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公共课

阅读《论毅力》开头一段文字: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请回答: 这个开头有什么特点?
2016年10月12日至13日,李克强出席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体现,是培育新动能的有力支撑。
A:“农村电商”
B:“异地创业”
C:“创新创业”
D:“共享经济”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蒋介石送的这副挽联悼念的是()
A:鲁迅
B:胡适
C:梁实秋
D:徐志摩
“黑暗来了。我的眼睛失掉了一切。于是大门内亮起了灯光。灯光并不曾照亮什么,反而增加了我心上的黑暗。我只得失望地走了。我向着来时的路回去。已经走了四五步,我忽然掉转头,再看那个建筑物。依旧是阴暗中一线微光。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我痛苦地在心里叫起来。在这条被夜幕覆盖着的近代城市的静寂的街中,我仿佛看见了哈立希岛上的灯光。那应该是姐姐爱尔克点的灯吧。她用这灯光来给她的航海的兄弟照路。每夜每夜灯光亮在她的窗前,她一直到死都在等待那个出远门的兄弟回来。最后她带着失望进入坟墓。”

第1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这“阴暗中的一线微光”有何象征意义?

第2题,共2个问题
(简答题)我好像看见一个盛满希望的水碗一下子就落在地上打碎了一般”,这个比喻的喻意是什么?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区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第1题,共11个问题
(简答题)此诗主要抒写离别相思之苦,为何开头先说“相见时难”?

第2题,共11个问题
(简答题)“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写什么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什么抒情方法?

第3题,共11个问题
(简答题)出诗中的比喻句及其比喻意义。

第4题,共11个问题
(简答题)说明“晓镜”两句的抒情特点。

第5题,共11个问题
(简答题)“蓬山”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愿?

第6题,共11个问题
(简答题)阅读全诗,分析这首诗的抒情层次。

第7题,共11个问题
(简答题)总结这首诗的主题。

第8题,共11个问题
(简答题)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比兴意义是什么?

第9题,共11个问题
(简答题)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采用了一种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第10题,共11个问题
(简答题)指出这首诗所采取的主要修辞手法。

第11题,共11个问题
(简答题)简析诗中的两个“难”字的含义。
翻译:魏甄琛举秀才入都,颇以弈棋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仆役,仆人)执烛,或时睡顿,则杖之。奴曰:“郎君辞父母仕宦,若读书,执烛即不敢辞,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乎?琛怅然惭感,遂诣赤彪(人名)许,假书研习,闻见日优。
《灯下漫笔》一文中哪些地方用了反语,有何效果?
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将()概念引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A:道德
B:人权
C:法治
D:主权
明代中后期,()一地出现独特的“才子崇拜”现象,唐伯虎便是其中代表人物。
A:杭州
B:南京
C:北京
D:苏州
宋代文学作品中,代表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文始终贯穿着反映社会、干预政治这一主题。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行行重行行》是汉乐府民歌中的名篇。
试分析戴望舒《萧红墓畔口占》这首诗:“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冯玉清同志“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用命令行文。
长期以来,美国习惯于将“民主”、“自由”价值观作为与军事、经济相辅相成的称霸手段。
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人才服务机构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可根据其个人需要,提供()年免费人事代理服务?()
A:1
B:2
C:3
D:4
背诵默写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谈谈你对“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与“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一对话中所包含的机趣的理解。
翻译: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出自陆游咏梅名词《卜算子·咏梅》,其结句是:()。
A: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D: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三曹”中诗风古直悲凉的是()。
A:曹丕
B:曹彪
C:曹植
D:曹操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开首四句的作用是()。
A:点出人物
B:铺叙环境
C:描写心情
D:歌颂志向
翻译:铸就而尽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
大量创作“无题”诗,并对后世特别是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很大影响的诗人是()
A:王昌龄
B:王维
C:李白
D:李商隐
《申根协定》是由()签署的。这一协定旨在实现欧洲国家、特别是欧盟成员国之间的人员和货物自由往来。
A:法国
B:荷兰
C:比利时
D:以上全是
“郴江”这一物象,既有作者对天的发问,又更是一种自问,而所问的内容不包括()。
A:命运的坎坷和无奈
B:内心迷茫循迹不到方向
C:报国无门的无奈
D:人生的荒诞感
下列境界中,哪句是“有我之境”? ()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C: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D: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哭小弟》中,作者将文章的主题升华到()
A:小弟之死重于泰山
B:洒泪岂只为家痛
C:安得千万“小弟”不早逝
D:哭小弟的“胃下垂”、“肾游走”
元杂剧兴盛的主要原因不包括以下哪项?()
A:城市经济的繁荣和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是促成戏剧成熟与兴盛的必要基础
B:古希腊、罗马戏剧的影响
C:蒙古族的爱好,贵族上层人士的提倡
D:专业剧作家群的形成
阅读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按要求作答。比较说明诗作二、三两部分和第四部分借景抒情的不同特点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