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地下矿山安全检查

掘进工作面和通风不良的采场,应安装局部通风设备,局扇应有完善的保护装置。
井下发生火灾时,如果巷道已经充满烟雾,不要惊慌,不能乱跑,要迅速辨认出发生火灾的地区和风流方向,然后俯身摸着铁道或铁管有秩序的向安全的区域撤离。
正确选择劳动防护用品是保证企业员工劳动过程中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企业选择劳动防护用品的前提是()。
A:符合标准
B:穿戴舒适
C:外形美观
滑动面全部产生在排弃物中的滑动是指排土场的基底滑动。
利用安全检查表对生产系统进行评价时,检查表应将系统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全部列出。
A: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概率
B:物的不安全状态频率
C:不安全因素
无轨运输的斜坡道设躲避硐室时,其间距在曲线段和直线段分别不超过()m。
A:15,30
B:30,50
C:40,60
长期接触噪声的人员不会引起血压升高或下降。
企业全员安全教育是面向全体管理人员、()的定期安全教育。
A:生产作业人员
B:家属
C:职工和家属
当四肢发生骨折,利用木板或棍条代用夹板固定时,夹板长短必须超过骨折肢体两个关节的长度。
在通风系统和危险区域,安装仪器,对风质、风量以及空气成分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隐患并预警是预防井下中毒和窒息事故有效措施之一。
井巷穿越强含水层之前,宜先进行工作面预注浆,进行堵水与加固后再掘进。
从事尾矿库运行操作的相关作业人员应当首先接受培训并取得合法的资质,并做好专项检查记录。
涌水量较大的矿井,每个水仓的容积,应能容纳()h的井下正常涌水量。
A:1至2
B:2至4
C:6至8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造成死亡8人和直接经济损失6千万元的事故是()。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人工搬运炸药时,一人一次背运原包装炸药的数量为两箱或两袋。
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进行监督,对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监督的人员是()。
A:救护队队长
B:安全科长
C:保卫科长
排土场位置选定后,不用进行专门的地质勘探工作。
孔外传爆管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间距,导爆管网路采用雷管起爆时,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雷管的聚能穴切断导爆管而引起()。
A:爆炸
B:殉爆
C:拒爆
发现盲炮或怀疑有盲炮,应及时处理。处理时,无关人员应撤离现场,应在危险区边界设警戒,危险区内禁止进行其他作业。
斜坡道长度每隔300~400m,应设坡度不大于、长度不小于()的缓坡段。
A:3%,50m
B:5%,20m
C:3%,20m
提升钢丝绳的直径比其标称直径减小量达到()%时,应更换。
A:5
B:10
C:15
列车卸车完毕,必须在排土人员发出出车信号后,列车方可驶出()。
A:车站
B:停车场
C:排土线
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开采而言,冒顶片帮现象非常少见,由此引发的伤害事故也较为少见。
使用带式输送机,输送块矿时,其向上坡度不应大于()。
A:10°
B:12°
C:15°
殉爆是指当一个炸药药包爆炸时,可以引起不相接触的邻近炸药药包发生爆炸的现象。主发药包爆炸能引起被发药包爆炸的最大距离,称为()。
A:爆炸距离
B:殉爆距离
C:危险距离
设计回采矿房时,必须同时设计回采矿柱和采空区处理方案。
通常矿山使用的安全电压是()V。
A:110
B:36
C:42
根据职业病防治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建立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危害因素接触史、员工健康体检结果及处理情况和()等。
A:作业场所设备设施检测结果
B: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C:从业人员的工作经历
井下电气设备着火时,应首先切断电源。在电源切断之前,只准用()灭火。
A:水
B:泡沫灭火器
C:不导电的灭火器材
根据采矿的要求,将采区划分为若干个矿房和矿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