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测井绘解工

套管变形和腐蚀在声波电视回波时间和幅度上表现()。
A:都相同
B:都不同
C:时间相同,幅度不同
D:时间不同,幅度相同
已知某泥质砂岩只含分散粘土,其粒间孔隙度为30%,有效孔隙度为20%,则其所含分散粘土含量为()。
A:5%
B:20%
C:10%
D:无法确定
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是阿尔奇公式的一种图解形式。
对含水的泥质地层,离粘土颗粒稍远并能在孔隙中自由流动的自由水在双水模型中又称“远水”。
在井眼严重垮塌的井段,微电极极板远离井壁,则微电位和微梯度曲线的读值都接近()值。
A:钻井液电阻率
B:泥饼电阻率
C:冲洗带电阻率
D:地层电阻率
CRA处理方法中,进行矿物对选取时,必须按交会图上骨架点()的顺序输入矿物对的骨架参数,()的骨架点为第一矿物点。
A:自左而右;最左边
B:自下而上;最上方
C:自上而下;最上方
D:自上而下;最左边
双水模型的总含水饱和度是指粘土水和远水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数。
自动化校深的关键是求取基准曲线与校深曲线的相关函数值,其中相关函数的()是两条曲线对比的最好位置。
A:中间值
B:极大值
C:极小值
D:零点
碎屑颗粒的粒度是指粒度的(),用粒径表示。
A:多少
B:成分
C:均匀程度
D:大小
声波全波上的横波及纵波均主要受垂直裂缝的影响。
RST测井有三种测量模式,其中最主要的测量模式为()。
A:非弹性—俘获
B:SIGMA
C:俘获
深度比1:500的曲线不能连续缺乏2个记号。
当井眼规则时,非渗透泥岩处双感应—八侧向曲线()。
A:基本重合
B:呈高侵特征
C:呈低侵特征
D:有幅度差
输入的测井曲线深度不一致,对不均质薄层的影响比均质厚层()。
A:相差不大
B:严重
C:小
D:稳定
石油的油质是由烃类(几乎全部为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淡色油脂状液体,荧光反映为浅黄色,它能溶于石油醚中,但不能被硅胶吸附。
流体密度增大时,涡轮转数()。
A:变小
B:增大
C:不变
D:无规律
下列几种测井曲线,哪一种是浸入带的电阻率的响应()。
A:4M
B:微球
C:感应
D:浅侧向
东营凹陷上第三系新地层常用的计算压实校正系数cp的公式为()。
A:cp=1.68-0.00023H
B:cp=1.68-0.0002H
C:cp=1.68-0.0023H
D:cp=1.68-0.002H
自然电位曲线偏转幅度与地层岩石的渗透率及孔隙度是否有直接关系?
湿气常与石油伴生有关,而干气多与纯气藏有关。
采用微电极系[指微梯度、微电位]的电阻率测井方法称作()。
A:综合测井
B:微电极测井
C:横向测井
在线性测量范围内,1503双感应重复曲线允许的相对误差为()。
A:±1%
B:±5%
C:±10%
D:±20%
低侵剖面,Rxo明显大于Rt。
在碳酸盐岩剖面中,某地层测得的Pe值为5.05巴/电子,由此可推断该地层的岩性可能为()。
A:砂岩
B:石灰岩
C:白云岩
D:泥岩
不属于声波波速测井的是()。
A:长源距声波
B:补偿声波
C:水泥胶结测井
D:全波列声波
反向式生储盖组合中油气初次运移的方向是()。
A:从一侧向另一侧
B:从四周向中央
C:从上向下
D:从下向上
应变压力计的读数主要受温度和()影响。
A:流体
B:钻井液类型
C:速度
D:滞后
梯度视电阻率曲线不能用来()。
A:确定岩层界面
B:估计地层电阻率
C:地层对比
D:确定地层渗透率
根据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在时间上、空间上相互的组合关系及油气初次运移的方向,生储盖组合可分为()四种类型。
A:正向式、反向式、古生新储式和新生古储式
B:正向式、反向式、侧向式和自生式
C:侧向式、古生新储式、新生古储式和自生自储式
D:古生新储式、新生古储式、新生新储式和古生古储式
组成岩石的矿物通常称为()。
A:重矿物
B:造岩矿物
C:化合物
D:单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