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电力电缆工

为防止变压器中性点出现过电压,应在中性点装设()。
A:接地开关;
B:避雷器;
C:电流互感器;
D:电压互感器。
充油电缆运到工地后,应进行油的介质损失角试验,其值超过()时,应处理后才能施工。
A:0.5%;
B:0.6%;
C:0.7%;
D:0.8%。
室内装设接地线的位置要求正确的是()
A:在停电设备与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带电设备之间都要装设接地线,接地线与带电部分的距离应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
B:检修母线时,应根据母线的长短和有无感应电压的实际情况确定接地线数量;
C:同时检修的设备只需装设一组接地线。
D:所有电气设备均应有与接地网的连接点,且有接地标志,作为装设接地线之用。
电缆线芯导体的连接,其接触电阻不应大于同长度电缆电阻值的()。
A:1.2倍;
B:1.5倍;
C:2.2倍;
D:2.5倍
每条电缆线路的技术资料有哪些?
若某块电压表的基本误差是±0.9%,哪么该表的准确度等级就是()。
A:0.1级
B:0.9级
C:1.0级
D:2.0级
电气试验中的间隙性击穿故障和封闭性故障都属()性故障。
A:断线
B:接地
C:闪络
D:混合
电缆线路故障按性质主要分哪几种?
移动任何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必须由()。
A:现场工作人员进行;
B:现场负责人进行;
C:原来放置人员或负责的运行人员进行;
D:现场监护人员。
在没有良好绝缘时,电缆铅包对地电位差不宜大于()。
A:正2伏;
B:负1伏;
C:正1伏;
D:负2伏;
充油电缆就位时,应按设计预留备用长度,接头处的施工裕度为()。
A:0.5~1m;
B:1.2~1.5m;
C:1.5~1.8m;
D:1.8~2m。
单芯电缆的金属护套只在一端接地时,在未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金属护套另一端上的正常感应电压一般不应超过()V。
A:50
B:70
C:80
D:90
110kV交联聚乙烯外护层耐压试验,是在每相金属屏蔽、金属护套与大地间施加直流电压(),1min。
A:10kV
B:15kV
C:20kV
D:25kV
使用氧、乙炔气瓶作业时,气瓶间及气瓶与砂轮机,电气开关等散发火花的地点不得少于()m。
A:3
B:5
C:4
D:6
安装电力电缆支架的水平距是1m,垂直距离是()。
A:1.0m;
B:1.5m;
C:2.0m;
D:2.5m。
在高压电缆接头中,仅能作为交联电缆接头专用工具的是()。
A:电缆校直机
B:绝缘绕包机
C:真空装置
D:液压装置
电气测量仪表的安装原则有()
A:必须符合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运行监督的要求
B:必须符合仪表本身的安装地点,温度,湿度和安装方法等要求
C:力求技术先进,监视方便
D:经济合理,准确可靠
对树干接线方式的高压试验,其分支线数一般不超过()个。
A:4;
B:5;
C:6;
D:8。
试验时读数有什么要求?
使用脉冲反射方法测试电缆故障的有()
A:低压脉冲法
B:直流高压闪络测试法
C:冲击高压闪络测试法
D:多次脉冲法
()规则绞合指层与层间的导线直径不尽相同的规则绞合。
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的设计应满足()要求
A:耐压强度高,导体连接好。
B:机械强度大,介质损失小。
C:绝缘可靠,密封性强。
D: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
电力电缆检修后,验收时如有的设备个别项目未达验收标准,而系统急需投入运行时,不需经主管局总工程师批准。()
不考虑铜带搭盖,求10kVXLPE电缆金属屏蔽层面积。(已知铜屏蔽为两层,铜带厚度0.5mm,宽度25mm2
10kV以下电缆与控制电缆水平接近时的最小净距()。
A:不做规定
B:0.25m
C:0.1m
D:0.5m
电缆穿管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哪些规定?
触铅法
高压电缆固定线夹,用于固定电缆的摆放位置,其夹紧结构采用()紧固。
叠加原理可用于线性电路中()的计算。
A:电流-电压
B:电流-功
C:电压-功率
D:电流-电压-功率。
对电缆在线监测设备的要求包括()。
A: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B:自动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
C:需要改变电缆线路的运行方式;
D:具有故障自我诊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