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

在图书编辑过程中。加工整理是()的环节。
A:选题策划之后、审稿之前
B:组稿之后、审稿之前
C:审稿之后、整体设计之前
D:整体设计之后、发稿之前
选题计划的结构不包括()。
A:质量结构
B:效益结构
C:知识结构
D:层次结构
修改权
以下不属于印刷型出版物的是()。
A:图书
B:期刊
C:互联网出版物
D:音像制品
E:报纸
出版社每出一种书,都要指定一名具有()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责任校对。
A:中专或以上学历
B:三年以上校对工作经历
C:大专以上学历
D:专业技术职务
2005年2月,王敏与甲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将其作品《网络信息检索指南》在中国内地的中文版图书、电子出版物专有出版权授予甲出版社。合同的约定中包括:甲出版社按50元/千字的标准向王敏支付基本稿酬;印数稿酬的标准为5%,当印数超过10000册时,超过部分的印数稿酬标准提高到8%;稿酬的计算方法均按国家版权局的有关规定;基本稿酬和第一次印数稿酬均在该书出版后一个月内付清。签约后,王敏在约定的期限内将《网络信息检索指南》的全部电子稿件交付甲出版社。 2005年11月,《网络信息检索指南》一书出版。该书每个页面的版心部分排30行,每行30字;正文部分共252面,其中有6章的末尾留有空白,合计共120行;出版前言2面,目录2面,末尾的空白合计10行;还有主书名页1页,用与正文不同的纸张印刷。版权页上载明的印数为6500册,字数为247.7千字。计算基本稿酬时,助理编辑小陈利用该书的电子排版文件借助计算机统计字数。计算机统计得出的正文部分字数为187835字。于是小陈办理了支付基本稿酬9390元(50×187.8=9390)的手续,并于11月底汇寄给王敏8338.32元,同时告诉他出版社已经代扣缴个人所得税1051.68元。 2006年3月,王敏向法院诉称:甲出版社至今未支付应该付的印数稿酬;按税前数额计的基本稿酬应该为12385元(50×247.7=12385),但甲出版社少付了2995元。甲出版社的行为侵犯了作者著作权,所以请求法院判令甲出版社付足《网络信息检索指南》一书的基本稿酬并立即结付印数稿酬。 甲出版社辩称:《网络信息检索指南》一书的基本稿酬是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结算的,并未少付,王敏的计算方法有误。印数稿酬确实尚未结付,这是由于合同中约定的印数稿酬标准与国家版权局的有关规定不一致,需要双方按国家版权局规定的标准签署补充协议书对原出版合同进行修改后,才能支付。

第1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甲出版社支付的基本稿酬数额是否准确?为什么?

第2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甲出版社关于印数稿酬的辩解能否成立?为什么?

第3题,共3个问题
(简答题)甲出版社支付给王敏的税前稿酬总额究竟应该是多少?
李军是一位军事家,他带兵打仗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甲出版社认为,若出版以李军的战斗经历为主题的传记,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于是向李军约稿。李军所在的部队认为此事对部队建设很有意义,予以大力支持。考虑到李军年事已高且没有子女,还指派文化干事商文强协助完成传记的写作。李军同意部队机关的安排,但没有就著作权方面的事宜与高文强作任何约定。 李军以口述的方式介绍自己的经历,并提供大量翔实的素材。高文强将李军的口述先录音,然后整理撰写成书稿,交由李军修改后最终定稿。李军对高文强的工作很满意,特别给高文强所在部队写信表示感谢。部队机关为此向高文强颁发了奖金。 书稿完成后,甲出版社与李军签订了出版合同。合同中约定,出版社按照60元/千字的标准向作者支付基本稿酬,按国家版权局规定的标准支付印数稿酬。基本稿酬与印数稿酬均在图书出版后1个月内付清。甲出版社按实有正文的字数与版权页记载的印数支付稿酬。 李军交稿后不久就去世了。又过了几个月,这部名为《烈火战神》的传记作品出版。该书封面、扉页等处的作者姓名都只署"李军"。正文部分共有300面,每面排29行,每行排30字;各个部分中的空白行共计60行。版本记录记载的印数为5500册,字数为265千字,定价为28元。 图书出版后,甲出版社按合同约定及时向李军的妻子周蓝支付了稿酬。 图书出版2个月后,高文强向法院提起诉讼,声称他为完成该作品付出了很多劳动,甲出版社却没有在图书上为他署名。周蓝对该作品的创作没有付出任何劳动,却独占了出版社支付的稿酬。因此,高文强指控甲出版社侵犯了他的署名权,周蓝侵犯了他的获得报酬权。甲出版社和周蓝在法庭上对高文强所说的事实没有异议,但都认为自己没有侵犯高文强的合法权利。 法院经过审理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认定李军是涉案作品唯一的原始著作权人,并作出了判决。 甲出版社应向周蓝支付稿酬多少元?请列出算式计算后回答。
以下关于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国家教育规划而使用在世作者的作品编写出版教科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如果作者没有事先声明不许使用,编写出版教科书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B:编写出版教科书应当按照规定向作者或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C:可以考虑编写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要求,省略作者的署名,改变作品的名称
D:被汇编的作品必须是已发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乐作品
对于某部作品是否予以保护,应该考虑的是()。
A:题材的新颖性
B:内容的流行性
C:作品的独创性
D:内容的合法性
E:该作品的作者身份和出版地
国家对()实行特殊管理政策。
A:按需印刷
B:期刊开放存取
C:网络广告
D:网络游戏
数字出版的两个基本条件包括()。
A:内容
B:投资
C:资源
D:人才
E:技术
以下不属于出版专业中级编辑的职责是()。
A:提出选题设想,进行组稿
B:研究特殊书稿的设计方案
C:做好图书宣传工作
D:指导、培养助理编辑
出版单位如聘用未取得责任编辑证书的人员从事责任编辑工作,可能受到的处罚有()。
A:责令停业整改
B:受到新闻出版总署或者省级新闻出版局的警告
C:被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
D:取消获得书号资格
E:追究刑事责任
“四书”中间不包括()。
A:《尚书》
B:《中庸》
C:《大学》
D:《论语》
下列关于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地位的说法,错误的是()。
A:编辑工作是贯彻出版方针的关键
B:编辑工作在宣传发行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
C:编辑工作是制订和实现出版计划的核心
D:编辑工作是提高出版物质量的主要保证
在汉字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
保护期不受限制的著作权权利有()等。
A:发表权
B:署名权
C:修改权
D:保护作品完整权
E:信息网络传播权
2005年2月,甲出版社通过著作权贸易,合法获得美国T.B.Fleming所著《幼儿美术教育》一书的中文翻译权及中文版的各种媒体出版权。著作权贸易合同约定,甲出版社可以将所获得的权利自由转授他人。 2005年4月,甲出版社与中国公民陈国平签订图书翻译出版合同。合同约定:甲出版社委托陈国平将T.B.Fleming所著《幼儿美术教育》译成中文,由甲出版社出版;甲出版社在图书出版后的3个月内向陈国平支付一次性稿酬,付酬标准为50元/千字;该翻译作品的著作权归甲出版社所有,陈国平享有署名权。 陈国平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完成了翻译。2006年2月,《幼儿美术教育》出版。该书在面封标“[美]T.B.Fleming著”,未署译者姓名,在前勒口和扉页上方标了“原著:T.B.Fleming翻译:陈国平”字样,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中载明“幼儿美术教育/T.B.Fleming著;陈国平译”,版本记录中也有“T.B.Fleming著陈国平译”的记载。 《幼儿美术教育》一书的版式为每面排30行,每行排28字。该书正文部分共220面,其中有5章的末尾留有空白,合计共85行;还有出版前言2面,目录2面,末尾的空白合计12行。版本记录中载明的印数为5200册,字数为188千字。2006年4月,甲出版社向陈国平支付一次性稿酬8214元,并说明这是已按国家规定代扣缴个人所得税1036元后的数额。 此前,为宣传“家庭教育译丛”,甲出版社与乙报社签订授权使用合同,约定从2006年4月起,乙报社在《时报》上连载《幼儿美术教育》等3种书的内容,并按20元/千字的标准向甲出版社支付使用费。 2006年5月底,陈国平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书的主要内容为:甲出版社未在《幼儿美术教育》一书的面封上为译者陈国平署名,侵犯了陈国平的署名权;甲出版社应该支付税前稿酬9400元(即50×188=9400),实际上只付9250元(8214+1036=9250),少付150元,侵犯了陈国平的获得报酬权;乙报社未经陈国平同意,擅自登载其翻译作品且不付报酬,侵犯了陈国平的出版权和获得报酬权。 甲出版社辩称:翻译图书的面封依照出版惯例只记载原作者姓名,不记载译者的姓名,译者陈国平的姓名已经清楚地记载在《幼儿美术教育》一书的勒口、扉页、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以及版本记录中,因而甲出版社的做法并无过错。至于稿酬的支付,确实存在差错,但甲出版社实际上并未少付.而是多付了,由于这是甲出版社经办人员计算失误所致,故不要求陈国平返还差额。 乙报社在法庭上出示了甲出版社与其签订的授权使用合同和支付使用费的财务凭证,证明自己在《时报》上连载《幼儿美术教育》等3种书的内容是得到甲出版社合法授权的,并且已经向甲出版社支付了使用费。甲出版社也在法庭上作证说明乙报社所述属实。 从图书出版规范的角度看,甲出版社在涉案图书的译者署名方面是否有过失?为什么?
以下不应通过出版的选题有()。
A:《赵紫阳传》
B:《肉蒲团》
C:《我国航天器研制内幕》
D:《让世界充满离婚的女人》
E:《“文革”真相》
助理编辑的主要职责不包括()。
A:协助编辑进行工作
B:在编辑指导下,初审和加工稿件,协助发稿
C:检查样书,练习撰写书讯、书评等出版物宣传材料
D:分担稿件复审工作
上海科技出版社属于()。
A:互联网出版社
B:中央出版社
C:地方出版社
D:科技类出版社
E:综合性出版社
《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出版物的内容不真实或者不公正,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该出版物的出版单位应当()。
A:召回出版物
B:公开更正
C:登门道歉
D:消除影响
E:奉送慰问金
2004年1月,某高校教师陈某与甲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合同约定的内容中有陈某将其作品《探险历程》的专有使用权授予甲出版社,使用方式是以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出版物形式登载作品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甲出版社承诺在收到作品稿件的6个月内先出版图书,其他权利保留到以后行使。甲出版社出版图书应向陈某支付版税;版税按图书定价和实际销售数结算,销售数在5000册以下(含5000册)时版税率为7%,超过5000册部分的版税率为8%;图书出版后先按3000册预付版税,以后每年年底按实际销售数结算版税。 2004年3月,乙期刊社从甲出版社的《新书预告》中了解到《探险历程》即将出版,于是找到陈某,希望在其所办期刊《耳闻目见》上发表书评来介绍该书。陈某表示同意。在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时,陈某强调说明该稿内容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2004年5月中旬,乙期刊社在《耳闻目见》上刊登了一篇名为《(探险历程)述评》的文章,全文长达数万字,除在开头加了200字左右的“按语”介绍作者身份和该书创作背景外,其余全部是《探险历程》的基本内容,仅稍作删节。同月下旬,甲出版社的《探险历程》一书出版。该书定价15元,首次印刷6000册,发往各地书店寄销。2004年10月重印5000册,陆续给书店添货。 甲出版社2004年从书店获得4000册《探险历程》的销售款,2005年获得5500册书的销售款。但是,按合同约定向陈某预付版税后,甲出版社由于获知期刊《耳闻目见》登载《(探险历程)述评》一文是由于陈某把书稿又交给了乙期刊社,便不再支付版税。陈某于2006年2月要求甲出版社支付版税,甲出版社以陈某已违约为由而不同意支付。陈某承认曾将书稿电子文本交给乙期刊社,但说当时已经强调说明“只能用于撰写书评时作参考,不可作他用”,是乙期刊社擅自违约登载。甲出版社经过核实后,认为责任在乙期刊社,陈某没有违约,因此向陈某道歉,并愿意立即补付版税,同时希望陈某与甲出版社一起起诉乙期刊社。陈某表示理解甲出版社的做法,并同意共同起诉乙期刊社。 在法庭上,乙期刊社对陈某陈述的事实没有提出异议,但辩称《耳闻目见》刊登书评是事先经作者同意的,且文章已说明《探险历程》的作者为陈某,这种行为是合理使用,不构成侵权。 法院审理后认为:乙期刊社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其行为侵犯了陈某和甲出版社的权利。 张强计算稿酬的方法存在哪些失误?
下列词语中有注音错误的是()。
A:羽扇纶(lún)巾中华考试网
B:落魄(pî)江湖
C:莘莘(shēn)学子
D:欧风东渐(jiàn)
E:泥(nì)古不化
以下关于作者、编辑和读者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作者要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的任何阅读需求
B:对于读者来说,编辑的作用是无足轻重的
C:读者能看到怎样的作品完全取决于编辑的眼光好坏
D:编辑有义务向作者及时传达读者的需求信息
“三校一读”制度中的三校指的是()。
A:作者、编辑、校对人员共同参与校对
B:由不同校对人员进行三次校对
C:编辑人员校对,校对人员校对,计算机校对
D:由一名责任校对校读三次
河北省某出版社在京编辑部策划了一个有关国内人体美术方面的选题,它应该向()申请办理。
A:北京市新闻出版局
B:新闻出版总署
C:河北省版权局
D:河北省新闻出版局
从2007年1月1日开始,中国标准书号的编号位数是()。
A:10位
B:13位
C:9位
D:15位
以下属于公益性出版事业单位的有()。
A:民族出版社
B:人民出版社
C:现代出版社
D:中国盲文出版社
E:中国藏学出版社
数字出版的主要特征包括()等。
A:内容生产数字化
B:管理过程数字化
C:产品形态数字化
D:组稿方式数字化
E:传播渠道集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