情况
C:关于农民集体使用的国有土地
D:确定农村居民宅基地建设用地使用权
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人对划拨土地享有()。
A:占有权
B:使用权
C:部分收益权
D:配置权
E:控制权
土地权利争议包括土地侵权纠纷和()。
A: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
B:确定土地侵权的民事责任形式
C:解决纠纷的过程
D:土地权属争议
我国古代和近代土地所有权制度自成体系,土地私有制形成期是()时期。
A:封建社会
B:奴隶社会
C:原始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下列属于确定土地权利归属法律中的土地法律的是()。
A:《宪法》
B:《环境保护法》
C:《土地管理法》
D:《土地登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