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中级心电学技术

有关感知不应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心房感知器的不应期多为320~400ms
B:心室感知器的不应期多为300~450ms
C:心室感知不应期过短时,起搏器可误感知T波
D:心室感知不应期过长时,起搏器容易感知室性期前收缩
E:感知不应期可以程控调整
阻尼的大小对心电波形影响很大,以下为阻尼不足可引起的现象,但应除外()。
A:R波的幅值加大
B:S波的幅值加大
C:波形出现明显的上冲
D:方波上升及降落时均有突出的尖波
E:ST段呈弧形上移或下移
某患者夜间突发急腹症被送到某医院看急诊,初诊为急性胆囊炎。负责医生因自己年轻,怕担风险,未做任何处理,即让家属把患者送到20里外的中心医院就诊,延误了治疗时间,致使病人胆囊穿孔,中毒性休克。后虽经抢救挽救了生命,但医药费用去2万多元。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对该医生的正确伦理评价是()。
A:没有什么问题,不想接诊的患者就可以让他转诊
B:没有什么问题,风险太大时首先要保护好自己
C:没有什么问题,当时情况可以转诊
D:错误,违反首诊负责制要求,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
E:错误,没有把这件事报告给院长,擅自决定转诊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对该医生的行为进行伦理评价时,应该主要考虑的是其是否做到了()
A:有利原则中的努力使患者受益的要求
B:有利原则中的努力预防难以避免的伤害
C:有利原则中的对利害全面权衡,选择受益最大伤害最小的行动方案
D:不伤害原则中的不应发生有意的伤害
E:不伤害原则中的不给患者造成本可避免的各种损害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当事医生在为自己的作为作伦理反思和辩护时,下列看法中不能成立的是()
A:过分审慎,胆识不足
B:疑难杂症,难以应付
C:对病情凶险估计不够,缺乏急救意识
D:习惯做法,转诊是对患者负责
E:以上都不是
患者男性,38岁,头昏、胸闷。心电图如图3-14-10所示,应诊断为()。
A: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B: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C: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D:交替下传的文氏周期
E:干扰性房室分离
关于房室旁路Kent束电生理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具有递减传导特性
B:传导速度多比房室结快
C:多不能双向传导
D:具有自律性
E:仅能单向传导
以下是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适应证,但应除外()。
A:帮助诊断不明原因的胸痛
B:了解各种和运动相关的症状
C:评估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检出高危患者
D: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诊断
E:了解各种心血管病变对运动的反应
患者女性,37岁,急性大叶性肺炎入院5天,心慌2小时。

第1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心电图检查见图3-8-12,其第2和第6个心搏应考虑为()。
A:房性期前收缩
B:窦性心律不齐
C:室性期前收缩
D:交界性期前收缩
E:以上都不是

第2题,共2个问题
(单选题)该心电图另外的可能诊断是()。
A:交界性期前收缩伴逆向传导延缓
B:交界性期前收缩伴前向传导延缓
C:室性期前收缩伴逆向传导延缓
D:窦性心律不齐
E:以上都不是
AAI起搏器患者,有心悸症状,心电图如图4-8-11所示,正确的诊断为()。
A:感知不良
B:感知过度
C:起搏功能异常
D:起搏器工作正常
E:起搏器电池耗竭
急性心肌梗死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是()。
A:有助于判断单支还是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B:有助于判断心功能的状态
C:有助于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D:有助于判断是心内膜下梗死还是透壁梗死
E:以上都对
关于交界性逸搏心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指连续3个及以上的交界性逸搏
B:QRS波群形态与窦性下传者相同或相似
C:频率多为40~60次/分
D:长间距后延迟出现
E:QRS波群前后不会出现逆行P′波
关于奎尼丁引起的心电图改变的表述,错误的是()。
A:T波振幅减低或T波倒置
B:ST段压低
C:U波显著
D:QT间期不变
E:QRS波群增宽
按Lown标准,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定义为()。
A:≥20次/小时
B:≥30次/小时
C:≥40次/小时
D:≥50次/小时
E:≥60次/小时
患者男性,28岁,乏力,气短,下肢水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其超声心动图表现应不包括()。
A:房室瓣开放幅度减低,表现为"大心腔,小开口"
B: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
C:二尖瓣、三尖瓣反流
D:主动脉瓣提前关闭
E:二尖瓣一室间隔间距(EPSS)增大

患者女性,76岁。因突发胸痛1天伴晕厥急诊,心电图如图3-3-13所示。



第1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心电图中第8个QRS波群变窄的原因为()。
A:快频率依赖性右束支阻滞
B:慢频率依赖性右束支阻滞
C:交界性期前收缩
D:双束支阻滞
E:室性融合波

第2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提示冠状动脉闭塞的部位为()。
A:左回旋支近段
B:左前降支
C: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
D:右冠状动脉近段
E:左主干

第3题,共3个问题
(单选题)根据患者的病史和心电图表现,应诊断为()。
A:急性前壁非Q波型心肌梗死
B:变异型心绞痛
C:Brugada综合征
D:急性前壁Q波型心肌梗死
E:急性心包炎
患者女性,43岁,头昏1周就诊。动态心电图记录如图3-14-15所示,结合上、下图房室传导现象,应诊断为()。
A:房性期前收缩未下传
B:干扰性房室分离
C: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D:顿挫型3:2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E:间歇性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Ⅰ导联为()。
A:标准肢体导联
B:单极肢体导联
C:加压肢体导联
D:胸导联
E:F导联
患者女性,24岁,心电图上见所有QRS波群的尖端变钝、出现切迹,ST段弧型下移,而使用另一台心电图机描记该患者心电图时QRS波群尖端切迹和ST段弧型下移现象均消失,其原因是()。
A:12导联同步心电图
B:阻尼过大
C:阻尼过小
D:走纸速度不均匀
E:走纸速度过慢
关于长QT间期综合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体表心电图表现为QT间期延长
B:易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心脏性猝死
C:可分为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类
D:反复晕厥
E:体表心电图上常有J波

患者男性,64岁,头晕、胸闷2天。心电图如图3-14-18所示。



第1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与上述心电图表现容易混淆的是()。
A:交界性期前收缩
B:一度窦房阻滞
C:二度窦房阻滞
D:干扰性房室分离
E:窦性停搏

第2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其发生机制为()。
A:有效不应期延长
B:相对不应期延长并>PP间距
C: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
D: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
E: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第3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心电图诊断应为()。
A:显著窦性心动过缓
B: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C: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D: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
E: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第4题,共4个问题
(单选题)该患者发生阻滞的部位在()。
A:窦房结
B:结间束
C:房室结或希氏束
D:左、右束支
E:不能确定
患者女性,55岁,晕厥待查。心电图检查见图3-7-7,应诊断为()。
A: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B: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C:窦性停搏
D: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E: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男性,57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祉植入起搏器3年。记录心电图如图4-8-1所示,提示()。
A:右心室起搏
B:左心室起搏
C:右心房起搏
D:双腔起搏
E:左心房起搏
患者男性,62岁,有冠心病史,因晕厥数次就诊。急查心电图见图3-11-3,应诊断为()。
A:窦性心律过缓
B:房性逸搏心律
C:心房扑动
D:心房扑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E: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通常是指()。
A:房室传导比例≥2:1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B:房室传导比例≥3:1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C:房室传导比例≥3:2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D:房室传导比例≥4:1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E:房室传导比例≥5:1的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不会引起QRS波群增宽的是()。
A:室性异位心律
B:室内差异性传导
C:预激综合征
D:早期复极
E:Ⅰc类药物
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有效记录时间应不少于()。
A:48小时
B:24小时
C:12小时
D:22小时
E:20小时
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最常见于()。
A:长QT间期综合征
B:Brugada综合征
C: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D:洋地黄中毒
E:二尖瓣狭窄
以下为心电图机的使用及维护事项,正确的选项是()。
A:每天做完心电图后应清洗电极
B:导联电缆的芯线容易折断或损坏,切忌用力牵拉或扭曲
C:心电图机应避免高温、日晒、受潮、尘土或撞击
D:由医疗仪器维修部门定期检测
E:以上都是
患者男性,82岁,冠心病。因头昏、乏力1月余就诊,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如图4-5-8所示,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是()。
A:交界性期前收缩伴2:1阻滞
B: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C: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D:右束支完全阻滞、左束支2:1阻滞
E:房室结2:1阻滞,右束支完全阻滞
额面QRS心电轴右偏可见于以下情况,但除外()。
A:垂位心
B:心脏左移
C:右心室肥大
D:左心室肌萎缩或梗死
E:6个月以内的婴儿
正常人T波的方向一般()。
A:与R波方向一致
B:与S波方向一致
C:与P波方向一致
D: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
E: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