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以下属于顾恺之作品的是()。
A:《女史箴图》
B:《历代帝王图》
C:《明皇幸蜀图》
D:《天王送子图》
家庭结构有哪几种?我国目前的家庭结构状况是什么?
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有意识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这是指的( )品质。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广度
冰心的《再寄小读者》发表于二十世纪()。
A:20年代末
B:30年代末
C:40年代末
D:50年代末
ABCD四人参加公务员考试,报考同一职位。该职位只招录一人,有且只有该四人报名。四人均准备充分,在考试中发挥出最高水平。考试结束后,四个人讨论如下: A:只要考试不黑,我肯定能考上。 B:即使考试不黑,我也考不上。 C://如果考试不黑,我就能考上。 D://如果考试很黑,那么,我肯定考不上。 结果出来后,证明ABCD四人预测均正确,则有一人成功考取,则可推出公务员考试()
A:黑
B:不黑
C:有时黑,有时不黑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辅导幼儿。这体现了新时期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中的()。
A:为人师表
B:热爱学生
C:爱岗敬业
D:团结协作
试论儿童的气质对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发展的意义以及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在我国文学史上,堪称“秋思之祖”的是()。
A:柳永
B:马致远
C:李清照
D:辛弃疾
幼儿园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
A:4小时
B:3小时
C:5小时
D:3小时半
自尊心较强的幼儿做错事后,常常对批评表现出( )
A:无所谓的态度 
B:内疚和羞愧 
C:忧心忡忡,沉闷冷淡 
D:快乐充满活力 
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A:榜样
B:强化
C:移情
D:挫折
影响同伴接纳的因素有哪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没有让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进行有意义的记忆,说明该教师()。
A: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
B:过分重视知识的讲授,而没有让学生进行实践
C:没有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D:关注知识传授而非教会学生学习
下列关于教育概念最准确的描述是()。
A:教育是老一代对那些还不能成熟地应付生活的年青一代所施加的影响
B:教育是“养子使作善也”
C: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教育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大班美术活动“京剧脸谱”中有一条活动目标设计为“幼儿能说出不同京剧脸谱的颜色、样式的差异,并表达自己所喜欢的京剧脸谱”,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不同的目标取向,这条目标属于()。
A:生成目标
B:行为目标
C:知识目标
D:表现目标
成熟势力说是下列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
A:格塞尔
B:皮亚杰
C:埃里克森
D:华生
幼儿园健康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有哪些?
下列哪项不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支持?()
A:教师自我创造发展机会
B:宽松、鼓励和支持的幼儿园氛围
C:教师间合作研究
D:社会有关部门的帮助与支持
根据中国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改编的童话故事《猪八戒新传》的作家是()。
A:洪汛涛
B:严文井
C:金近
D:包蕾
在学龄前期,()儿童的性别角色和行为,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发展是有益的。
A:强化
B:适当淡化
C:不考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教师在组织幼儿园活动时,如何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要求?
与成人诗相同,儿童诗视情感和想像为生命。它直接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诗人的主观感受。根据儿童诗的不同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型:生活诗、()、童话诗和()等。
《小蝌蚪找妈妈》属于科学文艺中的()体裁,这种体裁的主要对象是儿童。
A:儿童科幻小说
B:科学童话
C:儿童科学小品
D:儿童科学诗
反映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作品是()
A:《爱弥尔》
B:《林哈德和葛笃德》
C:《理想国》
D:《人是教育的对象》
家长学校的教育内容要根据家庭教育的需要和家长的现状来确定。
健康领域的活动要()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A:发扬
B:结合
C:充分尊重
D:关注爱护
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期出现在()
A:1—4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1980年编选出版的《亚洲当代儿童小说选》中唯一入选的中国作品是(),一发表就以其新鲜的题材,真实感人的形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吸引着小读者,并被译为多种文字,介绍给外国小读者。
A:常新港的《回来吧,伙伴》
B:曹文轩的《第十一根红布条》
C:任大星的《三个铜板豆腐》
D:萧平的《海滨的孩子》

“520”的谐音是“我爱你”,所以5月20日这天成为情侣们的节日。然而,令有些幼儿园家长尴尬的是,有幼儿园老师半真半假通过微信索要红包。
某幼儿家长刘先生说:“‘520’的前一天晚上,接到女儿幼儿园老师发来的微信:明天就是5月20号了,喜欢我的人可以提前发我5.20元的红包,爱我的人就发13.14元,自认为是土豪的发88.88元,自认为最爱我的人就发520元。类似的内容,从5月19日晚上到5月20日,朋友圈里陆续有人发。”刚开始刘先生觉得是节日应景的玩笑,一笑了之。随后他看到老师在朋友圈里晒出收到的红包,还附上留言说“感情得到了检验”。刘先生一番纠结后,给老师分别发了5.20元和13.14元两个红包。微信显示,老师很快拆了红包,并回复“笑脸”表示感谢。



第1题,共1个问题
(简答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上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