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中国法律思想史》

荀况认为礼法起源的前提是()。
A:天人合一
B:阶级分划
C:明分使群
D:化性起伪
将“法”、“势”、“术”结合起来的是()。
A:申不害
B:慎到
C:商鞅
D:韩非
我国法律史上最早关于律、令界说的是()
A:杜预
B:王充
C:张斐
D:仲长统
()是中国近代反抗专制强权较为激烈与顽强,对中国学术最有贡献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与思想家。
A:孙中山
B:梁启超
C:章太炎
D:杨度
朱熹“以严为本,而以宽济之”的思想体现在刑罚上为()。
A:主张恢复肉邢
B:主张取消肉刑
C:主张扩大赎刑
D:主张取消赎刑
法家"壹法"包括的内容有()。
A:统一的行政权
B:统一人们的思想
C:统一法令的内容
D:统一的立法权
孔子倡导仁者“()”,要求“克己()”。他的法律观的核心是()。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的法治主张出自()。
A:墨子
B:庄子
C:孔子
D:商鞅
墨家把()称为人民的三患。
A:饥者不得食
B:寒者不得衣
C:幼者不得养
D:劳者不得息
曹魏律学不同于汉代律学那样完全依附于(),而表现出独立发展的倾向。
A:玄学
B:儒学
C:法学
D:经学
“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儒家思想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董仲舒在先秦儒家“五伦”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旨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理论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提出平民与贵族平等适用刑罚的第一人是()。
墨家以()为创始人,是反映()利益和要求的学派。
反对帝制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主义的中心内容。
“一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是()提出的。
在天人关系上,刘禹锡不同意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
礼法之争的焦点之一,是围绕“犯奸”、“子孙违犯教令”。
墨家"天志"的锋芒所指是()。
简述王夫之法律思想“趋时更新”的具体表现。
王夫之改革封建法制的主张有()。
A:律简刑清
B:原情定罪
C:废除酷刑
D:严于治吏
E:增设律学
王守仁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A:因地制宜的立法思想
B:申明赏罚的刑罚思想
C:区别对待的执法思想
D:以保甲、乡约正风俗
丘濬反对君主与圣人立法设刑全是“承天意”。
()在考证刑法典的形成时,清楚勾勒出了中国古代法律起源的线索和规律:习惯、习惯法、成文法。
A:张斐
B:丘濬
C:朱熹
D:王阳明
韩非认为"治吏"、()是法的主要内容。
道家最早提出了自然主义法律观念。
"信赏罚,一号令"是对()的法律思想的概括。
在中国近代革命者中,()与()的民主革命思想最具有代表性。
秦王朝的法律思想以()的“法治”思想为治国的指导思想。而汉初推行黄老“()”,对巩固汉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起到巨大的作用。
汉初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包括:()。
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B:文武并用,“德刑相济”
C:“罚不患薄”,约法省刑
D:“轻徭薄赋”,“以粟为赏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