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国家开放大学《古代汉语(1)》

形声
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字并说明意义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
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现象有什么不同?
推断词的本义,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二是()。前者必须有()的参证,后者运用()。
说明下列句中词的古义和今义

第1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第2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第3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第4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第5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愿无伐善,无施劳。

第6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第7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第8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师进,次于召陵。

第9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不介马而驰之。

第10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第11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第12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厉王虐,国人谤之。

第13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近臣尽规,亲戚补察。

第14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

第15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第16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第17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太后之色少解。

第18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第19题,共19个问题
(简答题)穆公访诸蹇叔。
说明下列形容词词类活用现象,属何种用法,表示什么意义广,尊
所谓为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可以用“为……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
说明下列形容词词类活用现象,属何种用法,表示什么意义远
假借与通假有什么区别?
古今义里的“古”和“今”是个相对的概念。所谓古义,不论是先秦的、两汉的、六朝的、唐宋的、凡是没有()都是古义。所谓今义,是指(),但许多今义不是今天才有的,而是在历史上便产生了。因为词义的演变不是()发生的,而是错落不一地发生在(),是一个()的过程。
使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者音译,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原来就是(),有的是由()、()活用为动词的。
所谓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所代表的()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而是()使()所代表的()发出这一动作。
说明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简述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从词义演变的结果观察,新义与原义比较,在词义的()古今有了差异。主要表现在:(),(),()。
名词活用为动词,主要分为集中情况?举例说明。
古今义异词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的差异;二是()的差异;三是()的差异。
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字并说明意义是亡荆国之社稷而不恤吾众也。
古代汉语名词活用为动词基本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