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卫生管理高级职称

进口单位在申报食品及相关产品检验时,以下资料都必须提供,除了()
A:添加剂
B:输出国或地区所使用的农药
C:熏蒸剂
D:食品生产单位
E:有关ABC所述制剂的检验报告
队列研究证明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RR=3,P<0.05)。但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时,发现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血清胆固醇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OR=1.1.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这种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是因为冠心病患者在诊断为冠心病后大多改变了其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使患者的血清胆固醇下降了。这属于下列哪一种偏倚()
A:检出偏倚
B:易感性偏倚
C:Neyman偏倚
D:Berkson’s偏倚
E:诊断怀疑偏倚
随机抽样的目的是()
A:消除系统误差
B:消除测量误差
C:消除系统误差和测量误差
D:减少随机误差
E:减少样本的偏性
研究疾病与职业的关系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
A:暴露机会
B:民族
C:劳动条件
D:精神紧张强度
E:劳动强度
下列哪种菌痢病人常是两年痢疾发病高峰的桥梁()
A:急性典型痢疾
B:病原携带者
C:中毒性痢疾
D:慢性病人
E:急性非典型痢疾
以下哪项不是间接接触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A:加强传染源管理,严格消毒制度,注意个人卫生可以减少传播
B:病例一般呈散发或家庭聚集性
C:流行过程缓慢,全年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高峰
D: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发病较多
E:急性发病有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
目前我国疾病监测的种类有()
A: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监测
B:传染病监测和非传染病监测
C:呼吸道传染病监测、肠道传染病监测
D:恶性肿瘤、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监测
E:发病学监测、血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干预措施的监测
下列各因素中,属于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自然因素是()
A:人口密度
B:气候、地理
C:宗教信仰
D:经济、文化
E:生产及生活条件
在队列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指标是()
A:RR
B:AR
C:AR%
D:PAR
E:以上均是
某研究者欲了解2007年某地成年男性的高血压患病情况,抽样调查了200名当地的成年男性,测量并记录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值。描述该资料的集中位置,宜选用()
A:均数
B:中位数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E:四分位数间距
医院随诊主要是对()
A:住院患者的随诊
B:门诊患者的随诊
C:出院后患者的随诊
D:疑难患者的随诊
E:急诊患者的随诊
某地1998年开展了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全地区2500名居民中1800人接种,另有700人因各种原因未能接种,截至2000年底,该地区共发生乙肝病例100人,其中30例发生在接种者中,70例发生在未接种者中,接种组乙肝发病率为1.7%,未接种组为10%,两组发病相差5.9倍,此结论是否正确()
A:正确,该疫苗对预防乙肝有很好的效果
B:不正确,未进行显著性检验
C:不正确,接种组和未接种组不是随机抽样的样本
D:不正确,疫苗没有产生较高的免疫效价
E:不正确,两组人数不等
卫生费用评价指标有()
A:卫生费用占有国民生产总值百分比
B:人均卫生费用
C:卫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
D:门诊和住院费用构成
E:医疗、卫生防疫和妇幼卫生费用的比例
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组的来源主要有()
A: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与所研究疾病无病因学联系的疾病的患者
B: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同一居委会、住宅区内健康人或非该病病人
C:社区人口或社会团体人群中非病例或健康人
D:病例的配偶、同胞、同事、亲朋、同学
E:以上都是
比较甲、乙、丙三地区某年度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情况,可用:()
A:条图
B:线图
C:直方图
D:圆形图
E:直条构成图
我国较系统的卫生服务研究起始于()
A:1980
B:1981
C:1982
D:1985
E:1991
病例对照研究中OR是指()
A:病例组的患病率除以对照组的患病率
B:病例组的发病率除以对照组的发病率
C:病例组暴露比值除以对照组暴露比值
D:对照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暴露比值
E:病例组的患病比值除以对照组的患病比值
下列哪一类传染病属于《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A:天花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霍乱
E:艾滋病
控制信息偏倚的要点是( )
A:要有明确的资料收集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
B:尽可能获得高应答率
C:尽量采用客观指标进行测量
D:采用配比的方式
E:尽可能采用盲法收集资料
一般而言,利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抽样误差()
A:无限地加大样本量
B:适当增加样本量
C:减少样本量
D:在分析时利用分层分析的方法
E:在分析时利用多因素分析的方法
计算标化率的目的是:()
A:使大的率变小
B:使小的率变大
C:使率能更好的代表实际水平
D:消除资料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使率具有可比性
E:起加权平均的作用
制定《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的目的包括以下哪些?()
A: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管理
B:提高医院感染暴发处置能力
C: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对患者造成的危害
D:改善医患关系
E:保障医疗安全
疾病的病死率是()
A:该病病人的死亡百分比
B:该病死亡率
C:该病死亡专率
D:每10万人的粗死亡率
E: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构成比
某地易感儿童注射乙肝疫苗后,从中随机抽取100名儿童测量其乙肝表面抗体滴度水平,欲描述其平均水平,宜采用()
A: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方差
E:四分位数间距
下列哪项措施不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A:降低医院入院诊断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B:对住院患者进行系统的带菌检查
C:严格执行医院的隔离、消毒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
D:对入院患者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以避免医院感染
E: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体检
某市调查了100例正常人的血铅含量(μg/100g),其频数分布呈正偏峰分布

第1题,共1个问题
(单选题)表示集中趋势应选什么指标()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E:标准误
某早早孕药盒筛检早孕的假阳性率10%,灵敏度为80%。若用该药盒筛检早孕率为8%的一群妇女的怀孕状况。该药盒的阴性预测值为()
A:90%
B:10%
C:40%
D:98%
E:8%
病例对照研究在进行配比时,哪一项的统计效率最高()
A:1∶1
B:1∶2
C:1∶3
D:1∶4
E:1∶5
卫生保健公平的组成部分包括()
A:卫生筹资的公平
B:卫生服务供给的公平
C:卫生服务需要的公平
D:卫生服务需求的公平
E:健康产品的公平
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因素比值比的95%可信区间为0.8~1.8,此因素可能为()
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无关因素
D:无法判断
E:混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