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神经外科学高级职称

颅脑损伤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cularspasm,CVS)机制。
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的常见病因有()
A:颅内动脉瘤
B:脑血管畸形
C:脑结核瘤
D:高血压
E:脑膜膨出
一病人需强烈刺激或反复高声呼唤才能唤醒,醒后表情茫然,反应迟钝,只能作简单的回答,这种意识状态是属于()。
A:嗜睡
B:浅昏迷
C:昏睡
D:意识模糊
E:以上均不是
以下选项中,供应脑干、大脑后2/5、小脑、丘脑后部血液的动脉为()
A:颈内动脉系统
B:大脑前动脉
C:椎—基底动脉系统
D:大脑中动脉
E:颈外动脉系统
患者女性,45岁,因“反复间断发作性眩晕6个月”入院,情绪变化时突发眩晕,每天发作数次,每次眩晕发作持续数小时不等,不能活动,平卧休息后可缓解,可缓解数天,发作时伴剧烈恶心、呕吐,逐渐出现右侧听力下降,发作间期听力有所缓解。查体:意识清,精神差,饮食不佳,平卧位,睁眼可诱发头晕,侧视时可见水平眼震,脑神经查体未见阳性体征,四肢肌力5级,双侧指鼻试验阴性,跟膝胫试验阴性,Romberg征不合作。颅脑CT未见异常。既往颈椎病病史。 提示:综合检查结果考虑梅尼埃病诊断成立。可给予的治疗方案是()
A:限制食盐摄入
B:减少蛋白摄入
C:应用他汀类降脂药
D:应用前庭抑制剂
E:可予以激素治疗
F:内科治疗失败后,可考虑庆大霉素鼓室内注射
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
头部跌伤后一侧瞳孔立即散大,上眼睑下垂,病人神志始终清楚,拟诊()
A:中脑损伤
B:动眼神经损伤
C:视神经损伤
D:交感神经损伤
E:眼底损伤
神经上皮肿瘤的发病年龄多见于()。
A:<10岁
B:10~20岁
C:30~40岁
D:50~60岁
E:70~80岁
男,70岁,晨起床时右上下肢麻木,右下肢无力。检查:神志清楚,右侧偏瘫,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脑出血
B:脑挫伤
C:脑栓塞
D:脑血栓形成
E:蛛网膜下隙出血
偏瘫少见于()。
A:外伤性脑内血肿
B:迟发性脑内血肿
C:慢性硬膜下血肿
D:慢性硬膜下积液
E:蛛网膜下腔出血
脊髓半横断损伤将导致()
A: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消失
B:同侧损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消失
C:同侧肢体软瘫
D:对侧损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消失
E:对侧肢体硬瘫
患者女性,54岁。左上肢痛5个月。神经系统查体: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4级。左侧C5以下痛温觉消失,左侧减退;C5水平痛觉过敏;左侧巴宾斯基征阳性。考虑诊断为()。
A:脊髓炎
B:脊髓髓内肿瘤
C:脊髓髓外硬膜下肿瘤
D:脊髓硬膜外肿瘤
E:心绞痛
阻塞性脑积水梗阻部位可出现在()
A:基底池
B:终池
C:脚间池
D:室间孔
E:上矢状窦蛛网膜颗粒
天性脑积水最常见的原因是( )
A:矢状窦阻塞
B:产伤后颅内血肿
C:原因不明
D:先天畸形
E:以上都不是
属于原小脑的结构是( )
A:小脑扁桃体
B:原裂以后的部分
C:小脑后叶
D:蚓垂
E:绒球
关于癌性疼痛“三阶梯疗法”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阶梯为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包括阿司匹林等
B:第二阶梯为弱阿片类镇痛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
C:第三阶梯为强阿片类镇痛药物,包括可待因等
D:第二阶梯为弱阿片类镇痛药物,包括可待因等
E:第三阶梯为强阿片类镇痛药物,包括吗啡等
脑积水分流术的并发症可有( )
A:分流系统阻塞
B:感染
C:分流过度或不足
D:小脑室综合征
E:以上均不对

患者男性,35岁。因“车祸外伤致昏迷7小时”来诊。查体:昏迷状态,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3分,心率:130次/分,血压:70/50mmHg(1mmHg=0.133kPa),呼吸机辅助呼吸,静脉泵输入多巴胺维持血压,双侧瞳孔散大,左∶右=5.0mm∶5.0mm,双侧对光反射消失。查体不合作。双侧巴宾斯基征未引出。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需要检查的脑干反射包括()
A:眼心反射
B:角膜发射
C:前庭眼反射
D:咳嗽反射
E:提睾反射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为诊断该患者是否有脑死亡,进行自主呼吸激发试验时,二氧化碳分压的要求为()
A:≥40mmHg
B:≥60mmHg
C:60~80mmHg
D:≥80mmHg
E:<40mmHg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关于自主呼吸激发试验,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若二氧化碳分压(PCO2)≥60mmHg或超过基线水平20mmHg,仍无呼吸运动,即可确定无自主呼吸
B:自主呼吸激发试验期间如出现发绀、低血压、心律紊乱或其他危险时,应立即终止试验
C:15分钟后再行血气分析
D:如果PCO≥60mmHg或PCO2比基础值>20mmHg,同时未观察到呼吸运动,自主呼吸诱发试验支持脑死亡
E:如果收缩压<90mmHg,需立即中止该试验,重新连接呼吸机,患者可有明显的血氧饱和度降低或心律紊乱,可以立即行血气分析
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措施有( )
A:扩容
B:给予止血药物
C:升高血压
D:降低血钙
E:管内球囊扩张
不属于边缘系统的结构是( )
A:下丘脑
B:苍白球
C:乳头体
D:背侧丘脑前核群
E:隔核
脑膨出
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的主要区别为( )
A:一侧瞳孔散大
B:去脑强直发作
C:病变对侧肢体瘫痪
D:生命体征的变化
E:早期意识障碍且逐渐加重
患者男性,65岁。突发昏迷3小时。查体:深昏迷,双瞳孔散大,频繁出现去脑强直。CT示脑池及脑室内高密度影。按Hunt&Hess分级应为()。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
E:Ⅴ级

患者女性,49岁。因“脑外伤10小时,头痛、呕吐3次,伤后昏迷1小时”来诊。颅脑CT示左额颞脑挫伤,中线无移位,但出现脑脊液鼻漏。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最主要的确诊依据是()
A:临床表现
B:临床表现与各项体征
C: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依据
D:影像学依据
E:既往史、影像学依据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需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开颅探查修补漏口
B:经鼻窦手术修补漏口
C:脱水降低颅内压
D:预防感染
E:鼻腔填塞漏口

某患者因头痛、步态不稳2个月入院。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如出现交叉性麻痹,可能位于()。
A:小脑半球
B:小脑脑桥角
C:小脑蚓部
D:小脑幕
E:脑干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行颅脑MRI检查提示后颅窝占位(如图所示),如患者表现为躯干性和下肢远端共济失调,行走时两足分离过远,左右摇晃醉汉步态,病变考虑位于()
A:小脑半球
B:小脑蚓部
C:脑干
D:小脑幕
E:小脑脑桥角
对Dandy-Walker畸形第四脑室出口的梗阻,如果蛛网膜下隙无粘连,则可打开第四脑室恢复通路。( )
男性,8岁,枕部着地,昏迷5分钟后清醒,并自己回到家中,其后出现头痛并呈逐渐加重伴呕吐,1小时后不省人事,急送医院。查体:血压130/90mmHg,脉搏65次/分,呼吸15次/分,浅昏迷,右枕部头皮挫伤,左侧瞳孔4mm,对光反应消失;右侧瞳孔2.5mm,对光反应存在。 引起病人浅昏迷、左侧瞳孔散大最可能原因是( )
A:枕骨大孔疝
B:动眼神经麻痹
C:小脑幕切迹疝
D:颈髓损伤
E:右侧视神经损害
与听觉反射有关的是( )
A:上丘
B:顶盖前区
C:下丘
D:上丘臂
E:下丘臂
对小脑的说法哪项正确()
A:原裂为前、后叶的分界
B:借3对小脑脚连于脑干腹侧
C:小脑深面的灰质称髓体
D:小脑扁桃体参与构成第四脑室顶
E:贴于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