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级心电学技术

部分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仅采用8通道放大器,主要同时采集()。
A:Ⅲ、aVF、V1~V6导联的心电信号
B:aVR、aVF、V1~V6导联的心电信号
C:Ⅰ、aVF、V1~V6导联的心电信号
D:Ⅰ、Ⅱ、V1~V6导联的心电信号
E:aVL、aVR、V1~V6导联的心电信号
患者男性,40岁,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如图3-4-2所示,与该心电图表现不符合的诊断是()。
A:左心室肥大
B:异常Q波
C:心房颤动
D:ST-T改变
E:心房颤动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关于冠状动脉痉挛的描述,错误的是()。
A: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绞痛又称Prinz-metal心绞痛
B:冠状动脉痉挛可发生在正常的冠状动脉节段上
C:冠状动脉痉挛可发生在有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
D:导管操作一般不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
E:麦角新碱激发试验可帮助诊断
以下为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但应除外()。
A:心排出量
B:E/A比值
C:射血分数
D:心脏指数
E:每搏量
以下不符合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表现的是()。
A:持续而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
B: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与窦性心动过缓交替出现
C:慢心室率心房颤动
D:使用阿托品后常可纠正窦性心动过缓
E:窦性停搏、窦房阻滞
患者男性,57岁,平素头晕、乏力,行食管电生理检查测定窦房结功能,图4-7-1中出现的第2个长间距(2800ms)称为()。
A:窦房结不应期
B:窦房传导时间
C:窦房结恢复时间
D:窦房结总恢复时间
E:继发性停搏
患者男性,26岁,心悸、胸闷1年,晕厥2次。心电图如图3-4-1所示,结合病史和心电图特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心包炎
B:急性心肌梗死
C:心肌缺血
D: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E: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关于健康人运动试验中血压变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运动中收缩压不超过220mmHg
B:运动中及运动后舒张压上升或下降常不超过10mmHg
C:运动量每增加1Met,收缩压可增加7~10mmHg
D:峰值平均动脉压通常不超过160~170mmHg
E:运动时总血管阻力常明显增高
关于心脏解剖和生理的论述,错误的是()。
A:心肌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主动脉起始处分出的两支冠状动脉
B: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束支等
C:心肌受刺激后能引起反应,表现为机械性收缩和电生理的变化
D:等容收缩期是指半月瓣关闭至房室瓣开放这段时期
E:判断心脏收缩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是射血分数
关于等长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步行、跑步、游泳都是典型的等长运动
B:做功时,肌肉张力明显增加而肌肉长度基本不变
C:等长运动时骨骼肌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D:对心血管患者有利
E:是受试者首选的运动形式
Frank导联中Y导联电极的部位()。
A:正极置于左腿,负极置于头颈部
B:正极置于左腋中线第5肋间,负极置于右腋中线第5肋间
C:正极置于前正中线与X轴同一水平,负极置于后脊柱与X轴同一水平
D:位于A、E之间与X轴和Y轴各构成45°角
E:正极置于头颈部,负极置于左腿

患者女性,56岁,反复发作心悸,心电图检查如图4-7-6所示(图中ESO为食管导联心电图)。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类型是()。
A:窦性心动过速
B:房性心动过速
C:交界性心动过速
D:室性心动过速
E:室上性心动过速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用超速抑制方法,刺激频率从200~300次/分均不能终止心动过速,当刺激频率达到420次/分时,心动过速终止,转为窦性心律,提示图4-7-6的诊断可能为()。
A:窦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
C:心房扑动
D:室上性心动过速
E:房性心动过速
图4-2-11应诊断为()。
A:室性心动过速
B:心房颤动伴室性心动过速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室上性心动过速
E: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有关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A:右心室借右室流出道与肺动脉相连
B:肺动脉瓣由3个半月形的瓣叶组成
C:肺动脉3个瓣叶分为大、中、小三叶
D:肺动脉3个瓣叶袋口朝上,每个瓣叶游离缘中央有一半月小结
E:右室流出道为一光滑的肌性管状结构
窦性心动过速与不适宜性窦性心动过速的鉴别要点是()。
A: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相对较快且对β受体阻滞剂反应较好
B:不适宜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相对较快且对β受体阻滞剂反应好
C: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相对较慢且对β受体阻滞剂反应较差
D: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相对较慢且对β受体阻滞剂反应良好
E:不适宜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率较慢且对β受体阻滞剂反应较好
关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约占95%
B:折返环的组成包括心房和心室
C:可表现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也可表现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D:房室传导可为1:1或2:1
E:可采用射频消融术根治
患者女性,70岁,植入双腔起搏器5年。随防复查心电图如图4-8-5所示,正确的表述是()。
A: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VI
B: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AT
C:窦性心律+心房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AAI
D:窦性心律+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VOO
E:窦性心律+心房、心室起搏心律,起搏器工作模式为DDD
关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阈电位的定义,正确的是()。
A:阈电位实际上就是舒张期静息电位
B:阈电位是指除极时所达到的最高膜电位
C:阈电位是指能引起细胞发生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
D:阈电位是指细胞膜上的快Na+通道开放,膜内的Na+迅速外流
E:阈电位指2相时的膜电位
支持心房扑动折返机制的证据是()。
A:心房刺激可以诱发和终止
B:可以被超速起搏拖带
C:碎裂电位
D:心房扑动时,期前刺激后可重整
E:以上均是
所谓的3支冠状动脉病变是指()。
A:左前降支、对角支、钝缘支发生病变
B:右冠脉、左前降支、中间支发生病变
C:左回旋支、中间支、对角支发生病变
D: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发生病变
E: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发生病变
心电图如图3-3-1所示,应诊断为()。
A:急性心包炎
B:变异型心绞痛
C:前壁心肌损伤
D: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E: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临床上需要加做上、下肋间导联心电图的情况是()。
A:某一胸导联存在可疑的异常Q波
B:P波看不清楚
C:怀疑下壁心肌梗死
D:身躯瘦小
E:以上都不是
为了证实冠状动脉痉挛,有时需做麦角新碱激发试验,向冠状动脉注入麦角新碱之前,应准备的药物是()。
A:美托洛尔
B:尼卡地平
C:硝酸甘油
D:缬沙坦
E:呋塞米
关于QT间期离散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可评估心肌缺血及某些心血管疾病的预后
B:可预测心律失常事件
C:检测方法复杂、费用较高,难以普及
D:联合其他心电监测技术有助于筛查出高危人群
E:正常值、敏感性、特异性目前尚存在问题
关于正常心房除极波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Ⅱ导联P波向上
B:Ⅲ导联P波向上
C:aVR导联P波向下
D:V5导联P波向上
E:V1导联P波通常为双向
使用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后心电图可表现为()。
A:PR间期延长,QT间期不变
B:PR间期不变,QT间期延长
C:PR间期延长,QT间期延长
D:PR间期不变,QT间期不变
E:PR间期缩短,QT间期缩短
测量QT间期一般应选择的导联是()。
A:V1导联
B:V2导联
C:V3导联
D:Ⅱ导联
E:V6导联
有关HRV临床价值的表述,错误的是()。
A:HRV有助于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B:HRV可以评价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预后
C:LF/HF比值增大
D:心室晚电位阳性
E:SDNN为150ms
患者男性,56岁。阵发性胸闷1年,胸片、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检查均正常,行运动平板试验检查,运动中随运动量加大,患者诉心前区闷痛。运动前及运动中心电图见图4-4-1A和图4-4-1B。运动试验结果应为()。
A:阴性
B:阳性
C:可疑阳性
D:不能评价
E:假阳性
房室交叉是指()。
A:前室间沟、后室间沟与后房间沟的相交处
B:后房间沟、前室间沟与冠状沟的相交处
C:前室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相交处
D:后房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相交处
E:后房间沟、前室间沟与房室沟的相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