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货车验收员

对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的审核分为()形式。
A:例行审核
B:实物质量审核
C:非例行审核
D:检修记录审核
钩舌销与钩耳孔的间隙不大于(),按短径计算。
A:6mm
B:7mm
C:8mm
D:10m
制动装置检修单位和装车单位须按规定对外购零部件进行入库检验。制动圆销抽取不少于每批数量的()进行探伤检查,不得有裂纹。
A:3%
B:5%
C:10%
D:20%
合成闸瓦制动摩擦磨耗性能每半年检验一次。
压力传感器、流量计、压差计检定周期不超过1年。
装用交叉支撑装臵及运行速度为120km/h的转向架,同转向架最大与最小车轮直径差为20mm。
197726、352226X2-2RZ型新造或大修轴承距首次压装时间满5年或(50万km)时须退卸。
辗钢车轮热压字痕深()4mm。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超过
X6BK集装箱平车厂修周期为()
A:5年
B:6年
C:8年
D:9年
轴承组装前零件及附件清洁度定量检查每月进行1次,每次不少于5套。
轮轴探伤用水剂磁悬液浓度是如何测定的?
侧梁、端梁、枕梁、横梁、斜撑梁翼板横裂纹长度大于翼板宽的50%时,延及腹板时,补平形补强板。
未经旋削的轮对,同一车轮踏面与轴颈面的距离在同一直径线上测量的两点相差不大于2mm。
交叉杆端头螺纹组装前需进行哪些检查?
支承面堆焊后机械加工。加工后,支承面端部厚度不小于8mm,与量具R451mm弧面相互贴靠,支承面中部与量具须四点接触,局部间隙符合要求,端部间隙须不大于()
A:1mm
B:1.5mm
C:2mm
D:3mm
每批高磷铸铁闸瓦的金相组织以铁素体及磷共晶的数量为验收依据。
轴承检测、组装间的温度应为()
A:16℃-20℃
B:15℃-25℃
C:16℃-25℃
D:16℃-30℃
侧梁、端梁、枕梁、横梁、斜撑梁翼板横裂纹长度不大于翼板宽的50%时,补平形补强板。
轮对厂、段修时,发现车轴裂纹超限而不能修复,须()
A:退轮检查
B:更换车轴
C:更换车轮
D:加工修理
磨耗板应与钩身底平面密贴,焊装后用1mm的塞尺检查,任何部位塞进的深度不应大于()
A:5mm
B:10mm
C:15mm
D:20mm
上心盘座隔板裂纹时焊修,上心盘座两隔板焊缝开裂或裂纹延及中梁时,腹板横裂纹小于30mm时可以焊修。
以下()等型车须装用RD2型提速轮轴。
A:PB
B:P65
C:X6X
D:JSQ5
铁路货车定期检修周期按运行里程与时间相结合方式确定周期的分为大修A级、全面检查修()重点检查修C级。
A:A级
B:B级
C:C级
D:D级
验收员对轮轴组装风险控制点的卡控措施有哪些?
铁路机车车辆验收系统印章由铁道部运输局归口管理。
各种圆销与销孔间隙不大于()
A:1mm
B:1.5mm
C:2mm
D:3mm
穿透探伤时如发现底面回波与始波间有可疑回波出现,应进行危害性分析:确定()和判定()
A:缺陷存在的位置、裂纹的尺寸
B:裂纹存在的位置、缺陷的性质
C:缺陷存在的位置、缺陷的性质
D:裂纹存在的位置、裂纹的尺寸
轴颈卸荷槽、防尘板座及轮座外侧的外露部位发生断轴时,无轴箱滚动轴承50钢车轴的轮对第一次组装不超过(),由轮对组装单位负责,但轴承如经退卸由退卸的单位负责。
A:3年
B:5年
C:6年
D:8年
轮座镶入部内侧超探探伤检查时探头移动区域:探测RE2A、RE2B型轮对时,K1.0探头移动区域为自轮座后肩(或轮毂内侧面)起向内95—185mm。
车辆脱线的轮轴须退卸轴承检查轴颈弯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