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题库
首页
所有科目
自考历年真题
考试分类
关于本站
游客
账号设置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出自:混凝土试验员
同厂家、同编号、同生产日期且连续进场的散装水泥达500t,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按体积法计算的理论是,混凝土的体积等于( )体积之和。
A:砂
B:石
C:空气
D:水泥
E:水
贯入阻力法测定砼拌合物的凝结时间是以贯入阻力为()时的时间为砼终凝时间。
A:20MPa
B:25MPa
C:28MPa
D:30MPa
砼立方体试件抗压试验时,对于≥C30且<C60强度等级的砼加荷速度应取每秒()MPa。
A:0.3~0.5
B:0.5~0.8
C:0.8~1.0
D:1.0~1.5
什么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恒定用水量法则?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方法中规定用多台搅拌机工作时,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应保持配对使用。叶片与锅之间的间隙,是指叶片与锅壁最近的距离,下列检查频率复合要求的有()。
A:每月1次
B:每月2次
C:每季度1次
D:每年1次
E:每周1次
粗、细骨料应按待检区和()区分别存放,不同品种和规格的粗、细骨料用隔离墙分离,并根据需要设置冲洗或筛分设施。
A:检测
B:合格
C:已检
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随含气量的增加而降低。
配制混凝土时,应以( )方式计量。
A:质量
B:体积
C:干密度
D:饱和密度
砂浆凝结时间试验用盛浆容器应用钢制成,内径为140㎜高度应为()
A:150㎜
B:120㎜
C:80㎜
D:75㎜
砼拌合物泌水性能试验应从()开始计时。
A:水泥与水接触瞬间
B:拌合物制备完成时
C:拌合物开始装筒时
D:装筒完毕并捣实抹平时
对于(),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3.0范围之内,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2.0%和0.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泥主要化学成分有CaO、SiO
2
、Al
2
O
3
及Fe
2
O
3
等氧化物组成
B:水泥水化的温度越高,凝结硬化越慢
C:水泥细度越细,早期水化热越高
D:试体成型的实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泵送混凝土水泥不宜采用()。
A:硅酸盐水泥
B:普通硅酸盐水泥
C:中热硅酸盐水泥
D:矿渣硅酸盐水泥
关于混凝土结构静载试验中试验荷载的施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般情况下,静载试验荷载效率系数值不宜小于0.95
B:采用重物加载,试验荷载一次施加至最大试验荷载,再逐渐卸载至零
C:试验荷载的持续作用时间取决于结构变形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
D:加载试验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外界气温变化相对较小的时段
下列因素中,会降低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的是()
A:选择需水性小的水泥
B:降低环境温度
C:以石灰岩碎石代替粗结晶花岗岩碎石作为粗骨料
D:选用最大粒径较小的骨料
集料试验所需要的试样最小质量通常根据集料公称()粒径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影响单位用水量最主要因素是()。
A:水胶比、砂率和集料最大粒径
B:水胶比、集料最大粒径和坍落度
C:水胶比、外加剂和坍落度
D:集料最大粒径、坍落度和外加剂
水泥胶砂流动度的测定方法中要求的搅拌机为()。
A:水泥净浆搅拌机
B:混凝土搅拌机
C: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D:水泥砂浆搅拌机
评定细骨料粗细程度和级配好坏的指标为筛分曲线与细度模数。
混凝土密实度越大,抵抗冻融破坏的能力越强,抗冻性越高。
水泥胶砂强度试件脱模时应非常小心。对于24h以上龄期的试件,应在成型后()脱模。
A:(24±1)h
B:(24±2)h
C:24h±15min
D:24h±45min
掺合料与外加剂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外加剂参与了水泥的水化过程。
建筑砂浆试验用料,应从同一盘砂浆或同一车砂浆中取样,取样量不应该少于试验所需量的()倍.
A:2
B:3
C:4
D:5
碳素钢按碳量多少,分为低碳钢钢筋和高碳钢钢筋。
成型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时,大试件质量的称量精度为()。
A:0.Olg
B:0.lg
C:lg
D:0.OOlg
初步配合比是既满足强度要求又满足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设计。
某工程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工地一月内按施工配合比施工,先后取样制备了30组试件(150mm×150mm×150mm立方体),测出每组(3个试件)28d抗压强度代表值依次为(MPa):26.5、26.0、29.5、27.5、24.0、25.0、26.7、25.2、27.7、29.5、26.1、28.5、25.6、26.5、27.0、24.1、25.3、29.4、27.0、29.3、25.1、26.0、26.7、27.7、28.0、28.2、28.5、26.5、28.5、28.8,该批混凝土强度的平均值为()MPa。
A:27.5
B:27.0
C:26.8
D:27.4
细骨料云母含量试验时称取15g,精确至0.01g。挑出云母质量也应精确至0.01g。结果评定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
A:0.01
B:0.05
C:0.1
D:0.5
GB/T4509-2010“沥青针入度测定法”对于试验精密度规定:同一操作者在同一实验室用同一台仪器对同一样品测得的两次结果不超过()
A:平均值的4%
B:平均值的8%
C:平均值的11%
D:平均值的15%
首页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