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放射医学技术(士)
小脑扁桃体位置变异较大,可突入枕骨大孔,但不超过以下()
A:1mm
B:2mm
C:3mm
D:4mm
E:5mm
对于螺旋CT扫描的螺距理解,错误的是()
A:螺距等于0.5时,层厚数据的获取采用2周机架的旋转
B:增加螺距使探测器接收射线量增加并使图像质量提高
C:螺旋CT扫描螺距等于0与常规CT扫描同
D:螺距的定义为X线球管旋转一周,床移动速度与准直器宽度之比值
E:采用小螺距和重叠重建方法,螺旋CT长轴分辨率改善可超过常规CT
鞍区CT扫描后处理技术
不包括
()
A: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变灵活选用窗宽和窗位
B:若病变和周围组织密度接近时,可适当调窄窗宽
C: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低窗位,并适当调宽窗宽
D:若伪影较多或需观察局部组织的丰富层次,可调高窗位,并适当缩小窗宽
E:鞍区CT图像常用软组织窗和骨窗
肺部病变常见的钙化形式
不包括
()
A:爆米花状钙化
B:单发性钙化
C:多发性钙化
D:肿块内钙化
E:环状钙化
患者,男性,56岁。右肘关节疼痛3个月来诊;查体:右前臂近肘关节外侧压痛,右肘关节活动自如,局部未见明显红肿及静脉怒张。该患者首选影像检查方法为()
A:MRI
B:血管造影
C:CT
D:X线平片
E:体层摄影
滤线栅是由许多薄的铅条和易透过X线的低密度物质作为充填物,交替排列组成的。在X线摄影中使X线的中心线对准滤线栅板中心,原射线投射方向与滤线栅的铅条排列间隙在同一方向上,能通过铅条间隙而到达胶片产生影像。由于被照体产生的散射线是多中心、多方向的,其中大部分散射线被铅条所吸收,只有一小部分通过。滤线栅的指标:(1)栅比(R):滤线栅铅条高度与填充物幅度的比值为栅比。(2)栅密度(n):n表示在滤线栅表面上单位距离(1cm)内,铅条与其间距形成的线对数,常用线/厘米表示。关于滤线栅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栅密度越大,消除散射线的能力越差
B:栅比越大,消除散射线的能力越差
C:栅比为铅条宽度与其高度之比
D:曝光量倍数越小越好
E:使摄影条件减小
关于胶片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晶体颗粒大感光度高
B:晶体颗粒分布均匀对比度高
C:晶体颗粒大小不一宽容度高
D:晶体颗粒小分辨率低
E:晶体颗粒小涂层薄清晰度好
螺旋CT扫描又可称为()
A:动态扫描
B:容积扫描
C:快速扫描
D:同层扫描
E:定位扫描
光激励荧光体中,为改变荧光体的结构和物理特性常掺入()
A:Al
3+
B:Eu
2+
C:Cu
2+
D:TI
2+
E:Se
2+
旋转阳极X线管的代表容量是指三相六管全波整流电路中,多少曝光时间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
A:0.05s
B:0.08s
C:0.1s
D:0.5s
E:O.8s
下列哪个元件不能作为桥式逆变电路中的电子开关()
A:晶体管
B:可控硅
C:场效应管
D:晶闸管
E:二极管
在正位胸部X线片上,青年、儿童右心缘上部为()
A:上腔静脉
B:无名动脉
C:升主动脉
D:右心房
E:奇静脉
上颌窦开口于()
前筛窦开口于()
后筛窦开口于()
蝶窦开口于()
额窦开口于()
A:上鼻道
B:中鼻道
C:下鼻道
D:蝶筛隐窝
E:筛漏斗
X线可表现为肺淤血征象的心脏病是()
A: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B:法洛四联症
C:主动脉瓣狭窄
D:室间隔缺损
E:动脉导管未闭
患者,男性,在施工中头部被砸伤,出血不止,急诊来院。经检查,沿发际外侧有一额状裂口,长约3.5cm,需清创缝合。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此伤口可能伤及哪一条神经()
A:眼神经
B:第2颈神经后支
C:上颌神经
D:下颌神经
E:第2颈神经前支
IP分类中不包含()
A:标准型
B:高分辨力型
C:能量减影型
D:多层体层型
E:低分辨力型
与胸部CT后处理技术无关的是()
A:摄影常规用双窗技术,即肺窗和纵隔窗
B:纵隔窗:窗宽300~500HU,窗位30~50HU
C:肺窗:窗宽800~1500HU,窗位800~600HU
D:对于外伤病人,应观察和摄影骨窗
E:对肺部的片状影,块状影及结节病灶,可选择最佳的中间窗观察和摄影
有关“窗口技术”的论述,错误的是()
A:利用窗技术可将任一范围的CT值调到人眼可识别的16个灰阶显示
B:窗位是指窗宽上限与下限CT值的平均值(中点)
C:窗位与窗中心指的是同一个概念
D:调窗目的是为了适应胶片的感光度
E:视不同组织影像,应适当地调整窗宽/窗位
患者,男性,在施工中头部被砸伤,出血不止,急诊来院。经检查,沿发际外侧有一额状裂口,长约3.5cm,需清创缝合。上述血管神经位于颅顶部软组织的哪一层()
A:皮肤
B:浅筋膜
C:帽状腱膜
D: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E:颅骨外膜
临床上常用“X线硬度”表示()
A:X线量
B:X线质
C:曝光量
D:管电压
E:管电流
影响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因素主要来自()
A:电离辐射和受照机体
B:电离辐射
C:受照机体
D:不同个体
E:不同种系
f=t
0
/t所表示的是()
A:阻光率
B:增感率
C:透光率
D:放大率
E:吸收率
腹部仰卧前后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仰卧于摄影床上
B:腹部正中矢状面与床面垂直
C:胶片上缘超出剑突末端向上3cm
D:胶片下缘低于耻骨联合下3cm
E:中心线入射点为脐上3cm
辐射冠是指()
A:半卵圆中心
B:投射纤维
C:联络纤维
D:连合纤维
E:联络纤维和连合纤维
X线穿过均匀物质时,与其衰减无关的因素是()
A:物质的衰减系数
B:X线经过的距离
C:X线发出的强度
D:物质的厚度
E:物质的面积
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
不包括
()
A:X线量
B:X线质
C:放大率
D:胶片γ值
E:使用增感屏
人体各组织器官对X射线的衰减程度最大的是()
A:骨骼
B:肌肉
C:脂肪
D:空气
E:软组织
在线摄影中,将滤线栅置于胶片与肢体之间,焦点到滤线栅的距离与滤线栅焦距相等,并使X线中心线对准滤线栅中心线。使用滤线栅摄影时,冲洗后的照片有的中心有密度而两侧无密度,有的一边高密度,一边低密度。射线因素(线质、线量、散射线)对影像信息的影响正确的是()
A:线质越硬,穿透能力越小
B:线量对影像密度无影响
C:散射线导致照片对比度降低
D:射线量越多,照片密度越小
E:散射线是成像的有用信息
肝总管和胆囊管共同汇合成()
A:肝总管
B:胆总管
C:十二指肠乳头
D:肝内胆管
E:壶腹部
关于颅脑增强扫描,叙述错误的是()
A:直接增强扫描是不做平扫,注入对比剂后的逐层连续扫描
B:增强后的扫描时间依据病变的性质而定
C: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50ml时开始扫描
D:颅内感染、囊肿等,可在注射对比剂后5分钟开始扫描
E:颅内转移瘤、脑膜瘤等,可在注射对比剂后6~8分钟开始扫描
首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