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

关于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
B: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
C:dTMP是它的一种底物
D:前导链的合成中起主要作用
E:可催化引物的合成
婴幼儿骨穿宜选用的部位是()
A:髂后上棘
B:髂前上棘
C:胫骨外侧
D:胸骨
E:腓骨
与炭疽芽孢杆菌毒力有关的细菌性抗原是()
A:菌体多糖抗原
B:表面抗原
C:荚膜多肽抗原
D:芽孢抗原
E:鞭毛抗原
质粒是细菌的()
A:核质DNA
B:胞质中核糖体
C:胞质颗粒
D:中介体
E:核质外(或染色体外)DNA
分子流行病学与传统流行病学的主要区别是()
A:研究对象不同
B:测量的结局不同
C:研究目标不同
D:群体调查方法不同
E:设计思想不同
用漂白粉消毒排泄物的常用浓度是()
A:1%
B:2%
C:5%
D:10%
E:0.5%
以下关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大抗原一般能结合许多不同的抗体
B:抗体一般不和自身分子起反应是因为编码自身抗体的基因不被遗传
C:B细胞的活化需要抗原和抗体的多价结合
D:对一个抗原的典型抗体应答是非均质的
E:半抗原和抗体的结合不依赖载体的存在
二次免疫接种以后每次接种的间隔时间通常为()
A:3~5d
B:6~10d
C:11~15d
D:15~20d
E:40~50d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不包括()
A:肿瘤的诊断
B:肿瘤的治疗
C:血清Cl-含量测定
D:激素水平测定
E:细胞受体测定
试述ANA的种类及其常用的检测方法?常见的ANA荧光核型及其意义?
前列腺炎时可见()。
A:白细胞>10个/HP
B:卵磷脂小体减少
C:红细胞<2个/HP
D:前列腺颗粒细胞增多
E:淀粉样小体明显增多
“米猪肉”是由下列哪种寄生虫引起( )
A:猪肉绦虫
B:牛肉绦虫
C:微小膜绦虫
D:短小膜绦虫
E:细粒棘球绦虫
细菌特殊结构中,具有抗吞噬作用的是()
A:荚膜
B:鞭毛
C:芽胞
D:普通菌毛
E:性菌毛
皮试中出现假阳性可能原因是( )
A:变应原抗原性丧失
B:患者皮肤反应较低
C:患者近期内使用过大量抗组胺类药物或激素类药物等
D:患者皮肤反应较高
E:患者有皮肤划痕症
核衣壳是病毒粒子的主要结构,核衣壳是由下列哪些成分组成的()
A:衣壳和囊膜
B:衣壳和核酸
C:囊膜和核酸
D:核酸和包膜
E:核酸和囊膜
实验室间比对可用于( )
A:确定某个实验室进行某些特定检测或测量的能力,以及监控实验室的持续能力
B:识别实验室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诸如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
C:确定新的检测和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
D:增加实验室用户的信心
E: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
细胞学说中哪一项是由R.Virchow后来补充而得:()
A:细胞是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
B:没有细胞生命将无法延续
C:一切细胞来源于细胞
D:细胞来源不确定
E:生物体细胞是由细胞组成的
满足患病率=发病率×病程的条件是()
A: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病程相当稳定
B: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当地人口相当稳定
C: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相当稳定
D: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患病率相当稳定
E: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病率和病程相当稳定
消毒是指()
A:杀死物体上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B:杀死物体上不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C: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D: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E: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
下列试验用于判断病变部位,例外的是()
A:TRH兴奋试验
B:ACTH兴奋试验
C: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D:生长激素运动兴奋试验
E:T4抑制试验
干化学法测定尿液蛋白质的最适pH范围是()。
A:1~3
B:2~4
C:4~7
D:7~9
E:8~10
HLA血清学分型法用于检测( )
A:HLA-A、B、C、DR、DP
B:HLA-A、B、DR、DQ、DP
C:HLA-A、B、C、DQ、DR
D:HLA-A、C、E、DQ、DP
E:HLA-A、B、C、DR、DQ
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不包括()
A:吞噬病原体
B:吞噬和清理组织碎片
C:吞噬抗原传递免疫信息
D:抗肿瘤
E:不参与免疫调节
下列病毒中属于反转录病毒范畴的是( )
A:腺病毒 
B:流感病毒 
C:丙肝病毒 
D:乙肝病毒 
E:狂犬病毒 
关于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检测抗原
B:可以检测抗体
C:敏感性较直接法明显提高
D:用一种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能检查多种以球蛋白作为抗体的复合物
E:特异性较直接法明显提高
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
A:胸膜腔内压的周期性变化
B:大气压与肺内压之间的压力差
C:肺的扩大和缩小
D:胸廓的扩大和缩小
E: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正常红细胞的平均直径为()
A:6.0μm
B:6.2μm
C:7.2μm
D:8.2μm
E:9.0μm
下列哪一种免疫分子具有粘附作用()
A:CD3
B:mIg
C:CD28
D:CKR
E:Igα/Igβ
移植“增强”效应是指()
A:高效价抗移植物抗体加速排斥反应
B:高效价抗移植物抗体抑制排斥反应
C:淋巴细胞在移植部位聚集加速排斥反应的形成
D:注射免疫增强性药物控制排斥反应
E:注射变应原
最早采用的检测方法为()
A:分离培养
B:直接涂片镜检
C:血清学试验
D:动物试验
E:电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